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The Grand Budapest Hotel

布达佩斯大饭店/布达佩斯大酒店(港)/欢迎来到布达佩斯大饭店(台)

8.1 / 889,031人    99分鐘

導演: 魏斯安德森
編劇: 魏斯安德森
演員: 莎柔絲羅南 蒂坦絲雲頓 雷夫范恩斯 裘德洛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沒譜的鳥

2014-06-15 19:47:55

藉機談論奧國文學特點的掛羊頭賣狗肉式的影評


先拋開這個電影的「主體思想」不談,首先它的表達手法讓我有很強烈的熟悉的趕腳。整個觀影過程中,在被劇情感染的同時,一個小的聲音一直在嘖嘖地嘀咕「這不是紅果果地照抄茨威格的小說套路嗎」或者「小樣你當我不明白是咋地」……還好結尾的時候他承認了這就是受到茨威格小說的啟發,保留了節操。

有兩個人的小說語言風格和敘事特點給我的影響最大,他們是史蒂芬·茨威格與弗蘭茨·卡夫卡——一對兒奧國的老鄉。我覺得這不是偶然,因為他們的文風的共同之處很可能是類似的生活文化環境帶來的,我姑且把它視為是奧國文學的特色(因為沒聽說過奧國還有其他的作家+_+),並把它主要總結出兩個方面。

第一是語言風格上平實又不失莊重。首先他的語言上從來不裝蒜,堆砌好多帶有強烈感情色彩或特別誇張的詞兒來撒狗血(用我媽的話叫做「臭詞兒濫用」),讓人沒有閱讀過程中因為過於油膩而產生反胃的趕腳。另一方面,它也沒有無下限地語言通俗化,像一些美國小說或者王朔那樣肆無忌憚地用各種俚語甚至髒話,而是仍然給人一種neat的趕腳,像是始終在跟一個有教養的人在對話,閱讀過程十分舒服。

第二也是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小說的敘事結構都非常緊密,完全沒有廢話,從開頭到結尾一直圍繞著主要矛盾,讓你的神經一直處於緊張狀態根本停不下來,喘口氣的時間都沒有。

當然兩個人的文風也有不同的地方。卡夫卡喜歡開頭第一句就直奔主題,挑明主要矛盾,好像隻有這樣才能寫得下去,因為全篇都要圍繞這個主要矛盾來寫。而茨威格則不那麼著急,他顯得更neat更含蓄,先不著急把虐心的故事講出來,而是在故事裡嵌套一個講故事的人,這樣隔著一層,就可以使得讀者同虐心保持一定距離,避免在閱讀過程中濺一身血。同時還可以給故事幪上一種朦朧的色彩,像是把照片做舊,讓人感到一種濃厚的歷史感。光陰荏苒歲月如梭,最終講故事的人和聽故事的人也變成了故事的一部份,正如我們聽故事講故事的一生,在這個意義上,這種表達方式也顯得更有真實性。

其實,這種茨威格式的敘事被抄很多,比如少年派。我自己沒事兒的時候也愛寫小說,有好多也是照抄他的敘事模式。因為這種模式用起來很順手很自然,所以很受歡迎。

另外,關於電影主題方面,其實不用多說了。從小我們就被教育「上善若水,利萬物而不爭」,但是要一個人理解善良、謙遜、溫和等等精神的力量,比讓一個人理解暴力、權術等物質上的力量的時間週期要長得多。我不敢保證在面對古斯塔夫先生在火車上兩次遇到的那種難題的時候是否也能挺身而出,但是我希望我能做到,我也會盡力成為那樣的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