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薩南康省巴青泰

2014-05-28 23:04:51

還是那句話:這不是影評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若不是上週一條廣播裡有人偶然提到這片子,我肯定不會想到看。看了就忍不住想把自己想到的都寫下來。很散,很亂,抱歉。但是我沒有更多時間整理。

1. 致歉
我看的版本是Youtube上面一個英文字幕版。搜到的中文字幕版,一看是繁體字,出於我對港台對白翻譯根深蒂固的不信任,我就沒有看。但是必須說,這個英文字幕做的仍然非常糟。用的底片是這部電影的德語版,所以字幕裡不時會蹦出沒翻出來的德文字;很多對白看起來也是機器翻譯的德翻英!但是更奇怪的是,這些莫名其妙的翻譯都出自希臘語對白,以及後面的英文對白——按說已經不用做字幕了;但是做出來的卻仍然漏洞百出……然而所有土耳其語對白翻譯都很準確!希臘語部份我不懂,只能以後有機會向懂的人請教。土耳其語則是我聽對白,和字幕比較的結果,我可以保證。現在我懷疑字幕是否出自德國土耳其人之手!
所以,這電影我能做出的評論,希臘語部份都是基於這個爛字幕,準確度肯定要打折扣。還請大家不吝指教——當然,如果你看的也是英文字幕版,那麼你的意見恐怕也得視字幕質量而打折扣了……
我學土耳其語,去過土耳其和希臘。影片涉及的歷史背景我認為非常重要,所以但凡有關的都要說。而基於個人經歷,又難免拿相關的亞美尼亞歷史/影片比較。所以難免行文會有點扯。

2. 有關片名
「香料共和國」和「情尋色香味」都有人吐槽過了。當然,這麼老的片子,前面影評http://movie.douban.com/review/1100076/里已經有高人提到:
希臘文原名Politik(註:影評原文如此……實際是Politiki) Kuzina,英文片名 A Touch of Spice. 據說希臘文原名是個雙關語,因為politik既可解釋為"政治的",也可解釋為"來自伊斯坦堡的",因為希臘人把伊斯坦堡(他們的君士坦丁堡)稱作"polis",相當於英文當中的"the City", 那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城市.
——沒錯。聽希臘語對白,看英文字幕,這個雙關是情節里不可少的一部份。所以,這一部份,翻譯成任何語言,都必然損失,只能額外解釋。「香料共和國」似乎參考了希臘原文;可是似乎也並不怎麼對。畢竟希臘城市與政治的關係,東亞是完全沒有類似背景的。
——再加一條輕重相對無關緊要的解釋。「君士坦丁堡」,Konstantinoupolis,本意就是「君士坦丁之城」。但是,以第二羅馬的地理,歷史,地位,古代近東無它城可及。所以,不僅對於希臘人,對普天下東正教徒,乃至亞美尼亞人等一些東方基督徒,它都是無與倫比的。不僅希臘人,至少亞美尼亞人,平時說話,也就管它叫Polis——
——「城」。
這是影片不可不知的第一重要歷史背景。

