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美麗人生--Life is Beautiful [1997]

美丽人生/一个快乐的传说(港)/

8.6 / 747,360人    116分鐘 | Italy:122分鐘 (first release)

導演: 羅貝托貝里尼
編劇: Vincenzo Cerami and 羅貝托貝里尼
演員: 羅貝托貝里尼 妮珂塔布拉斯奇 Giustino Durano Sergio Bini Bustric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captain-Mr-J

2014-06-12 22:59:54

《美麗人生》一個平凡的父親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一部囊括全球45個電影節提名和獲獎的電影,他的魅力何在,他為何能成為影壇常青樹,為何成為賺人淚點以及能引發人們深思的影片,為何能讓人牢記納粹的殘暴行為對種族的歧視對人性的踐踏,反映那場戰爭的荒謬。對猶太人和經歷過「那個年代」的所有民族給予深重的印記,圭多是千千萬萬個父母的縮影,一個大時代下的小人物,為了自己的生存為了孩子的生存所做出的努力。也許很多人會把這部電影歸到二戰電影中。但在我看來,這部影片並不僅僅是因為它反二戰的題材而偉大。它真正感動人心之處在於揭示了人性中共通的美好的一面。愛情,親情。生活的智慧。即使在不同的時空背景下,這些都一樣具有普適性。像一個迎面飄來的氫氣球,看到的時候,不聲不響,可是卻在一瞬間那麼突然的擊中內心,讓你淚流滿面。我也相信,只有這樣的電影,才能歷久彌新。
父愛構築了一場溫馨的戰爭,沒有在孩子心裡留下任何陰影。故事分裂成兩部份,前半是圭多對公主的追逐,用智慧戰勝了強大的求婚者,抱得美人歸;後半是戰爭風雨飄搖時對親情的忠誠,在邁開大正步赴死,努力保護孩子時,父愛如山。
二戰,納粹集中營已經淪為陪襯,只是苦難的面具性符號。無論多麼光明,多麼黑暗,全都已經不重要。只有圭多的樂觀,幽默,浪漫,有滋有味的日子在閃閃發光。即使面對嚴酷的現實,仍不放棄對美好的堅持,不放棄對愛人對兒子的鼓勵和支持,不忘記在苦難上插上一朵鮮花的浪漫。
那是一聲愛語,早安,公主。那是脈脈溫情的一句謊言,孩子,這是一場遊戲,贏的人可以拿獎品。那是一個荒謬兌現的承諾,如果贏了,獎品是真正的坦克。圭多用生命抵住苦難這根錐到心臟裡的刺,用最後的歌唱為兒子催開了一朵最美的薔薇。
苦難已經成為歷史,而能夠真正的走出這段歷史的陰影,以一種從容的姿態重新審視過往的殘酷,這種智慧足以感動人心。義大利這個達觀,率真,浪漫的民族。
影片以一種快樂的猶如童話般的形式闡釋著二戰時期猶太人的悲慘命運。悲慘的境遇,無奈的處境,也許只有快樂可以安慰個體受傷的心靈,也許只有快樂才會讓人們看到希望。看這部電影,我始終是懷著一種感動的心。看過幾部關於二戰的電影,都不得不讓我們直面鮮血和死亡,可是這部電影從側面表現戰爭和死亡,用一種相對來說明快的手筆來描寫集中營當中偉大的父愛。從開始圭多小醜似的出場到最後被射殺前甩開士兵的手,這何嘗不是一種震撼,在看似詼諧輕鬆的情節當中,深藏的感傷讓我有一種難以言狀的感動,甚至於眼眶都開始紅熱,父親始終保持一種樂觀的狀態給孩子,從善良坦然到堅強,這個跨度因為有了父愛,面對殘酷的生活依然保持一種燦爛的心態,這就是美麗的人生。
快樂,是一種基於某種外在物體感召而產生的一種情感體驗;人生,像一段路程,在行進中我們會使用不同的交通方式。導演,正是將快樂與交通方式,即將人類情感和人生旅程,連接在了一起。正如這部電影的名字《美麗人生》一樣,主人公圭多通過自己的黑色幽默向我們傳達了一種堅定的信念――人生是美麗的!無論是在風和日麗的和平年代,還是在淒風苦雨的戰爭時期;無論是面對甜美的愛情,還是對抗殘忍的敵人,只要擁有一顆積極陽光的心靈,那麼就能夠擁有美麗的人生。
圭多從點滴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來教育和指導孩子的成長,也是影片導演想要表達的,這是一種教育理念,這是一種教育方式,從對孩子的心理保護和培養孩子的樂觀精神,以及堅信生活是美好的的信念,給予孩子一個完善的健康心理。
對孩子的心理保護:戰爭的陰影籠罩,小鎮上有的店舖公然寫著「猶太人與狗不得入內」。對此,喬舒亞感到不解,問圭多這是為什麼。這位聰明的爸爸說:「每個人都有不喜歡的東西呀。像前面的店舖不喜歡印度人,而再前面的那家不准中國人和袋鼠進入。」同時,他還以孩子般的童心問喬舒亞:「你不喜歡什麼?」 「蜘蛛。」「那好,我不喜歡野蠻人。明天咱們的書店就寫上『不准野蠻人和蜘蛛入內』。」
