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Perfect Number

嫌疑人的献身/嫌疑人/

6.9 / 2,092人    119分鐘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我來了

2014-06-21 10:17:47

———————《嫌疑人X》……韓版遠勝於日版


                          《嫌疑人X》……韓版遠勝於日版
本人很喜歡日本電影,也覺得都不錯,但是,這二版一比較,本人現在第一次覺得日本電影差,而且差得太遙遠了。這不僅僅是商業上的,更加是藝術上的,至於故事性、戲劇性、鏡頭感等等,日版也根本沒法跟韓版比,相差實在太遙遠了。
  真是不怕不識貨,最怕貨比貨。
  本人沒看過小說,不知道那版更接近原著,故現在拋開一切,就電影而論電影。
  演員——老師,韓版比日版更加木訥、孤僻;日版的身材高大,面部寬肥,根本就跟人們想像的差得太遠了。二者的頭髮,韓版,雖不是很零亂,但好像不怎麼梳理,比較符合其性格;但日版的很明經過了精心打理,給人的感覺有點像想扮豬吃老虎的感覺。女主,韓版比日版漂亮、年輕(當然,媽媽跟小姨有所不同)。
  角色——韓版,老師為第一男主;日版,教授(破案者)為第一男主(主角不同,自然有所側重)。韓版,只有警察,沒有教授;日版,多了教授,教授才是破案者,警察變男為女,卻是一個不知所為的警察。女主與女孩的關係,韓版,為小姨與姐女;日版,則為母女。這一點,韓版自然日版更加有新鮮感、更有戲、更靈活。從電影角度來說,在這些人物關係的設置上,韓版顯然也遠勝日版,因為更加簡潔、緊湊、跟案情緊扣。
  演技——老師,在外表上(身材、臉形、髮型等,韓版的還多了一付更加強化其形象的眼鏡),韓版也已經遠勝日版了。韓版,老師一舉手一投足,絕對就是那麼一個人物;而日版老師,側可以說沒什麼大的演技可言,教授也差不多(從運鏡上看,導演好像根本就沒打算看她們的演技)。女主,韓版比日版更加生動、豐滿、可愛,當然這也跟導演的要求有一定的關第。總體來說,她們的形象、演技、表演機會,韓版也遠勝日版。
  故事——韓版比日版更加完整、生動、鮮活、清晰、緊湊、更具戲劇性,沒有日版那麼多不必要的橫枝斜節(當然跟二者的第一主角不同有一點關係,但不是根本)。
  韓版,警察作為第二主角參與進來,更加接近案情和真相;日版,教授作為第一主角,他沒有破案的義務,也沒有抓捕的權力,警察則靠邊站。奇怪的是,那女警察,對劇情沒有什麼大的作用,專是無所事事、或者假公濟私,就是只懂得有藉口無藉口都要找一個、局外人教授幫助她破案。給人的感覺就是,教授好像是被別人生扯硬拉進來似的,很有疏離感(卻又不像是電影內在的本意)。
  揭秘時,韓版也比日版高明。韓版,警察直接對關鍵人物老師和女主說出來,而日版卻是不會查案,只會跟著一個局外人教授屁股後面問案的女警察問到才說,電影上雖然隱去他的具體說法,直到後來也是對女主和老師說出來,但是,畢竟在觀眾心裡已經說過的了,戲劇之衝擊力自然大大被削弱了。
  十分精妙的一筆。背後還有一個男人,他也喜歡女主,韓版的他能幹英俊,日版的他豬頭一隻。在理由上,韓版更加有力絕了老師的念頭。韓版多出這一精妙的一筆就是,老師利用了那個男人,女主從而錯怪了老師,為此老師找到了最有力的「自首」的理由(老師想自首儘快結案,但不應自己主動「自首」,最好的辦法就是讓那男人「抓」自己「自首」。日版的老師無緣無故就自首了,根本就不像聰明人所為)。也為此創造了二次高潮,更為最後認錯時,將劇情推向最終最大的高潮而埋下伏筆,以致極盡感人涕淚,一於要哭死觀眾似的。
  細節——第一次露面,韓版已經遠遠勝於日版了。韓版,首先出現是老師的後腦,他再慢慢轉臉;而日版直接就是老師的大側面,根本就不像韓版那樣形象的體現了人物內向孤僻的個性。韓版,老師為什麼要轉臉呢?因為他注意到女主的說話,也就是女主把他從內向孤僻的處境吸引了過來,讓他看到了某種希望似的。韓版,僅僅用二三個小動作,就輕鬆自然而極其生動地把一個人創造了出來。而日版,根本就沒有這一要求,真是高手還沒露臉,高下已立見。
  第一次看見女主(電影裡),韓版,老師在窗前刷牙,聽到女主聲音,打開窗。他看到女主揮手一驚,被自己嗆了一下,暗示著他的「什麼」也將會主動的被她「嗆」到。這裡的「窗」,意有所指為「心窗」。最後警察說你腦子有問題,老師說不是腦子,而是心。同時,老師左手還有一個小動作,「掐指一算」,也十分形象的表明他已經入「迷」了。日版打開的是門不是窗,但看到的沒什麼實則的意義;第一次見到女主在其店裡,也無任何作為。
