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遲來的守護者--Philomena

菲洛梅娜/千里伴我寻(港)/迟来的守护者(台)

7.6 / 104,070人    98分鐘

導演: 史蒂芬佛瑞爾斯
編劇: 史帝夫庫根
演員: 茱蒂丹契 史帝夫庫根 瑪麗溫寧漢 西恩馬洪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Jujube

2014-07-05 07:40:53

Philomena and 馬丁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護士退休的Philomena初次見面便打聽記者的學歷、住處、家庭情況,以及各種突兀的笑聲,信仰宗教,掛平安符,見識少眼界窄,明顯透露出她是一個完完全全的市井小民。和這位牛津畢業的BBC記者格格不入。

而記者馬丁公私分明,採訪與他自己的私人情感有著明顯的界限,他眼裡看見的是一個辛苦尋找兒子的母親,心裡卻是該怎樣動筆將這個故事寫得動人。

馬丁的兩處台詞讓我印象特別深:
【所謂的「人情冷暖」只是委婉語,實際指的就是把那些脆弱敏感愚昧無知的人身上發生的事,寫給同樣脆弱敏感愚昧無知的報紙讀者們看。】

【我今天終於親眼見識到讀了一輩子《讀者文摘》《每日郵報》和言情小說的人腦迴路長什麼樣子了。】

以及早晨在賓館餐廳,服務員主動介紹自助餐,記者得體又冰冷地告訴服務員現在是私人談話時間。
其實我一點都不反感馬丁這樣的人,甚至還很欣賞他。有事說事,沒事大家保持一個適當並且禮貌的距離,最好不過了。

而Philomena則是一個熱情得過份的老太太,隨時隨地都有說不完的話,可以和任何人都迅速拉近距離。她在初識馬丁的時候會因為毫無笑點的對話笑得很誇張。酒店的服務人員,自助餐廳的廚師,她通通都能迅速攀談起來。
鏡頭給了馬丁很多無奈表情的特寫。當她看見馬丁將熱情的服務員拒於千里之外時,她指責馬丁很rude。而我對此與Philomena抱相反態度,人和人之間有點相互尊重的距離怎麼會是rude呢。半夜打電話打擾倒時差的人說浴袍拖鞋這樣的瑣事,以及半夜敲門說感謝幫忙找兒子,這樣真的好嗎?


Philomena覺得任何人都是很好的人,比如被拒絕的酒店服務員,甚至是隱瞞真相的修女。馬丁對此顯然有著截然不同的態度。這是他們這對搭檔從頭到尾矛盾的根本,最後Philomena原諒了修女而馬丁說絕不原諒。

馬丁最後送了一個耶穌給Philomena,放在已逝的安東尼墓前。我尊重你的宗教信仰,我為你的處境感到遺憾,你所經受的不幸和痛苦我都明白。馬丁也並非冷血動物,也許是我和他都覺得只有當人和人熟悉起來,有了一段共同經歷之後,距離才會拉近。愛總是會讓人變得溫暖。

很多有關兒子的影像,有做舊處理,特別催淚。最好的愛無疑就是陪伴,而善良博愛的Philomena卻不能將她的愛奉獻給自己的兒子,這真是殘酷又諷刺。

刻薄的人不幸福,參差多態乃是幸福的本源,包容是一場必要的修煉。
本片對我來說完全可以用當下流行的格式命名——《Philomena and 馬丁》,以尋找失散親人為線索,講述了兩種性格的人與他們各自的內心世界。好的,我知道我偏題了。我基本上就是一個馬丁那樣的人,而身邊Philomena也有那麼幾個。見到差異,就認為其中有優劣之分,實際上是一種市儈心態,世界因為差異而美麗。


最欣賞Philomena一點的就是她對於自我的解放。大方承認和心愛的人做愛是幸福的,也很坦然地接受兒子是一位同性戀,也並不會以此為辱,就算她是虔誠的教徒。這比以上帝之名壓抑本性甚至行罪的修女們幸運多了。美好的品德,她天生就有,宗教反而帶來了負面作用。

換我,面對一輩子守貞的修女,除了原諒別無選擇。基督教了解得不多,所以不便多談,只能說宗教這樣的東西,將人的本性定為罪孽,就是一場很可笑的遊戲。懺悔,禱告,犯錯,懺悔,禱告,犯錯,為GDP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