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Young Detective Dee: Rise of the Sea Dragon

狄仁杰之神都龙王/狄仁杰前传/

6.4 / 5,224人    134分鐘 (dvd)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谷哥

2014-07-15 03:02:56

《狄仁傑之神都龍王》歷史背景簡介(初稿)


(此文寫於去年,不過因事耽擱,故爛尾了,近幾日應友人之邀,現將此文初稿先發於此,以博一笑爾)

前言

      昨日與三五好友去影院觀看了《狄仁傑之神都龍王》,雖是商業片,不過令人感觸頗多,但最吸引筆者的是該片的特效,其特效堪稱是今年華語電影中之翹楚(當然,此乃筆者私見),通過特效,導演為觀眾「重現」了盛唐洛陽「雄偉壯麗,繁榮興盛」之貌,並且通過對重點建築物的特寫(如影片開頭的景教教堂、片中胡商雲集的街市、結尾處的圓頂清真寺等)體現出在整個城市內不同文化間的和諧共處,同時也從側面反映了洛陽作為一個國際性大都會的包容和恢宏氣度。誠然,藉此機會給觀眾帶來一種身臨其境,「重回大唐」之感時,也可補劇情差強人意之不足,確是一舉多得。

    自該影片上映以來,圍繞電影的各種評論文章便如過江之卿般層出不窮,但總的來說,多數評論文章,都是「應景式」的、「模式化」的吐槽之文,以搞笑為主,內容實際卻無甚創見;認真、專業、客觀的分析該電影的文章(比如對電影劇本得失、鏡頭運用、特效技術應用、演員選擇等方面的評述)少之又少;另外,筆者還觀察到幾乎沒有文章對該電影相關歷史背景做相關介紹和闡釋,此不可不謂一失[按:一部電影,是文藝片也好,是商業片也罷,它作為「劇」這種藝術形式的性質是不會改變的,「劇」的最基本功能便是講述故事,故事又是由若干情節組成,而情節的核心又是以人物對話和活動來體現,人物對話和活動必然要在一定「環境」(對該電影而言便是其歷史背景)中進行,並受其限制,故「環境」這一要素在「劇」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多數時候觀眾對影片中的「環境」未必全能參透理解,所以在看完電影后,常尋求各種電影評論來增加對電影的理解(此處特指喜愛電影並欲從其中收穫些許之人,非是只為圖一笑者),若是有對影片「環境」做一闡釋的文章,不僅可助理解電影,且能增加不少知識],筆者非電影專業,故難以對電影做技術層面的解析,只有從本專業出發,對電影的歷史背景(主要是從人物姓氏、職官、軍隊、都城、異國等方面)做一簡要介紹,以補此方面之闕。此乃筆者一家之言,還望方家指教。

   一、姓氏[尉遲、沙陀]

       今日所寫,乃是對影片中兩個主要異族姓氏做一介紹。

       1.尉遲 尉遲一姓,源出鮮卑,《魏書》卷一百一十三《官氏志》載:「神元皇帝時,餘部諸姓內入者...西方尉遲氏,後改為尉氏...凡此諸部,其渠長皆自統眾,而尉遲已下不及賀蘭諸部氏。」可知「尉遲」一詞,其先為部落名,後漸為姓氏,且在入中原諸部中,尉遲部地位還屬較高者;不過需要說明的是,《魏書》中所記尉遲部,非其全部部眾,乃是由鮮卑故地入主中原的一支(其中也包括在朔方遊牧,後入居雲中,成為後魏編戶並以尉遲為氏者)另有一支在後魏平定北方之前便已西遷(一如鮮卑慕容部吐谷渾西遷故事)。西秦時,便有鮮卑尉遲部放牧於大非川(按:《晉書·乞伏國仁載記》:「利那立,討尉遲渴灌於大非川,牧人從三萬餘落。」此後這支尉遲部就役屬於吐谷渾);及吐谷渾北入於闐,尉遲部帥遂留鎮於闐,(按:吐谷渾北入於闐,乃是因其兩屬於拓跋魏和劉宋兩政權間,為平此患,後魏太武帝兩征吐谷渾,初次見《魏書·吐谷渾傳》載:「後拜慕利延鎮西大將軍、儀同三司,改封西平王...時慕利延又通劉義隆(宋文帝),義隆封為河南王。世祖征涼州,慕利延懼,遂率其部人西遁沙漠。」第二次見《魏書·西域傳》:「真君中,世祖詔高涼王那擊吐谷渾慕利延,慕利延懼,驅其部落渡流沙。那進軍急追之,慕利延遂西入於闐,殺其王,死者甚眾」和《宋書·鮮卑吐谷渾傳》:「十九年...索虜拓跋燾(魏太武帝),譴軍擊慕延,大破之,慕延率部落西奔白蘭,攻破於闐國」(此處慕延與慕利延實為一人))因為統主,故至唐朝時,於闐國主姓尉遲氏也(按:《隋書·西域傳》載:「(於闐國)其王姓王,字卑示閉煉」,而《舊唐書·西域傳》載:「(於闐)先臣於西突厥,其王姓尉遲氏,名屈密。貞觀六年,遣使獻玉佛」可知西遷的尉遲氏入於闐後,自後魏至隋末唐初(441—618),歷一個半世紀才取於闐之王位,可見其立足之艱辛,得國之不易)對於唐初於闐國統治集團尉遲氏之考證,請參見向達先生《唐代長安與西域文明》一文,所述甚詳。

