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戰國英豪--The Hidden Fortress

战国英豪/暗堡里的三恶人/武士勤王记

8.1 / 28,326人    139分鐘 | USA:126分鐘 | Finland:114分鐘 (1959) | Sweden:110分鐘 (cut version)

導演: 黑澤明
編劇: 黑澤明 小國英雄
演員: 三船敏郎 千秋實 藤原釜足 上原美佐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三千歲

2014-08-10 05:44:58

浮生若夢:邁向家族復興之路——黑澤明電影《戰國英豪》影評


該片拍攝於1958年,故事的起因較為簡單,黑澤明將筆墨著重放在了逃跑途中。戰國時代秋月家族被山名家族打敗,以秋月國的公主為首的殘餘勢力躲在山洞中,試圖逃避追捕,伺機復興家族事業。戰國英豪這個稱謂無疑是指秋月國的大將真壁三郎,該角依然是由黑澤明早期的御用男一號三船敏郎擔任。影片中真壁三郎的智慧、勇猛與忠誠折服了觀眾,讓人看到了希望。
        影片中兩個農民在戰亂中發現了一根隱藏在樹枝中的金條,利益驅使,他們希望找到更多,途中遇到秋月國大將真壁三郎,離奇的捲入了一場驚心動魄的逃跑旅程。隱藏在樹枝中的金條是秋月國東山再起的啟動資金,任何人都不許碰。從兩個農夫的口中得知,戒備森嚴的山名也有疏漏的地方,於是,策劃已久的投奔計劃付諸實施,秋月國公主扮成啞巴,真壁三郎與兩個農夫扮成柴夫開始了復興之路。
        黑澤明的巧合設置比較自然,沒有讓人有做作的感覺。可以說,兩個農夫的自私自利貫穿始終,他們的膽小、懦弱、愚蠢與真壁三郎的勇敢、威猛、智慧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農夫的角色似乎沒有讓人覺得厭煩,反而令驚險的行程妙趣橫生,擔當起了故事能夠繼續往下講的驅動因素。
        1、 兩個農夫也是在試圖逃避追捕,由於秋月國與山名國之間戒備森嚴,基本上無法越過這道屏障。從農夫口中得知,他們是捨近求遠,繞道從防備較差的早川國邊境逃走,真壁三郎認為計劃可行,似乎看到了秋月國復興的希望,不曾讓農夫察覺,城府較深;
        2、 採用激將法令性格外向的公主扮作啞巴,可謂用心良苦,未曾想一眼被公主識破,為了家族的事業,公主心甘情願服從真壁三郎的安排。其實,真壁三郎何嘗不知道公主會看破,此計計中有計,他讓公主處於下鋒,只此一種選擇,別無它顧,亦是一種高明;
        3、 我以為該劇最為精彩的場景是過橋的關卡,真壁三郎拿出金條轉移了哨卡山名部隊的集中力,利用了他們性格上的缺陷,矇混過關,過人的智慧一覽無餘。雖扮作啞巴的秋月公主也面露喜色,心中泛起對下屬由衷的讚揚之情;
        4、 通過哨卡之後,真壁三郎令藏有金條的木柴放在路邊,取消了這一夥人的引人注目的標記,躲過了後來的追兵,這一巧合設置比較合理;
        5 、善良的秋月公主救起了一名妓女,讓他們的一夥人的人數增加了一名女性,此舉巧合的躲過了以人數以及性別來識別逃犯的山名追兵,這是第二次巧合;
        6、真壁三郎與田所兵衛的比武也是極為出彩的地方,只是真壁三郎挑選長矛,先後換了三四根,每一根試了又試讓我很無奈,黑澤明是想說山名部隊的兵器配備低劣呢,還是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又或者是側面說明真壁三郎為人處世謹慎,我不得而知。給我的感覺是將一名大將風範的真壁三郎拍的很小家子氣,呵呵,這大概也是文花上的差異吧。
        7、途中遇到山名國過火節,人們用各種方式挑著柴火過火節,農夫將乾柴混人人群中,山名的部隊面對此景不知從何處下手,由此,躲過了又一次的追捕。這是第三次巧合;山名國的火節人們圍著火堆,有一處唱詞摘錄如下:人的生命,與火共焚;蟲的生命,丟進火中;越想越覺得……這是黑暗世界,浮生若夢,瘋狂下去吧。唱完縱情的跳舞。唱詞有深意,我想在日本民間現如今也許還保留著類似的節日,慨嘆人生苦短。中國北方有一種燎乾的節日與其類似。
        8、 他們被逼無奈,只能將藏有金條的乾柴推進火中,進行焚燒,以此來打消山名追兵的懷疑;真金不怕火煉,第二天,他們在乾柴的灰燼中尋找金條,貪慾極強的農夫第二次去尋找剩餘的金條,被山名部隊發現,徹底暴露了目標。人性卑劣到如此,不可救藥。
        9、 秋月公主一夥人被抓,她當著田所兵衛的面又唱了火節的那一首歌,田所兵衛似乎被感化,策反成功,田所救了他們,與他們一起逃走了。似乎火節上那一首歌是該劇的高潮,浮生若夢,恍惚間,蒼老了容顏。
        最近在看黑澤明白傳《蛤蟆的油》,以及他所導演的所有電影,待完成了這兩項工作,再做一個總評吧,就黑澤明本人,也就他的電影。
                                                                                                                                                                                                                                      2014.5.12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