在集中營裡,為了不讓喬舒亞整日活在恐懼之中,圭多可謂費盡心思。他騙喬舒亞說這只是一個遊戲,只要遵守規則就能得分,誰先得到1000分,誰就能得到一輛坦克。為了不讓別人說出實情嚇到孩子,根本不懂德語的圭多自告奮勇為德軍做翻譯,將殘忍的條規翻譯成充滿童趣的遊戲規則。他做的這一切都是想讓喬舒亞相信,生活依然像從前一樣美好,所有的事情都是一個遊戲。
對於孩子來說,父母就是他與外界進行溝通的橋樑,他對外部世界的印象也是父母為他勾畫出來的,這決定著他的信任感、安全感的形成。喬舒亞有一位好父親,因此在戰爭結束之後,他仍然天真地以為那輛坦克就是他的獎品,他的心裡充滿了陽光。
集中營內,德軍押著父親離開了鏡頭。機槍聲響過,德軍離開,畫面定格。那一刻。我多麼希望圭多的光頭再次出現在鏡頭裡。鏡頭的第二次定格。像極了初識女教師時候的花房。那是第一次的畫面定格。再接著。約舒亞出現了,一家人開心地投入一天的生活。後半段在婚後,甚至被困囚牢時,才真正體現出愛情的價值。女人永遠都是需要被男人感動的,而女人適時的奉獻就是她最好的愛的回應。這份愛情沒被歲月和婚姻生活中的瑣碎所磨蝕,心中的她就是這隻猶太版灰太狼的全部。
德國戰敗,集中營拉起刺耳的警報,戰敗的納粹開始最後滅絕人性的殺戮毀滅。約舒亞被圭多藏在垃圾箱裡,圭多轉而去尋找妻子的時候被納粹抓獲,圭多在路過喬蘇藏身的箱子前故意做出誇張的表情動作,令約舒亞深信這場遊戲已經到達高潮了,勝利即將來臨。透過垃圾箱的縫隙,喬舒亞的眼睛裡閃著即將贏得遊戲的欣喜興奮光芒。
圭多倒在了,真正坦克來臨之前。當喬舒亞跳下坦克,一頭撲進媽媽懷裡高呼"We。won!。We。won!"的時候,他還不知道,自己口中的"We"已經由三個人變成了兩個;當她支起兒子的雙臂,幸福的淚水幾欲奪眶而出的時候,她還不知道,這眼淚也終將倒流入灰與火交織的回憶,洶湧地漫過丈夫冰冷的屍骸。這個鏡頭下喬舒亞是勝利的是快樂的,圭多通過自己善良的謊言培養出孩子的樂觀精神:圭多並沒有因為這些沉重的現實而使自己喪失快樂和自信,相反,他以一種健康的心態來面對困境。他的這種樂觀精神影響著身邊的每一個人:被關在女牢裡的朵拉因為聽到他冒險在廣播上喊的那句「早安,公主」而露出久違的笑容;遭受著非人折磨的難友們幫他說謊欺騙喬舒亞的同時,心靈也得到了寬慰;而他自己,也帶著一種自我暗示的意味說「希望這一切都是噩夢,明早媽媽就會把我們叫醒,端來牛奶和麵包」。
圭多正是秉持著這樣一種樂觀的精神,相信戰爭只是一場短暫的瘋狂遊戲,而美好的生活很快就會降臨。這種精神不僅使他擁有了快樂的人生,也使喬舒亞的心靈免受傷害,更使身邊的很多人鼓足勇氣堅持到勝利到來的時刻。
然而當他瞥向那個小鐵桶,狡黠地做起鬼臉時,他卻知道,這將是他此生與溫情的最後一次對望。他邁著誇張的士兵的步伐,在槍聲響起前,交付給兒子此生最完美的結局——「這是一個遊戲,誰先拿到一千分,就能得到一隻坦克,一隻真正的坦克!」這個謊言,他逼自己講得底氣十足,扮得天衣無縫。這是讓孩子堅信生活是美好的的信念: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圭多那樣的樂觀精神,即使在這個和平的年代裡。其實,如果真的有什麼困境需要付出生命的代價,那麼也莫過於戰爭。但是即使在戰爭的環境下,圭多也還是面帶笑容地生存下去。那麼,我們這些生活在和平陽光下的人們,更應該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在面對困難的時候抱有一種樂觀的精神,相信噩夢只是暫時的,相信美麗的人生才是永遠!
在孩子為面前出現的坦克歡呼的時候,在孩子看到母親的時候,在圭多生命裡的兩個重要的人快樂的相擁在一塊兒的時候,我們卻哭了。 電影沒有正面描寫那場戰爭,沒有扯到民族大義,是平淡而偉大的愛讓我們動容,儘管圭多他其貌不揚,非富非貴,可他幽默樂觀,微笑面對苦難,熱烈地愛著妻子,呵護著孩子。
這一切是這個丈夫,這個父親給與生命中珍愛之人的最好禮物。整個影片帶給我們的沒有淚水,沒有絕望,那些戰爭的恐懼是隱隱而來,又揮之不去的,那些愛的幸福與快樂是直接的,是有力度的,也是讓人思考的。命運和感情,到底哪一個更強大??從美麗人生中,我看到了非常簡單的道理。其實命運不論有多麼強大,如果有感情,有信念,有希望,生活總會美好,人生總會美麗。愛,不是簡單的給予,而是在面對儘管不可能,儘管很難的目的的時候,你願意為了愛,做出犧牲,且為此感到快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