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音躍花都--Attila Marcel

声梦奇遇/音跃花都(台)/阿提拉·马塞尔

7 / 2,355人    106分鐘

導演: 西拉維休曼
編劇: 西拉維休曼
演員: 吉約姆古依 安勒妮 伯納蒂特拉方特 海倫文森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海濟永

2014-06-28 19:30:18

一點點愛,足矣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聲夢奇遇》男一號只有一句台詞的電影
    這部電影寫男主角保羅的幼年夢境,三種不同風格的音樂為線索,道出人生教育成長曆程的三種不同價值觀。一種以鋼琴做代表,菁英教育,模式化的教育,與之對應的是模式化的上流生活;一種以「青蛙樂隊」的通俗音樂做代表,與之對應的是物慾滿足,市井庸俗的生活;一種以絃樂做代表,與之對應的是自然和諧,回歸自性的生活。其中絃樂又分兩種,西方的小吉他和東方的二胡。
    影片開始有一段字幕 「我們在回憶中可以找到一切,它是化學實驗室裡的一方藥劑,在那兒我們時而會碰觸到鎮靜劑,時而會碰觸到危險的毒藥。」看完整個影片,我覺得鎮靜劑是鋼琴所代表的價值觀,毒藥則是青蛙樂隊所代表的價值觀。
    
     伴隨父親的的恐嚇表情與嬰兒保羅的哭聲,成年保羅從夢中驚醒,這個噩夢,象徵著保羅童年家庭的不和諧。
兩個姨媽一大早掀開鋼琴蓋,把窗外的陽光一下子擋住,屋子裡一下子讓人感到窒息。

    生活中的保羅是個啞巴,一個羞澀的大男孩。不會說話是因為2歲時父母去世,之後就不會說話了。父母的死亡代表幼兒時期家庭教育的失敗。愛吃蛋糕,是不成熟的表現,只滿足生活中的小成就感。保羅在生活中是兩個老年姨媽舞蹈課上的鋼琴伴奏。

   生日禮物,都是與鋼琴有關,因為大家都期望保羅在幾天後的鋼琴比賽上能有好成績,顯然保羅對這些禮物不太感冒。彈鋼琴並沒有給保羅帶來太多成就感,倒不如泡芙的口感。那幾樣禮物,特別是哪個把手指套在鐵圈裡的奇怪機器,太讓我覺得像是學校應試教育的調調。

    電梯壞了,而女鄰居就住在電梯口的小房間。電梯象徵乏味循環的日常生活,電梯壞了,人們才發現女鄰居,象徵著擺脫生活瑣碎,才能進入潛意識反思。
   偶入樓下女鄰居的家,簡陋的門,一進門一條黑狗,壁紙有些恐怖,再向裡面走,一道道陽光、植物和泥土象徵著自然和諧之美,桃花源記的調調。小吉他在佛像之上,女鄰居說,彈吉他是讓自己開心。如同一次進入潛意識的心理治療,保羅要找出父母的死因。

   舞蹈課窗外的乞丐,象徵現實生活的破敗,姨媽要給保羅營造一個古典的環境,所以趕快把乞丐打發了。看到影片後面發現乞丐是爸爸的死黨,也是裝修工人,父母的死與他有一定責任。

   女鄰居偷偷來到樓上,發現保羅的照片上沒有爸爸,爸爸是個有暴力傾向的人。

   床頭的耶穌不見了,變成了小熊。治療師知道了,保羅童年有不好的經歷。保羅再次喝下迷魂湯,這次他看到幼兒時家人對他未來的期望,姨媽讓他成為鋼琴菁英,爸爸讓他成為手風琴手,媽媽說讓孩子自己決定「只要想畫就給他畫筆」。

