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肌膚之侵--Under the Skin

皮囊之下/皮下之慌(港)/肌肤之侵(台)

6.3 / 159,326人    108分鐘

導演: 強納森葛雷瑟
編劇: 強納森葛雷瑟
演員: 史嘉蕾喬韓森 保羅布萊尼根 克里斯多夫海德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卡斯蒂亞公爵

2014-08-20 17:54:55

《皮囊之下》:劍走偏鋒的四不像


2013年的斯嘉麗·詹森可謂在「聲色」領域玩了個遍,在《情聖囧色夫》里體驗了一把治癒性癮者的女神、在《她》里扮演了只聞聲音不見人AI、而在《皮囊之下》中則大膽「獻身」,讓眾多宅男們大嘆福祉的到來居然這麼悄無聲息。原本「只可遠觀,不能褻玩」的女神不僅在這麼一部小眾片中脫了個一乾二淨,還在好幾個醜男的魔爪下慘遭「蹂躪」,不禁令吾輩黯然神傷。

從大多數影評來看,《皮囊之下》基本被定義為科幻文藝影片,但在我看來卻有點四不像的意味。說它是科幻片,卻少了科學嚴謹的邏輯架構;說它是文藝片,又沒有能夠引起共鳴的情境與情感。反而,它具有的「表現物質世界」以及「荒誕的情節」等元素倒是讓這部電影有了些魔幻現實主義的風格。然而,與其他膾炙人口的魔幻現實主義作品相比較,《皮囊之下》晦澀的電影語言和緩慢的節奏不但降低了它的可看性,甚至直接影響到了其在美學和內涵深度上的表現。

當然,如何界定一部電影並不是最重要的,好看才是硬道理。事實上以某些角度論,《皮囊之下》並非一無是處,尤其是音樂和整體效果方面,帶有意識流色彩的配樂與蘇格蘭高地陰冷潮濕的環境結合在一起,足以使電影散發出詭異而令人毛骨悚然的氛圍。但是,這些東西只屬於給電影加分的「輔料」,而在擔綱「主料」的講故事方面此片卻做的相當薄弱。推動劇情的,或者說能夠讓觀眾耐著性子看下去的動力似乎只剩下了斯嘉麗·詹森稍欠完美的豐乳肥臀。

《皮囊之下》似可看作是另一個版本的《畫皮》,只不過其中的「女鬼」落了個悲慘的下場。其實導演的立意也不難理解,既可以套外來移民融入當地文化的問題,也可以套自然人向社會人轉變的問題,就看觀眾怎麼看待了。只是,在坑爹的節奏和劇情下,觀眾早被折磨得半夢半醒,哪兒還有心思去品咂個中滋味。想起喬納森·格雷澤曾執導的《性感野獸》也是一部劍走偏鋒的小眾片,看來這位仁兄恐怕是一條道走到黑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