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13 06:03:59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上個星期看這部影片的時候還是下了很大的決心呢,因為本來是衝著一美來的,看完之後重點卻轉移到了電影本身。
一美突破了這麼多年塑造的美型形象,冗雜的小鬍鬚,滿嘴的粗口,整個電影的風格迷幻黃暴。但是最後卻可以說是一個寂寥的結局。
對於人性的剖析,看過電影的人大概都有自己不同的見解。整個警局作為社會的縮影最終所提供的線索統統引向了一個關於毀滅的結尾,不同的角色所代表的不同人群可以說都略顯得畸形與變態,但是從某一角度上說這些角色的純粹性才導致了這一印象——也就是說,因為他們的特色太鮮明所以在現實中並不會如此凸顯在一個人身上,但因為是配角,所以這樣的角色塑造更有利於對於電影主角和主題的突出。
這裡不得不提警局裡的女同事阿曼達和主角bruce的角色塑造,可以這樣說在電影未到結局時,只有這兩個人的人格帶有多面性。bruce是主角,可以說角色的多重性是理所應當的。而阿曼達是這個警局裡你縱觀全局可以發現的最有競爭力也是直接威脅到bruce的升職的角色,所代表的與bruce的對立一面展現出許多bruce缺失的一面,男友,規律的生活,所謂的道德。而事實上通過bruce在她面前的崩潰可以看出,bruce對正常的生活,正常的人性是有一種強烈的嚮往的,但是在這種嚮往與現實的差異中他選擇了一種極端的躲避方式——得不到就唾棄。
這也是這個角色悲劇性的根源,性格的缺陷性導致了這種隱性的危險傾向——只要有足夠多的巧合就會導致這種性格的徹底崩塌——從davie到妻離子散的一系列的特殊經歷導致了這種缺陷的放大,直至毀滅。
可以說bruce的經歷很特殊,小時候的情感得不到滿足,弟弟的死亡自己負有責任,長大之後成為警察壓力過大,妻離子散,周圍的人在他的眼中帶有各種面具,成為魑魅魍魎。在現實中很少有人會同時經歷這麼多事情,這種巧合性的經歷把bruce塑造成了一個特例。
但是這麼多的巧合中從一開始就埋下了伏筆。躁鬱症患者通常在中年發病,而發病的基礎則是童年乃至少年時期的抑鬱經歷。也就是說少年時對於關注度的渴求未得到滿足以及弟弟的意外死亡,其實已經為以後的種種做出了巨大的推動。這也使他的死亡帶有極具諷刺意蘊的必然性。
寡婦的角色設置是這部影片裡面的最後的亮色,她所代表的救贖的意義在別的影評里已經有了很深度的剖析。但是對於她的出現我更傾向於解釋為:選擇。
bruce在這部片子裡面,做出了許多錯誤的選擇,幾乎是一路向黑地走向了不歸路。但是這個女人同阿曼達一樣,激發了bruce隱性的一面,不過相對於阿曼達稍帶偽善感的那種「光明」,寡婦則代表了一個更加光明的群體——善良。bruce對於關愛與善良的嚮往導致他見到寡婦就要掉眼淚,甚至於最後也是因為寡婦的轉身他才覺得可能一生都不會再遇到光明與關愛了,才選擇了自殺。最後踩椅子的那個動作,我幾乎都開始希望寡婦可以多等待一會這樣他完全有能力平衡下來結束這場鬧劇,選擇一個更好的生活。
然而在這樣的多次被光明背離之後,光明的最後的仁慈也顯得太諷刺,以致於bruce拒絕了選擇它,而是回歸到上帝的衣袖下。
最後想提一下角落的這個概念,是《冷血》裡的概念,在最後的那段剖析里將行刑室的位置描摹成一個人性的角落。在這裡我覺得也適用於我們的主角,這樣的一段人生,活在角落裡的人生,在角落裡的勉強保持的微妙的平衡。如同floyd的迷牆的拆除,使得主人公的內心遭受到來自角落外的毀滅性的衝擊,最終走向覆滅。
正印證尼采的那句:人的一生既是一個過程也是一個沉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