    該電影中的尉遲真金,依筆者見應為留駐中原的尉遲氏之苗裔,因為於闐尉遲氏乃是其國王族,入唐者多為質子(按:《貞元新定釋教·目錄》:「沙門釋智嚴,於闐國王質子,姓郁持」(郁持即尉遲之異譯)《舊唐書·西域傳》:「(貞觀)十三年,(於闐王尉遲屈密)又遣子入侍」)充質子的尉遲王室成員一般多擔任禁宮宿衛職務或是出家為僧,鮮有居六部九卿高位者,故尉遲真金或為唐初勛臣尉遲敬德之後(按:尉遲真金雖是電影中虛構人物,但對於區別唐前期中原尉遲氏和於闐尉遲氏有一些作用,故妄言之)

     另:在西魏、北周時,尉遲氏作為賜姓的一種(類同侯莫陳、普六茹、乙弗等姓氏),由鮮卑統治者賜予功勳卓著的漢人大臣(按:《周書·陳忻傳》:「(陳忻)宜陽人也,魏恭帝二年,賜姓尉遲氏」)因西魏、北周存在時間較短,且所轄地域有限,此種制度實行範圍並不普遍;在隋文踐祚後便廢止此法,故由漢姓變為尉遲氏者極少,不具代表性。所以單列於此,不放入正文中。

    2.沙陀 《舊唐書》中不載沙陀事,最早記錄沙陀的是《新唐書》,《新唐書·沙陀傳》云:「沙陀,西突厥別部處月種也。始,突厥東西部份治烏孫故地,與處月、處蜜雜居...處月居金娑山之陰,蒲類之東,有大磧,名沙陀,故號沙陀突厥雲...永徽初,賀魯反,而朱邪孤注也殺招慰使連和,引兵據牢山...於是射脾俟斤沙陀那速不肯從...龍朔初,以處月酋沙陀金山從武衛將軍薛仁貴討鐵勒...金山死,子輔國嗣」(按:由此知沙陀乃是處月的部落之一,《舊唐書·高宗紀》:「顯慶元年八月,左衛大將軍程知節與賀魯所部葛邏祿 獲剌頡發及處月 預支俟斤等戰於榆幕谷,大破之」可見處月中還有一個預支部;沙陀部以朱邪為氏(「沙陀那速」即「朱邪那速」),其實朱邪為「處月」的異譯,有時又姓「蘇農」,蘇農是Sulek的異譯。粟特語的東部方言稱Sogdak為Sulek,因此,「蘇農」又是「粟特」的音變,可知沙陀突厥應是投歸突厥汗國的粟特商人,自成一部落,與部份突厥人合稱為「處月」,本族則以「蘇農」之姓,與突厥處月部人相區別(此說見於《新疆民族詞典》,筆者認為有一定道理,故采之)所以「沙陀」應是部落名而非人名。

      電影中出現的醫工沙陀忠是回鶻人,所以會有人說:「沙陀在突厥語中或非人名,但是在回鶻語中可能就表示一種姓氏。」其實不然,《舊唐書·回紇傳》載:「回紇,其先匈奴之裔也,在後魏時號鐵勒部落。其眾微小,其俗驍強,依託高車(按:《舊五代史·外國列傳》云:「回鶻,其先匈奴之種也。後魏時,號為鐵勒,亦名回紇」;《新唐書·回鶻傳》中云:「回紇,其先匈奴也,俗多乘高輪車,元魏時亦號高車部」意回鶻乃高車(實為中原人對敕勒部的另一種稱呼)之後,據現在學界研究來看,《新書》說更妥也),連署突厥,近謂之特勒...自突厥有國,東征西討,皆資其用,以制北荒。大業元年,突厥處羅可汗擊特勒諸部,厚斂其物...特勒由是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