3. 那麼就應該繼續補充相關的其他歷史背景知識:就從1453年5月29日奧斯曼大軍攻陷君士坦丁堡開始。這件天崩地裂級的大事,至今,土耳其語叫Fetih——「征服」;希臘語則是Alosi——「陷落」。雙方態度,一看即明。前年土耳其投巨資拍的電影《1453:征服》,豆瓣上被各路文藝憤青罵得不名一文,大家也都看見了。但是——必須說,土耳其人這次打進來,畢竟沒有大規模消滅城裡的希臘人這個群體。相反,他們把城裡部份人口,殺也好,賣作奴隸也好,然後又從愛琴海各島上強迫遷移來了更多的希臘人。征服者要的不僅是這座城,而且要它繁華。希臘人——或者說東正教徒,因為當時的土耳其語裡,二者都是一個單詞:Rum「羅馬人」——現在從頭等公民變成了二等公民。但是除了上頭多一個主子,他們仍然高於原先拜占廷帝國境內其他基督徒,更不要說猶太人,相對後二者的地位沒有變。
此後,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堡在希臘語世界裡仍然是首城,繼續是領導。城裡的希臘人也從希臘語單語轉變成希臘語-土耳其語雙語,多數人兩種語言都說得流利,到今天也一樣。(相比之下,不會說亞美尼亞語只會說土耳其語的亞美尼亞人就太多了……)土耳其和希臘的風俗習慣,在這個時期也和從前一樣,繼續互相影響,混合。雖然一批批的希臘人皈依了伊斯蘭教,一批批的穆斯林從帝國各地進京謀生,城裡的穆斯林比例越來越高直到佔絕對優勢;但是君堡希臘人口總數絕對值仍然不斷增加。亞洲小亞細亞西部等地,希臘人也仍然佔據人口多數。直到十九世紀民族主義傳入奧斯曼帝國,希臘人開始尋求獨立。伊斯坦堡希臘人的境遇,在此後二百年不到的時間裡,發生了巨大變化。
首先是名稱。本來所有奧斯曼帝國境內的東正教徒,按土耳其語都叫Rum;希臘語則都是Rhomios——「羅馬人」。但是現在,受民族主義影響的希臘人恢復了自己祖先的稱呼:Ellas「希臘」;Ellinikos「希臘人」。而土耳其人也管那片獨立出去的土地叫做Yunanistan——Yunan本是波斯語,從波斯帝國開始就有的名詞。本來指的是小亞細亞愛奧尼亞,後來泛指希臘。管希臘國的希臘人叫Yunanli。而奧斯曼帝國境內的,則還是Rum/Rhomios。——順便說一下,後來伊斯坦堡的希臘人兩種稱呼似乎都用;而從黑海南岸本都去黑海北岸/東岸蘇俄那邊的希臘人,到現在還自稱Rhomios。
土耳其當局再也不能像以前一樣,在基督徒里最信任希臘人,開始扶植保加利亞人,亞美尼亞人,改宗天主教、新教的各種基督徒,以圖牽制希臘東正教徒勢力。但是奧斯曼帝國在希臘等新獨立國家面前仍然節節敗退,雙方關係也就越來越微妙。一戰中奧斯曼帝國當局對境內基督徒的不信任發展到了頂端,對希臘人,亞美尼亞人,亞述人展開了實際的種族滅絕。不過希臘人受的影響仍然相對較小,伊斯坦堡的希臘人因為列強使團都在這裡,奧斯曼當局不敢亂殺,就更加安全。隨著奧斯曼帝國戰敗,一度希臘人夢想的Megali Idea「大計劃」即將成功——地跨巴爾幹和小亞細亞的新拜占廷帝國眼看已經在望,甚至「還都君士坦丁堡」一度也似乎有了可能。然而情勢在凱末爾領導的土耳其共和軍面前迅速逆轉。希臘佔領的小亞細亞被凱末爾全部收復,當地的希臘人自然受了二茬罪。隨后土耳其與希臘簽訂協議,希臘放棄大片領土要求,土耳其今日西部版圖奠定。為了兩國間不再因為民族混合居住(其實是東正教和伊斯蘭教信徒混合居住)繼續引發大規模衝突,雙方還議定,強制以土耳其境內一兩百萬的希臘人,交換希臘境內三四十萬的土耳其人。但是伊斯坦堡的希臘人按照協議不參加交換。雖然免過這一劫,然而土耳其共和國奉行民族主義政策,對庫德人的打壓我們大多知道;而對希臘人,亞美尼亞人等基督教民族的,漢語世界恐怕就所知甚少了。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525109/ ——上面就提到了一些對希臘人的壓制。最重要的無疑是就業限制和財產稅。最主要目的無疑是發展土耳其族控制的工商業,加強土耳其國家。而此外——暫時無法證實流言一則——財產稅是土耳其在二戰期間開徵的。同時也開始徵召希臘,亞美尼亞等族男子服兵役——有傳言說這本來是想複製一戰期間奧斯曼帝國的所作所為,抓了以後就是集中營,然後就集體處理~~——那時戰局尚未明朗,德國一度還佔了上風。土耳其當局正和納粹眉來眼去——後來據說盟國也知道士耳其在幹嘛了,於是撂話:你敢動一下的話,我們才不管你公開加入軸心國與否,就直接把你列入敵國名單開打!這樣土耳其當局才沒敢下手。
然而希臘和土耳其的矛盾絕非人口交換可以完全解決。1955年9月6日夜-7日凌晨,矛盾在伊斯坦堡終於大爆發——簡單說,這事就相當於伊斯坦堡的「七五」。而且不僅希臘人,亞美尼亞人作為又一大基督徒民族,永遠要跟著倒霉。我認識的一位先生就是伊斯坦堡亞美尼亞人,他回憶:那時父母把他藏到地下室,自己在地上部份堵門窗,隨時準備應付最壞情況。「九六事件」大大加速了伊斯坦堡希臘人和亞美尼亞人的移民步伐。那位先生家就是此後不久移民美國。他對我說:我在上海進天主教堂祈禱,感覺比在伊斯坦堡還自由些——伊斯坦堡的大型希臘東正教堂也好,大型亞美尼亞教堂也罷,外面有土耳其警察崗哨,裡面有鐵欄杆保衛。不僅這一樁大難,後來希土因為賽普勒斯問題,最終兵戎相見。而這次對伊斯坦堡希臘人的影響,電影裡就直接描寫了。
總之,二十世紀下半葉這幾次大變之後,伊斯坦堡的希臘人,從世紀初的四五十萬,變成四五十年代的二三十萬,再到今天,加上來工作、學習的希臘公民,也不過區區幾萬;而從奧斯曼延續至今的希臘家庭,只剩下了幾千人。君士坦丁堡老城Fener,Balat;海對岸於斯屈達爾(原來的Skoudra)等地,原來興盛的希臘社區也逐漸衰敗,現在都是所在城區破敗程度,危險程度居於前列的地方。

——我一開始列舉這麼一大堆,絕非拽文。因為後面介紹的情節里,這些背景,幾乎要一一或明或暗地登場!這一節僅僅到此;後面繼續。全文結束時候我會發提示的。此前還請各位高抬貴手不要插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