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冬日甦醒--Winter Sleep

冬眠/冬日苏醒(港/台)/冬日甦醒

8.2 / 36,826人    196分鐘

導演: 努瑞貝其錫蘭
編劇: 埃伯魯錫蘭
演員: 哈魯克比爾吉內爾 梅麗莎索珍 戴美特阿可芭 內加特伊希賴爾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雞頭井。

2014-06-12 04:05:35

《冬眠》:簡約不簡單的人性探索


長達3個小時16分鐘的《冬眠》是今年坎城電影節最長的影片,也無疑是最具份量的一部。土耳其大師級導演努爾•比格•錫蘭在電影節開幕之前就贏得了最高的得獎呼聲,金棕櫚的贏得也可謂是名至實歸。在「家鄉三部曲」之後,他試圖在每一部影片中實現自我突破,《冬眠》的橫空出世,也許會讓熟悉錫蘭的觀眾感到無所適從,然而細細想來,這名放棄工科半路出家的導演,能在電影創作的套路上不斷髮掘新的途徑來追問人性與生活的終極意義,如此挑戰自我的勇氣,才最讓人欽佩讚嘆。

從1997年的處女座《小鎮》開始,錫蘭從童年記憶出發,把鏡頭對準日益衰敗的家鄉,這也是錫蘭首次在國際電影節的舞台上嶄露頭角。此後的《五月碧雲天》和《遠方》,他都延續了《小鎮》中用環境烘託人物、用自然彰顯詩意的創作之路,一邊探索人性的焦慮,一邊對社會問題進行「柔軟的批判」。小鎮中烏托邦般的純真生活被城市化帶來的重重困境所打破,雖然風景依舊,卻早已物是人非——越來越多的青年人面臨失業的危機,城市成為他們唯一的希望和出路。然而,前往伊斯坦堡是一場令人困惑的征途,《遠方》中來到大都市的鄉巴佬在事業和精神的雙重挫折衷,灰頭土臉地選擇離開。而城市中產階級生活,也遠沒有表面上呈現的這般光鮮。巨大的生活壓力是他們情感冷漠,連最基本的家庭責任感都再也無力承擔。從封閉的小鎮到相對廣闊的城市,錫蘭通過「家鄉三部曲」完成了空間廣度的拓展和情感縱深的開墾。此後,《五月碧雲天》、《三隻猴子》和《安納托利亞往事》製作更見大氣,用細節拼貼整體的錫蘭風格也日益明朗。個體的孤獨依舊是他致力於表達的主題,但故事情節的豐富性卻較前作大大增強,尤其是拍攝於2011年的《阿納托利亞往事》,講的雖是一趟探案的過程,卻刻意弱化情節的戲劇性。由軍方、檢方、警方等各個部門組成的車隊在漆黑的夜裡行駛在阿納托利亞荒原的公路上,各方代表相互吐槽推諉,抱怨生活之中形形色色的不如意。錫蘭並無意講述案件的來龍去脈,而是試圖使人物離開自己熟悉的環境,在封閉的非常態中體察心境的微妙變化。

《冬眠》在對人物的表現上顯然更具野心,錫蘭並沒有沿著「大氣雄壯」的風格繼續走下去,而是為自己的劇本提出了新的限制。雖然在海報上,我們依然能看見他招牌式的空曠自然風光,整部《冬眠》95%的情節都發生在室內。電影的主要情節靠對話推進,這一點倒是和《安納托利亞往事》有些許相似。不過比起後者在空間上的長距離移動,《冬眠》則將主人公的活動區域限制在卡帕多西亞旅遊景區的一處小旅店裡。Ayduin是一位退了休的演員,平日裡偶爾為報紙供稿,並計劃寫一部有關土耳其戲劇史的鴻篇巨製。這位學識淵博滔滔不絕的男人,實則在與家人的溝通上存在巨大的問題,正如電影題目所暗示的,他的內心世界正處在一場漫長的冬眠中。表面上的口若懸河,不過是掩飾其冷漠內心的一種手段,正如莎士比亞所說的「語言是懦夫的詞彙」。他常用泛泛的大道理教育同住的姐姐和年輕的妻子,與她們因為形而上的問題不斷爭吵。莫名的強烈優越感為他的生活帶來不幸,長篇大論並不意味著有效的溝通,反而疏遠了他和親人之間的關係,他的居高臨下也為並不和諧的婚姻生活帶來了危機。

正如《安納托利亞往事》中隨著案情深入逐漸參與到表演中的不同角色一樣,《冬眠》同樣通過Ayduin在山間的活動串起人物群像,旅店前台、深居於農場的好友、房客、外國遊人,這些可有可無的人物構成了他山間生活的瑣碎片段。卡帕多西亞的冬季始於第一場雪的降臨,被皚皚白雪覆蓋的奇崛地貌,看起來好像是荒蠻已久的外星世界。交通的阻斷,似乎反而給Ayduin沉思和釋放的機會,在朋友家的一場酩酊大醉後,他冬眠已久的心終於在寒冷的一天開始復甦自己的溫度。電影的結尾,重新歸家的他深情地心靈獨白被他重現發現的除了生活的意義,還有對妻子的愛意,他也終於在電腦里敲進了《土耳其戲劇史》的開篇。

《冬眠》中充滿著各種有關溝通的思考,這也讓「談話」取代「風景」成為了不二的主角。為了用語言體現人物內心,錫蘭撰寫了196頁的劇本,電影中好幾場人物對話,都絮絮叨叨地持續十分鐘以上。對白變得複雜的同時,電影場景卻變得越發簡單,在攝影上,錫蘭回歸了最初的極簡主義,室內戲中,鏡頭追隨人物,除了偶爾的全景和特寫之外,就是最普通的正反打。對於卡帕西亞神奇地貌的展示,也僅僅是點到為止,並沒有太過沉溺於遊客化的凝視。空間偶爾由室內延伸到室外,自然景觀的出現緩和了室內戲中不斷聚集的壓抑感,讓觀眾得以和主人公得到喘息和緩衝的機會,在深邃和靜默中,感知自己的存在。對於觀眾來說,這部看起來不那麼輕鬆的電影是一部關於個體生存狀態的百科全書,「孤獨」、「脆弱」、「無奈」都是這本大部頭裡的詞條。《冬眠》節奏緩慢不假,卻是一部能讓觀眾越看越興奮的電影。長時間的對白抽絲剝繭刻畫出人物內心,隨著Ayduin和週遭人物的性格的日漸清晰,觀眾和劇中人一樣好奇,如此的感情罅隙,是否還有彌合的可能。錫蘭最終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帶有樂觀色彩的答案,不論個體之間曾經經歷過多少傷害和誤解,冰封的心靈也許會重新盼到回暖的一刻。

原載於2014.6月刊《電影世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