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鋼鐵蒼穹--Iron Sky

钢铁苍穹/铁幕苍穹(港)/纳粹月球军(台)

5.9 / 96,712人    93分鐘

導演: 提莫沃倫索拉
編劇: 提莫沃倫索拉
演員: 茱莉亞迭澤 克里斯多夫科比 高茲奧圖 烏多基爾 佩塔賽金特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Tu me manques

2014-08-03 05:09:19

一部盤點政治的黑色幽默


說實話看到《鋼鐵蒼穹》這個名字的時候我也是以為這是部實打實的科幻片,甚至預告也是滿滿的科幻感,納粹太空大戰,一看就是很科幻的題材,可是當真正開始看的時候,就明白了導演的意圖其實完全不是拍攝一部科幻片,整部片子滿滿的都在吐槽著政治。
就比如影片剛開始不久,美國的登月飛船降落月球,飛船降落兩旁立馬顯現出美國總統的畫面並打上了「Yes we can」的橫幅,吐槽歐巴馬之意昭然若揭,而兩名太空人一人身著白色太空衣,一人則身穿黑色太空衣,其實我一開始也沒想到是什麼寓意,知道揭開頭盔的那一刻才恍然大悟,原來一人是白人太空人,一人是黑人太空人,白人太空人熟練的動作與黑人太空人笨拙的腳步形成強烈的對比,我不知道導演是否有烘托白人貶低黑人的意圖,不過看整部電影的格調估計本意也應當是做個反諷,畢竟白人太空人在沒多久就被一槍爆頭,甚至連正臉都沒有給出。
之後黑人被押回基地,順帶吐槽一下這個基地,說真的太像太像露天煤坑了,真的一點都沒有科幻的感覺。納粹估計也是在月球上待久了,以致於見到黑人兄弟有些錯愕,甚至想幫他漂漂白。
阿德勒將黑人太空人綁起來審問,在查看黑人太空人的個人物品時,看到了手機,他很好奇,問黑人遠航員這是什麼,黑人太空人很無奈的告訴他,這是computer,而這是邊上一副科學怪人打扮的DR笑了,「that is not a computer,」隨即指著後面的一座如山般般複雜沉重的機器,洋洋得意的說道:「this is a computer「。黑人太空人笑了「no,man,that is history homie」 ,總覺得導演是在影射某些gov閉門造車。
嗯,然後是黑人的手機沒電了,元帥為了千千萬萬高科技的手機毅然決然決定出兵地球,喂,敬業一點嘛,也要找個好一點的理由嘛,哪有直接把搶劫當作藉口的,你要說也說地球上的手機質量太差炸傷了你的高科技設備,憤怒之下才指揮大軍討個說法嘛。
來到地球的元首接班人阿德勒和其女友芮娜特為了見到美國總統,綁架了總統競選班子的幹部,幹部見阿德勒英姿颯爽,深深地愛上了他,又深感其理論極度適合拿去給總統準備競選演說,阿德勒和芮娜特又糊里糊塗的成為了競選班子中的一員,而總統用其納粹理論參加競選反倒連戰連捷。不過話說回來,導演身為一個芬蘭人這樣吐槽美國總統競選好嗎?我一開始還以為導演是美國人。
當納粹反攻地球之時,聯合國的官員還鬧不清這些到底是哪兒來的飛船,於是日本和中國就最先被懷疑了。(莫非在西方世界裡,東方這兩個強國才是他們心中最害怕的國家嗎?或許吧,未知導致恐懼。)同樣是在會中,在中日兩國否認後,北韓的官員站起來慷慨激昂,表示這些飛碟是他們的領袖製造的,引得哄堂大笑,朝鮮官員尷尬萬分(也許同樣在西方人眼中,認為朝鮮就是個笑話般的存在,紙老虎,淨會說大話)。看到這一幕,不僅讓人聯想起了那篇「偉大的金太陽領袖,手槍打飛機」的契文來。
而當美國總統表明這些是真正的納粹,在月球蟄伏已久前來復仇後。印度大使因帶了一枚卍字標誌的戒指而被指認為納粹的幕後推手,害得其大使十分冤枉。
等到一支由各國太空飛船組成的聯軍將要肅清包圍地球的納粹太空空軍並反攻月球時,美國總統問到在座的哪個國家的飛船沒有裝載武器時,一直默不作聲的芬蘭大使弱弱的舉起了手。我覺得這才是導演身為芬蘭人放入的最佳的幽默元素,芬蘭有著所謂不介入大國衝突、同各國發展友好關係的「積極的和平中立政策」,想到這一點,再翻過來看這個鏡頭時也就能會心一笑了。
順帶吐槽一下那些戰艦,地球這邊都是電子設備在控制,而納粹的戰艦雖然龐大無比,但卻還是很老舊的機械槓桿控制,甚至核心的電腦居然是一台ipad(幫主,你可以放心去了),我想若是地球方面看到對方艦隊的內部一定會大口吐血,居然就這樣的艦隊也能嚇到人?
還有納粹聽到國歌時的反應也十分搞笑,我記得以前有個笑話諷刺美國人,說美國人上廁所的時候如果聽到走起了美國國歌,那一定是連褲子都不拉第一時間站起來跟著唱,納粹除了聽到國歌會敬禮,當別人致敬的時候也一定會有回應,本來勝券在握的大boss就因為伸手觸到電而敗了一切,導演確實也真夠黑的。
最後的時刻,導演也是一路黑到了底,美國總統聽聞納粹在月球上的能源儲備足夠本國使用諸多年,毅然撕破臉皮想要私吞,各國政要在會議室裡撕打肉搏,太空的戰爭是結束了,然而地球上人性的戰爭才剛剛開始。不得不說導演在黑了一下美國人的貪婪之外,也是讓我們反思著戰爭的意義,戰爭到最後有人贏了嗎?其實只有戰爭贏了。
後來我查了一下導演的資料,拍攝電影時也不過三十出頭,其實相比於《紙牌屋》這樣嚴肅的政治劇,我還是更喜歡《鋼鐵蒼穹》這樣小腹黑的作品,畢竟大家多多少少都知道些什麼,而正是這一絲了解,讓我們在觀影的過程中不時的會心一笑。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