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26 17:27:25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從好友那裡聽說了一部不一樣的武俠電影,他尤其稱讚的一點是導演對於武術中「快」的表現。而這部片子,就是徐皓峰導演的處女作《倭寇的蹤跡》。這部影片講述的是兩個戚家軍後人為了把戚家刀法發揚光大而挑戰四大門,意圖開宗立派的故事。但作為一部武俠片,他卻讓觀眾覺得有點「怪」。
影片的缺點很明顯,演員生硬,大多數動作輕飄,念白生硬,一些畫面構圖也還可以再雕琢雕琢。不過作為一部用55天拍成的小成本影片,這些也是難免的。更讓觀眾覺得「怪」的應該是導演試圖講述一個嚴肅的故事卻穿插著許多荒誕的笑點。有一本正經的荒謬,也有刻意而為的諷刺。片頭片尾戚家軍後人兩次 闖無疑巷,四大門人的反應形成了鮮明的對照。郄老出手前煮油祭鞭,竟然煮了一整個白天。四大門的各種武學傳統、規矩、面子和其所代表的中原文化,在幾位吉 普賽女郎面前無異於笑話。「太笨了!為什麼不從船後麵包抄,一把抓住倭寇?太笨了!」「我們是名門正派,講究正面進攻。我們中原武學……」然而表面上的磊 落甚至迂腐,也掩蓋不了內心的險惡。裘老大專心練武荒於心計,被逼上山。郄老工於心計卻也為心計所限。正如幾位關押吉普賽女郎的弟子所說「我們都是好人,只是起了邪念。」
這是一部創新的武俠片。全片籠罩在導演獨特的武俠觀之下,散發出別具一格的武俠思路,即講究快、准、真實的鏡頭和動作設計。
為了表現快和准,導演常常不拍人物的運動,而是用幾個一秒左右的極短鏡頭近距離拍攝武器的運動後,接一個表現出手效果的鏡頭,比如被架在脖子上的刀,被切斷的器物等等,以節奏的變化凸顯招式的凌厲。這麼做的另一個好處是,降低了演員的表演難度,也節約了拍攝時間。
為了表現真實,導演捨棄了長鏡頭的硬橋硬馬拆招對抗,也捨棄了一拳一腳一個鏡頭的華麗快速剪輯,而代之以在許多觀眾看來有些傻的如舞蹈般的走位,以及一招定勝負的比武。這一點,在片尾男主角與裘老大決戰的段落表現得淋漓盡致。於承惠不愧是功夫老手,腳步紮實,套路利索,與男主角輕佻的步伐形成鮮明對比,他下山途中打的一套拳也是讓人看得血脈噴張。
真實的另一個表現體現在道具和細節中,比如戚家刀只有刀頭開刃,雙面不開刃,比倭刀長一掌,海道防軍官穿的的紙甲等。而片中最厲害的招式秘法「如影如響」更是以影子長度,敵我距離等因素的精確計算而達到低手擊殺高手,弱女子戰勝第一高手等效果。
這也是一部文人武俠片。畫面色彩上用的是中國傳統水墨色調,片頭的細雨殘荷,幾個鏡頭就帶出了文化意境。片頭片尾闖關的橫移鏡頭的對應,背景四個門框與框中景的構圖,也深得蘇州園林層疊之妙處。作者小說家出身,許多台詞也頗有意味,比如獄中郄老與囚徒的對話就是一個隱喻。更核心的,是導演對於道的理解:侷限於「形」與「術」,是難以達到「道」的。片中裘老大經驗豐富本可破船,但不屑於利用技巧而想純憑武功比試,終因年老反應慢而失敗,他敗在了面子上。郄老工於心計,於船前思考對策良久才出手,但他沒算到船里有兩人,他敗在了算計上。男主角心無旁騖,只為達到目的而不囿於形式,故能將「如影如響」的秘法因地制宜,也不限於世俗的光明磊落而能順勢而行。導演也是尊重求道者的,求道者最後都獲得了自由的結局。裘老大一生追求武學,片尾終於破除「我執」,安然歸隱。男主角在獲得建立門派的資格後也與愛人出走蘇杭。
影片的另一層潛文本則是文化與身份的認同問題。戚家刀法應該入軍隊還是入武林,異域文化能夠被吸收還是會被排斥……片子的隱喻我想大家都能讀懂的。
看完這部片不禁讓我聯想起去年看的王競導演的《大明劫》,那是一部劇作紮實,敘事和鏡頭語言都頗為工整的片子,它以明末瘟疫牽連大將孫傳庭和名醫吳又可,上演了一出以古喻今的好戲。它與這部《倭寇的蹤跡》相比,一部穩紮穩打,一部銳意求新,不能不說這種時而出現的小成本國產片給我帶來的驚喜, 是我仍然相信中國電影會更好的原因。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