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特務殺很大--Three Days to Kill

三日刺杀/三日杀戮/日限杀令(港)

6.2 / 97,591人    117分鐘 | Taiwan:101分鐘 | 123分鐘 (加長版)

導演: 麥克G
編劇: 艾迪哈薩克 盧貝松
演員: 凱文科斯納 安柏赫德 海莉史坦菲德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方聿南

2014-06-30 20:17:06

間諜勞模囊中澀,高盧街頭把命舍


前幾年有一部美劇《火線警告》,講一個中情局特工被無緣無故辭退,從此踏上漫長的「上訪」之路。他若看到《三日刺殺》中同僚雷納的職業生涯,定會羨慕不已。影片開頭,老特工雷納拼著體力透支,不失尊嚴和榮譽地完成了最後一樁使命,為國盡忠後,得到體面的退休,而且擔保不會有仇家上門。間諜也許是世界上做事最不拘一格的人群之一,但他們也想有個體制內的好歸宿,這一點我們在很多作品裡見過。然而,一個人的天堂可能是另一個人的噩夢,雷納那圓滿的職業軌跡只是表象,他已罹患絕症,時日不多,退休金又少得可憐,而且就像所有幹這行的一樣,和妻子女兒關係很不好,跟年輕一代世界的代溝很深。

我建議中情局的主管們都該好好看看這片,那點可憐的薪資待遇,都把間諜逼成什麼樣了,雷納為了幾萬塊錢,低聲下氣地討價還價,跟大西洋對岸一擲千金的007一比,真是慚愧到泥土裡。由此也看出,能在基層干到退休的間諜,的確是很崇高的一群人。有這身手幹點什麼不好啊,傷天害理的事不能做,劫幾個為富不仁的改善一下生活,總不是什麼難事。可人家就是意志堅定,不越雷池一步。話說回來,沒這個覺悟,也通不過特務機關的能力考核。沒有當官的命(連局長都沒見過),又沒有出格的野心,只好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了。

少壯太敬業,老來很難堪。退休後的雷納被迫在三天內嘗盡十年種下的苦果,包括生活上和職業上的。片名的原意來自他女兒的一句台詞,願意是指打發(kill)三天父女獨處的時間,同時雷納的最後一單使命也要在三天完成,翻成《三日刺殺》,頗有雙關之妙。除了十分老練地追蹤目標,他還要面對一系列捧腹的意外,一開頭就碰上公寓被佔,警察不管,被迫過起群租生活,法國除了異域風情,還有這等雷人囧事。

整個追蹤行動穿插在雷納的居家生活中,動手時一點笑料也沒有,你死我活跟伯恩沒差,而一旦他停止訴諸暴力,那些裝滿了幽默顏料的泡泡就一個個炸開了,緣因都跟家庭有關,他跟綁架目標談論青少年作風問題,又得在後者的家人面前給他留些面子,他向義大利壞人請教醬汁的做法,後者則藉機求饒命,這一個個惡意賣萌嫌疑很重的段子,跟嚴謹高效的行動作風,以一種奇怪的方式混合在一起,就像那個不甘罷休又的接吻者,充滿了不按理出牌的喜感。一切似乎在證明,不苟言笑的老古板可以勝任一個好特工,但要當好一個丈夫和父親,非得有點幽默細胞不可。

編劇之一是呂克·貝松,這解釋了故事為何發生在法國。文戲部份跟老呂的《黑幫家族》一樣,絮絮叨叨,笑點既冷又楞,有點卡通,唯獨不像《黑幫》那樣能拿德尼羅開涮,只能草草調侃一下《陽光小美女》了事;動作部份大有《颶風營救》的風骨,最精彩的是酒店突襲和街道劫人,不僅打得出色,智謀也構思巧妙,配合敏捷的鏡頭語言,處處搶先觀眾思路一步,格外具有驚奇,即使科斯特納年近六旬,動作遲緩,也通過剪輯製造出一種毫不拖泥帶水的靈活勁兒,看著不累。說到年齡,呂克·貝松筆下的殺神大叔生兒育女都偏晚,《颶風》的利亞姆·尼森過了六十,《黑幫》的德尼羅都古來稀了,可他們的兒女根本片一樣,都還是青少年。更妙的是,這三部電影都可以歸納為「一家美國人在法國的冒險」,都有把R級題材處理成PG-13的功力,看來貝松只會這一個套路,從票房來看,目前暫時夠用。(文/方聿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