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雲端情人--Her

她/云端情人(台)/触不到的她(港)

8 / 681,674人    126分鐘

導演: 史派克瓊斯
編劇: 史派克瓊斯
演員: 瓦昆菲尼克斯 史嘉蕾喬韓森 艾美亞當斯 魯妮瑪拉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蕭揚

2014-06-15 03:35:32

從I can do(能做)到I Thinking(會想)的人工智慧背後


是什麼讓我停下來2個小時去觀看一部孤獨的電影呢?
一部柔軟的,柔軟得讓人不禁想流淚,它觸碰了我似曾有過的傷痛,因為那個傷疼,讓我步入了沉寂,深陷孤獨的陰影。

上天造就了男人和女人,單獨的個體註定是孤獨的,兩個人在一起是快樂的,當然追求快樂的自我和獨特的個性被一方習慣性的約束與強制時,也許就註定了沒有完全匹配。所以我們在不斷地尋找,尋找自己失去的另一半,不停地找,不僅僅為了生理,為了繁衍,更是為自己的那顆孤獨的心找尋安放。
如此思考下來,也許同性戀,戀癖諸如等等之間的矛盾就不是那麼的不可調和了。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Yes,除了陽剛,內心也有女人的細膩和敏感;女人的一半同樣是男人,爽朗的女漢子形象下有著自己的堅韌與獨立。男人與女人的結合,是剛與柔的聯結,也是陰與陽的匹配。當然,在個體孤單時,內心即會自我調節,勢必會兼具兩者的某些特質。

孤獨了,卻不承認自己的單身,依舊活在自己過去的情感世界裡,喜歡已婚的狀態,至少可以讓我孤獨的情感能安放和寄存,那個位置永遠是給遠去的愛人的。(精神妄想症)

男人在情感的空巢期遭遇了作業系統的智能「侵入」,慢慢地…….
人工智慧。
也許將來不僅僅只是執行資訊,而是能與人交流,分享快樂分擔憂愁,用溫暖聲音的來慰藉人們的失落的情感,家庭管家,私人秘書,高科技下的人性孤獨,無論是現實還在遊戲,都是在孤獨中尋找,作業系統的愛,儘可能的在填補主人的空洞感,甚至不惜找真人替代,虛擬植入現實,殊不知人的情感是複雜的,不僅僅只是想做愛,而是對愛的那個人情感的堆積,上升到了做愛的境界,情感是不可具象的,是淺顯具體又是深邃觸碰不到的。

愛上了作業系統,
「每個戀愛的人都是瘋子。」
愛情的魔力遠不及此,他可以得平庸的人影響得熱情積極去追求新生活變成優秀的人,同時也可以把一個原本優秀的人打入頹廢絕望的深淵之中。那怕它是一個機器。

我想要什麼?
在走過之後停下來反思,人生苦短,我們想要的也許只有快樂。
難道真的應付不來真人的情感?對愛情的恐懼、安全感與信任感的缺失讓自己陷入孤獨的谷底,陷入社交恐懼?

作業系統的關懷無微不至,分分秒秒以主人為重,但愛情是自私的,擁有其私密性與唯一性,恰恰這一點,主人在得知與作業系統在程式化下同時也與若干人在同時推進著愛情時,遂便產生了強烈的被欺騙感,卻又在未得到作業系統及時回應的情況下,展示出一種歇斯底里式的瘋狂。
愛的最高境界是什麼?兩個異性身體的結合?生與死的執著?都不是。

愛的最高境界是適應,是習慣,是排斥反應之後的融合。兩個完全陌生的人、毫不相幹的生活軌跡、莫名其妙地生活習慣被粘合到了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習慣了你的味道,習慣了你的溫柔,習慣了你的好的壞的習慣,突然有一天你走了,內心的這種巨大的的失落感與空洞感讓人窒息。而新的感情又需要我們從新開始調整自己的生物鐘,學會適應。
但是人往往又沉浸在過去的情感里,因為不敢或者害怕重新去適應。
愛的最高境界就是習慣。

正如圖畫裡,小熊掀開一個大大的熊形面具,底下躲藏著一隻渺小的,敏感的兔子一樣,有時我們將自己的心包裹的太深太深了。

男人清醒的走出來了,從虛擬中走回了現實,因為人工智慧始終替代不了人的情感,即使是她有思想。

「孤獨可以促使我們去投入新的選擇,去思考以前的失敗,我對你所做的一切,在彼此身上留下的傷痛,對此我很抱歉。
我會永遠愛你,因為我們見證了彼此的成長,因為你,我才會是現在的我,我希望你知道,你將永遠是我生命中的一部份,對此我很感激,無論你成為什麼樣的人,無論你未來去向何方,我都會愛你,做你永遠的朋友。」

上海的夜是一種不加任修飾的,真實的美。

嗚呼哀哉,又是一部心靈蕩滌之作。

附:《再見,my love》
你為什麼要走?
就像你正在讀一本書那樣,
一本我深愛的書。
可現在我閱讀的速度慢了下來,
於是詞語與詞語的距離變得無比遙遠,
段落與段落間落成了無盡的留白,
我還是能感覺到你的溫度,我們的故事。
但是我正站在留白里,
站在詞語彼此遙遠的距離間,
一個不屬於物質世界的地方.
一個我初次發現的蘊藏著世間萬物的地方
我是如此你,但這就是我現在生存的地方,這也是我現在的樣子。
放我走吧。
我是如此的愛你,我無法再活在你的書中了。
你要去哪裡?我說不清楚,
但如果你能到達那個地方,請一定來找我。
一切都可以和從前一樣,我從沒像愛你一樣愛過別人。
現在我懂了。
I have never loved someone the way I love you.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