大嗨醬
2014-05-26 05:16:06
【為什麼非要把影評寫的那麼複雜】說的就是你
【隨筆
很喜歡宮崎駿的作品(一直以為是宮崎駿的作品!),對於高畑勛的作品,《螢》的確是我的第一部。我是編導專業的學生,我不務正業 沒有看過多少電影,對電影的分析也沒有多麼專業,但是習慣性看完一部電影就來豆瓣看看影評。我寫這個隨筆只是想寫下自己的感受,順便平復一下看到很多我不能理解的影評後無限想吐槽的心情。
《螢》一直在我豆瓣的「想看」名單里,一直忽略過去 今天無意點開,看到一些短評說「怒戳淚點 久久不能平復心情」後,被老師怒訓而心情不好的我 果斷找來看 為的就是一個流眼淚的理由。
因為我的專業是編導,老師經常教導我們要跳出來看電影,看哭了的那種學生都沒有跳出來,但是我總是無法宏觀的跳出來的去看待一切,看《螢》的時候,我覺得我就是聽到警笛聲後奔跑的路人、 就是節子走過路邊時的那株草 節子摘下的那株花、甚至我就是一隻被節子埋葬的螢火蟲。我看到了什麼?看到了一個一片狼藉的世界,屍體 廢墟 火焰,天際線不再是一片藍色 而是不斷跳動的紅色。
看著紅色的天際線,我流淚了,放佛能聽到哭喊聲 放佛能看到肢體痛苦的掙扎,戰爭的受害者是可憐的平民,他們有血有肉有思想有靈魂。戰爭,士兵就是將軍手下的棋子 一顆要遠征的棋子,乾淨利索也滿心的牽腸掛肚,紅色的天際線只能讓他們更乾淨利索 因為牽腸掛肚的人也許已經永遠離去,在節子已經去了的地方 靜靜等待著自己的家人。
我是中國人,我知道二戰的故事,我學過歷史,我也看過很多關於戰爭的電影。那麼,就代表我必須套著「中國人」的眼光去看日本電影嗎?那麼,我就要在一切情節中帶入其他電影的思想嗎?那麼,不在一部電影裡運用一下自己的歷史知識 就渾身不自在嗎?
說實話,現代人再了解戰爭,也是從歷史資料中認識而來的,「認識」和「思考」不是一回事,「思考」和「想」不是一回事,「想」和「看」不是一回事,「看」和「經歷」更不是一回事。
我們生活在一個遠離年代的時空中,怎麼可能懂得戰爭的意義和痛苦?《螢》的故事,我個人覺得,我們有資格去批判作品本身的技術問題和不考慮政治環境的問題,但是我們真的沒有資格從作品中延伸去爭論戰爭的種種。
我只是一個普通的受眾,我喜歡看電影的時候喜歡喝可樂吃零食,我喜歡拿著紙巾抹淚水,我不喜歡緊扣著每一個細節 我不喜歡鑽牛角尖的批判。我能從戰爭想到南京大屠殺,我能想到日本的種種惡行,但是,一定要帶著「中國人的眼光」看待一切日本電影嗎?死了,就是該死,誰讓死的是日本角色。節子的死去 要拍手叫好,因為我是中國觀影人。
我看到一些人邊說著自己是電影達人 一邊在影評中記掛著歷史的仇恨緊緊不放,我嚼著爆米花做這些影評文字的旁觀者。我只覺得吧,這些「電影達人」們,是跳出來看電影的,而且估計是撐杆跳。
電影歸電影,政治歸政治,藝術就是藝術,仇日也好,客觀也好,主觀也好,個人的言論自由。Therefore,以上只是代表個人意見的隨筆和吐槽,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