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分歧者--Divergent

分歧者:异类觉醒/分歧者:异类叛逃(港)/分歧者

6.6 / 489,381人    139分鐘

導演: 尼爾柏格
編劇: 凡妮莎泰勒
演員: 雪琳伍德利 席歐詹姆斯 凱特溫絲蕾 艾希莉賈德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frozenmoon

2014-07-27 19:39:32

當「反烏托邦」裹滿蜜糖


1.這就是21世紀反烏托邦電影的標準範式了。它擁有對烏托邦和極權淺嘗輒止的描述,只給人們留下粗略的印象但拒絕更加深入地渲染極權的恐怖和對人性的窒息。如今的這類作品已經與《1984》不同,它們順勢而為地將原本極度壓抑的內容輕型化,年輕化,必須攪拌進一個註定發生的愛情故事。從這個角度上說,《分歧者》也好,之前的《飢餓遊戲》也好,本質上都是青春、愛情片,被置於了一個反烏托邦的背景下。那個烏托邦的背景與其說是人類對極權和失去自由的恐懼,不如說更像一個真人彩彈CS和拓展訓練的場地,充滿遊戲感。
2.相比於直接導向偶像電影和青春愛情的《飢餓遊戲》,《分歧者》還是要更好一些。它對於社會階層、分類以及異見者的設定更具控制力和根基感。對應真正的人類社會,《分歧者》中的設定可以找到直接的聯繫,所以並不飄忽。博學派是真實社會中的知識分子,但只允許他們保留對於科學的實用主義部份,保留技術和工藝本身,而並不鼓勵和允許對於人文社會的自由思考;無私派是充滿公益性質的一群,他們混雜了某些秉持禁慾主義的宗教團體特性和典型的gongchan主義特徵;誠實派一直是法律界和道德人士的夢想群體,他們去除各種紛雜的煩擾,只秉承對真相的追求;無畏派是身體取向的一群,無腦、服從、用肌肉說話,他們被努力培養成國家的暴力機器,負責維護秩序;友好派則是對無畏派的某種程度上的對沖,他們友善、溫和,是這個世界上另一種不同於用肌肉表態的,內心的力量。
3.「分歧者」的設定其實是一種「人性複雜化」的呈現。在一個分類明確,不許逾越的社群中,「不確定」和「混雜」本身就代表著反叛與危險,它是對於「秩序」的攪擾,但卻是人性本身最本質的特徵。複雜,無法言明,邊界模糊,善惡交織,這些都是人性本身無從逃避的特徵,這些特徵混合出的化學反應有時讓人性從善,有時讓人性從惡,人性中的一切光輝與污垢都由此而生。當這些被秩序化、歸納化,人性就被消解了。人類本身就變成了行屍走肉。分歧者的偉大之處在於,他們殘存的、無法被閹割掉的人性。
4.電影的場景設定仍是「孤島設定」,圍欄以外的世界被描述為危險荒蠻之地,圍欄內的世界被聲稱是用血和鐵才換來的,必須倍加珍惜,用服從秩序的態度維護這裡的穩定。這是所有極權世界的特徵。用恐懼威脅人民,讓恐懼內化到每個人心裡,放棄所有向外探尋的慾望和改變內部結構的可能。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電影中每一次對於外部世界的探頭探腦都是對於自由的歌頌,比如女主角在新生之夜從索道劃回營地時經歷了無數廢墟,她拼命四處打探;再比如,電影的結尾,他們決定開到軌道盡頭跳車去探索一個新世界……
5.電影中一些角色的設定還是因為顧忌商業化,而減損了本身在力度上的探索。無畏派的首領,其實應該可以成為一個暴君,但卻被降格成了一個無腦肌肉男,只知道崇拜暴力;「four」的轉變過於突兀,從一個完全閉鎖內心的男人突然間轉化成了一個情種,而他在給女主角展示紋身的時候,竟然主動說出了自己不想只做一類人的想法,這無異於招供自己就是個「分歧者」,在那樣的環境下,這並不現實;女主角的母親從一個典型的無私派家庭婦女,柔弱而矜持,依然間就轉身為一個無所畏懼的女戰士……這一切都缺乏必要的交代與轉折,顯然,導演和製片方都無意於去雕刻每個人的性格與內心,只想完成一部可以及格和賣座的商業電影。從營收模式上來講,如今,電影真的越來越不如美劇具有優勢,後者尚無需顧忌海外市場的要求與審查,有足夠的篇幅去刻畫人物,有更多的受眾支撐,有更多的大牌演員願意加盟,有更優秀的編劇願意發力,從這些角度上來說,近年來,那些反烏托邦題材的優秀作品都出現在美劇而非電影中。
6.這部電影像絕大多數包裹著反烏托邦外衣,實際講述愛情故事的作品一樣,從一開始男女主角的相遇瞬間就恨不得跳出來向所有人聲稱,他們兩個人要發生故事。這種迫不及待的情緒完全破壞了影片的節奏感,電影這個需要情緒懸念的藝術品類,如今只能急吼吼地向人們證明白己取悅大眾的決心,確實令人無奈。它可能會取得暫時的商業效果,但最終會破壞掉真正消費者的敬意,而最終失去票房。
7.總體而言,《分歧者》沒有超出同類電影的水準,甚至從來沒有要超過同類作品的野心,從一開始就滿足於得到應有的票房,然後結束。從電影本身,看不出操盤團隊任何一點異質與稟賦,野心與夢想。平庸地開始,平庸地結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