   醫生想成為標本師,胖女人想跳迪斯科,女鄰居能夠在夢中滿足他們的願望。「你的命運就是成為鋼琴師嗎?」第二個夢,媽媽和魅力男人的曖昧讓爸爸很生氣。
    保羅與中國女孩的鋼琴二胡合奏很好聽,象徵男女戀愛,東西方文明的交融。
    鋼琴評委,一個胖傢伙,手指又短又肥,完全不像和鋼琴沾邊的人,外行指導內行,愛吃,說出的話都是在忽悠。如同現在的應試教育,大家不覺得他多有水平,只是人家是評委,考試成敗人家說了算,而且還喜歡現金,這就是體制教育的形象。
    女鄰居與醫生的見面,原來她得了癌症,要放棄治療,但她非常樂觀,面對死亡沒有畏懼,反倒在臨走時提醒醫生不要嚼口香糖了,顯示出一種人格的力量。
    
    女鄰居捍衛大樹,象徵捍衛自然的人生觀。兩個姨媽讓醫生查一查吃蔬菜對人體是否有害,很諷刺,就像現在的很多中國家長一樣,覺得讓孩子保持天性,天天遊戲運動,他們覺得這樣不正常,對孩子有害,只有報個培訓班心裡才踏實,覺得這樣這樣也是對孩子有益。大樹被截成幾段,小吉他被弄壞,象徵主流社會不認同自然發展的人生觀。
    干牛糞上長的蘑菇,再原生態不過了。
    女鄰居說自己中了大獎,總是和有缺陷的人打交道,盲人調音師,聾狗,啞巴保羅。可見女鄰居是心理諮詢師。
    這一場夢,是父母打鬥,開始以為很殘忍搏殺,後來發現父母只是逢場做戲,他們關係還是很好的。保羅醒來後,感覺如釋重負,臉上流露出大病初癒後的喜悅,他親吻擁抱貝多芬,似乎空虛的生命又重新變得有意義。正如影片說的「不好的回憶,會在喜悅的溪流里被稀釋。」
    父親的海報和照片被保羅恢復,表明幼年的家庭創傷基本癒合。
    鋼琴比賽現場,有牙齒上帶著矯正器的年輕亞洲女孩精彩彈奏做鋪墊,保羅會比她更出色嗎?
    保羅到哪裡都要用手絹擦一下,這個細節,代表完美主義,要把事情做到最好。比賽中青蛙樂隊出來了,保羅開始討厭他們,有些亂陣腳,但後來逐漸適應,並且很享受。這象徵高雅和通俗在保羅心中已經不再是不可調和的矛盾而是相得益彰。一陣無聲,評委和所有觀眾的內心都被保羅的琴聲打動,相反兩個姨媽卻還在忐忑中,顯然,她們的成功標準是被人肯定,活在別人的標準中。
    又一段夢,保羅發現,父母是被樓上的鋼琴砸死的。這象徵本應該美好的家庭成長,被標準化的體制教育無情的終止了。夭折的天使,就是夭折的家庭教育,看著讓人想掉淚。
    鋼琴蓋子突然合上夾手,算是自廢武功。保羅憎恨這殺死父母的兇手鋼琴,但鋼琴在現實中又給了它成功,心理矛盾,他滿心憤怒,卻沒有充分的理由和勇氣把鋼琴破壞掉,相反把憤怒轉向自己,夾自己手,也是對姨媽的報復。後面在鋼琴上種花也是一種被動攻擊式的報復行為。
    

     女鄰居葬在大樹下,很多人懷念她。保羅轉身要走,突然發現,雨點與小吉他彈出聲音,他決心要用琴聲傳播女鄰居的自然精神,為自己彈奏,不在別人的標準里活著。
    回到山崖上,保羅對女兒說了唯一一句台詞:「爸爸」。這也是緊扣影片的主題:孩子不用很複雜的教育,簡單一點愛,足矣。
    
    我個人感覺電影就是在說家庭教育,和我們正在實踐的在家上學異曲同工,法國人彈小吉他,我們拉二胡。
    
     2014.06.28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