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名媛教育--An Education

成长教育/少女失乐园(港)/名媛教育(台)

7.2 / 138,794人    100分鐘

導演: 瓏雪兒菲格
編劇: 尼克宏比
演員: 凱莉墨里根 艾爾菲摩里納 彼得賽斯嘉 多明尼克庫柏 羅莎蒙派克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尼飛彼特

2014-07-06 06:12:26

成長教育:人生沒有捷徑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一名中產階級少女,假若她出生在維多利亞時代,她的選擇只有接受嚴格的女子教育,為嫁給一名優秀的男人,終身依靠對方而生存。即使時間來到 1961 年的英國倫敦,女子學校裡的課程已發生了改變,增設了拉丁文、法語、文學,中產階級女子的未來似乎不再只有尋找美滿婚姻這一條路,而多了上牛津大學這個選擇。

中產階級真是一個神奇的詞彙,它似乎比底層的勞動人民高貴,不用干辛勞的體力活,但又比所謂上層階級來得有骨氣,不依靠家族門第過著虛偽的生活。

但事實上,每個階級都有著原始的嚮往上層建築的衝動和渴望。一名中產階級的女性,骨子裡嚮往著上層社會的生活,終日無需工作,只需穿著華衣美服,進出高級場所,談論風花雪月。對於一名普通中產階級 16 歲少女而言,唯一的捷徑是找一個像大衛這樣的男人。

珍妮(穆瑞摩雷根飾演)與大衛的相遇頗具浪漫色彩,在一個滂沱大雨的下午,帶著大提琴的少女無助地站在街邊,她幸運地得到了一名熱愛音樂、開著名貴汽車的男人的友好幫助。

很難說這段相遇是否是幸運的。遇到大衛,珍妮得以體驗完全不同的生活,跟刻板艱苦的學習生活相比,當然是進出音樂會、拍賣行的生活來得有趣。更不必說那正是熱愛法式生活的珍妮日夜期盼能過上的日子。

體驗過捷徑帶來的墮落和快樂,少女珍妮迅速把她的文學理想和考取牛津是事情拋諸腦後,並且開始質疑所謂教育的意義。刻苦地學習拉丁文究竟是為了什麼?學校的教育對於學生的未來究竟能起什麼作用?接受教育,努力學習,考取名校後能帶來幸福的、有趣的生活嗎,還是會過上像校長和老師一般看起來呆板無趣的生活?

既然從老師和校長處得不到答案,她又何必懷疑自己的選擇。

只要孩子發現父母對於哭鬧撒嬌毫無抵抗能力後,她便不會再努力表現來獲取父母的歡心,畢竟眼前有個更簡便快捷的方法啊。

但是,成長是沒有捷徑可言的。一個人的人生有一定的軌跡可言,當我們 16 歲,便妄想過上 30 歲的生活,那是極其危險的信號,不能輕視時間。

我又不禁想像要是珍妮真的和大衛結婚了,她就會得到想要的生活和幸福嗎?但電影告訴我們這不可能,大衛的妻子跟她說:「她們都會……」看來,大衛前科妥妥的。幸好珍妮是個聰明的孩子,她開始尋求老師的幫助。女性之間總是願意互相幫助的。故事的結尾,珍妮還是去了牛津,和一名看起來呆呆的男生約會。

說實在,我並不認同這個結尾,感覺真的如檀木里說的:純情少女終成綠茶婊。在與成熟多金的大叔談過戀愛後,這樣一名自我意識強烈、充滿法式浪漫情懷的女孩找一名好好學生談戀愛,簡直就像失足少女常說的那句話:回老家找個老實男人嫁了,好好過日子。

片子唯一值得稱讚的大概只有兩名主角,穆瑞摩雷根表演的這一名聰慧帶點叛逆的少女,不禁讓人想起傲慢與偏見裡面的伊莉莎白,當然看來伊莉莎白比她有眼光多了。她時而清純可愛,時而的低頭哭泣讓人憐憫,偶爾將頭髮梳起來時神似奧黛麗赫本。而她望向遠方的眼神,總讓我相信,儘管她受傷了,但她是那種有能力自己站起來的女孩。就在這時候,她才明白什麼叫一名成年人,或者說是一個女人吧。

而大衛的扮演者,則很好地履行了作為一名羅切斯特先生所需要的成熟男人的魅力、與身份和履歷所匹配的談吐和姿態,當他深情款款地挽留珍妮時,當他對著珍妮父母口舌生花時,也讓人感嘆中年大叔魅力無法擋啊,這種毒藥般的危險,讓我不禁撫心自問,假如自己是當事人,我會懷疑他嗎?

但令人失望的是,縱觀全片,導演似乎沒打算解答裡面提出的兩個問題,學校的教育究竟是為了培養怎樣的學生?或者說,學校在面對誤入歧途時的學生時,該扮演怎樣的角色呢?

我一直認為,接受學校的教育,乃是為了給予學生對未來更多的選擇,學校應該給予學生足夠的犯錯的機會,如此,一名青少年才能知曉自己的未來,才能更明確地明白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麼。

當學校只提供一種學習方法,一種生活方式,一種文化氛圍時,我認為這是一種失敗的教育。如此,我們跟維多利亞時代的女性相比,進步在哪裡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