  第一次上課時所講的內容,韓版是畢達哥拉斯,日版是愛因斯坦。具體過程,韓版也比日版精彩多了,而且更加形象地說明了老師是一個巧思善辯的人物。
  韓版女孩生病了,老師幫助背去醫院。自此,老師和女主有了一次比較親密的接觸,而且被誤會是一對兒父母,從而為觀眾在心裡打了個底,她們二人可以發揮了。當然,也為老師最後的出手相救,多了一個公開而直接的藉口。期間,也不忘表露了一下老師那獨特的個性。
  流浪漢,韓版的住在窄小、壓抑的隧道,日版的住在廣闊、空曠的海邊。時值天冷地凍,韓版自然比日版真實可信,而且更加符合和襯托出老師的性格心境。
  在倒垃圾時,女孩吱吱喳喳說個不停,老師一直不言不語,一臉木訥呆板。但是,老師在離開經過女孩時,突然用右手食指點了點女孩的額頭,彷彿一潭千萬年的死水突然被點開了花一般。真是精彩絕倫至極的一點。
  韓版有弱女最後用嘴巴作武器,韓版有警方監視,韓版有女主感恩的小貓便條,等等等等等,在此就不再一一囉嗦了。反正,韓版時時豐滿或明證著故事的完整性,處處體現或暗示著人物的個性,這就是藝術。日版呢?什麼都沒有,只是多了一些喧賓奪主的橫技斜節。
  結尾——本人說過,編劇的水平,只需翻其劇本最後二三頁即可;導演的功力,只要看其影片最後二三分鐘即知。對於這二版影片,也強烈印證這一點,只要看其最後幾分鐘,即可知其天淵之別。
  韓版,乾淨俐落,收放自如,所有問題死結高度集中起來,一浪推一浪,直奔核心(高潮),再戛然而止,令人心潮澎湃,更加感人涕淚(非絕症車禍)。而日版,技技節節、囉囉嗦嗦、拖拖拉拉,甚至有種脫褲放屁之感。
  韓版的追車情節,雖然跟很多電影有所類同,但也十分切合劇情。觀眾從頭到此所有被激發和積累的情緒,到此時此刻再也忍不住了,自會焦急的跟著女主一起追趕奔跑,共赴最後最大的高潮。
  在追車時,女主是迎車而追,方向原本正確,但追過了頭,需要折返再追。這不但形象地說明女主焦急、內疚、擔心的心情,還把她原來對老師的正確看法、誤會錯恨、再到希望認錯的心路歷程,再次生動的集中表現出來,絕!
  韓版,老師一直忍而不應,悲而不哭,也符合其一直以來的個性走向;日版,老師最終爆發了,忍不住的嚎啕大哭,這也說得過去,實在太悲愴了,而且已經是電影最後的最後機會了。但是,從影片的整體基調來說,本人覺得還是韓版更加符合需要,因為一切無從向外人道。
  另外,韓版,女主最後有沒有沒自首,不得而知,留下懸念,真是不好處理;日版,女主則已經向警方供認。這二種結局,誰好誰差也不太好說,應該更多的是喜歡不喜歡的問題吧!
  這麼說來,難道韓版就沒有什麼缺點嗎?那就讓日版也勝它二三回吧!
  戰鬥:韓版,她們的呼叫打鬥聲音,持續了相當長的時間,所以不可能沒引起其他人注意吧?日版,呼叫打鬥聲音側小了很多、時間也控制在很短之內,說沒有其他人聽到的話尚且說得過去。信件:老師勸女主不要因內疚而自首的信件,韓版通過警察交到女主手上,雖然警察是自己的同學,不過這也太冒險了吧?日版,卻是老師自己把信件投到女主的信箱裡,再電話通知。第三、自殺:韓版真的也太離譜了,老師踩凳上吊,怎麼會不向後撐開凳子,而是跳下凳子的呢?實在也太不可思議了;日版則是老師踩上凳子,在正想自殺還未自殺之時。
  如果分開來看,日版我會給70分,假若跟韓版一比較,我給韓版90分,日版最多也只有20分,簡直就像視訊跟電影一樣。
      總體來說,韓版可看作懸念片、也可看作偵探片、或劇情片、甚至愛情片,但是日版呢?簡直就是四不像。
  韓國電影一向追求商業和藝術結合,且力圖反應現實、甚至直斥社會。她們這些追求十分強烈,是很多其它國家難以企及的。好像看過一篇舊文章,說某一年,韓國電影中有百分十三被美國買去了版權,不知是否記錯或準確,反正韓國電影的創意,也的的確確令人敬佩。
  如果想學習電影,本人覺得只需要專門研究這二部電影足矣!至少,中國也不至於搞出那麼多不三不四的所謂電影來。

    本人真的沒看過原著,在此也不說個人感官上的喜歡不喜歡,而是論其電影裡的造型、演技、藝術、細節、故事性等等,就像二版里老師的第一次露臉的第一個鏡頭,高下已立見。那些認為日版更好(不是喜歡不喜歡)的,請解釋該鏡頭之優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