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阿拉伯的勞倫斯--Lawrence of Arabia

阿拉伯的劳伦斯/沙漠枭雄(港)/阿拉伯的罗伦斯(台)

8.3 / 315,980人    216分鐘 | UK:228分鐘 (director's cut) | UK:187分鐘 (1970 re-release) | UK:210分鐘 (original version) | UK:2

導演: 大衛連
編劇: T.E. Lawrence 羅伯‧波特
演員: 彼得奧圖 亞歷堅尼斯 安東尼昆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納蘭雪野

2014-07-16 22:30:49

不怕死的文藝青年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對那些勇敢到忘掉自己也有肉身的人,我一直充滿驚悚的敬佩。

年輕時的勞倫斯,剛從名校畢業,讀遍數千年史詩、身體還沒有出現任何障礙的時候,可能真的相信自己就是英雄化身、上帝附體。"I'm not anybody."

最具說服力的人,是那些先說服自己的人。理想主義+宏大歷史背景+強大的說服力+人格魅力,共同催生了一個傳奇。27歲之前的勞倫斯,奇詭的人生令人無法直視。

看完電影以後我專門去查了勞倫斯原型人物托馬斯·愛德華·勞倫斯(湯瑪士 Edward Lawrence)的生平,簡直比電影還精彩,尤其是他的死和愛。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8%BF%E6%8B%89%E4%BC%AF%E7%9A%84%E5%8B%9E%E5%80%AB%E6%96%AF

影片裡影影綽綽地暗示了勞倫斯的雙性/同性戀傾向,但在他本人的自傳里《智慧的七柱》里,他明確表示這本書送給S.A.,一個曾與他一起戰鬥的14歲阿拉伯少年。

這本書的序言很短,但裡面的直接和深情,卻能將人一下子砸中:

「我愛你,因此我將這些如潮的人流拉進我的手中
在繁星燦爛的天空裡寫下我的心願
去為你贏來自由——那有七根支柱的智慧之屋
你的眼睛會為我而閃耀
當我們來的時候。」

似乎又回到了那個溫柔的俗套——我征服整個世界,只是為了你。序言的下一句又與死亡有關。"死亡似乎一直是我路途中的奴隸(Death seemed my servant on the road)"。這也許也在某個角度解釋了他勇敢無畏的原因:如此不怕死,只是為了成就那最奇崛最不可能的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