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四大名捕3--The Four 3

四大名捕大结局/四大名捕3/TheFourFinalBattle

5.8 / 696人    106分鐘

導演: 陳嘉上 秦小珍
演員: 鄧超 鄭中基 劉亦菲 鄒兆龍 黃秋生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端木賜

2014-08-24 04:07:36

超然於物外的吳秀波,一無是處的陳嘉上


      四大名捕1和2都是在網上看的盜版,這次第三部也去影院為陳嘉上導演貢獻了點money。這部電影平心而論還是不錯的,豆瓣上4.6的評分絕對有失水準。個人覺得至少應該在6.0到7.0之間。豆瓣對有些電影的評分確實不准,一代宗師那麼好的電影柏林電影節拿了好幾個獎,可是初期豆瓣評分不到7.5,後來拿了獎才基本到達7.5。一代宗師不上8.0根本對不起王家衛的付出。
       起初看四大名捕1的時候是被電影中的台詞吸引了,後來又看了2。劇中有很多充滿禪意的台詞。就拿神侯府的那幅對聯說吧,」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橫批:一無是處」。還有第一部裡面吳秀波死的時候對江一燕說的那句話,「緣深緣淺,路長路段,看見就好」。非常美麗的句子。第二部里黃秋生扮演的諸葛正我和捕神關於武功的那段對話可謂精彩絕倫,黃秋生說「不要小看心的力量,不懂放手皆為困獸」,武學奇才李小龍也說過類似的話,茶杯裡的水倒出去,新的水才能源源不斷的進來,一個人的心空了,才能裝的下山河大地。捕神參透了這句話回去後武功明顯大增。其實這段話為黃秋生在第三部里大徹大悟打下了伏筆。

看完第一部第二部後我就覺得這導演該不是學佛的吧,怎麼這麼多充滿禪風的句子呢。後來百度了一下,果然不出所料。陳嘉上平時就非常喜歡讀金剛經,而捕神的扮演者已經學佛好多年了,他們兩私下經常談論金剛經,金剛經是佛法中般若經里一部非常重要的經典。整部經里處處都是智慧的光芒,只可惜我看不懂!

第三部里蘇有朋浮誇式的表演真是大為出彩,繼《銅雀台》後蘇有朋又一次扮演一位無能的皇帝,雖然無能,但不乏骨氣,一直在努力做一個好皇帝。當皇帝走下神壇後,不受眾人的尊重,而他又在努力挽回一點皇帝該有的顏面,那種巨大的反差確實很有看頭。而他充滿喜感的表演在逗樂的同時,確實把這個角色刻畫的入木三分。蘇有朋近來學習戲劇,也許受了傳統文化的薰陶吧,他居然把皇帝那舉手投足一舉一動都能模仿的那麼像,有幾分戲劇的風格。我記得《銅雀台》里蘇有朋的表演就大受讚賞,同時也讓他成功轉型。這部劇里他作為特別出演又一次搶了主角的風頭。其實可以這麼說,第一部里眾人是在為吳秀波作陪襯,第二部里捕神的表演很出彩,而第三部里就是蘇有朋的主場了。而幾個大牌鄧超、鄭中基等人基本上沒什麼記憶點。

其實第三部可以用佛學術語做個總結,那就是吳秀波涅槃了,黃秋生開悟了。陳嘉上導演是在影片大結局也給自己的佛學修為想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嗎。第三部里吳秀波的戲份很少,只出來了兩次就掛了,吳秀波粉絲肯定很失望。很多觀眾也覺得吳秀波的走很突然,有點不好接受。自己心愛的女人就在懷裡,他怎麼說走就走了,就真的毫無留戀嗎?就算不同意老爹的做法也不用這麼決絕吧。他對江一燕的愛是很深的,這在第二部里柳岩的一句話就能體現出來,柳岩說「老爺子愛兒子愛瘋了,兒子愛那個女人(江一燕)愛瘋了」。他之所以能放下一切毫無留戀的離開,是因為他開悟了。臨走前他是這麼說的「以前一直以為外物在動是因為心動,現在看來,心動也是妄動」。這裡有一個禪宗的公案。以前兩個和尚看見風吹旗子動,一個和尚說是風動,另一個和尚說是旗子動,禪宗第六代祖師慧能大師經過聽到他們的辯論,說不是風動,也不是旗動,而是你們的心在動,當然這句話不好理解,能說出這句話的人絕對是開悟的大師。慧能大師寫了一本《六祖壇經》,這本書當年毛澤東主席的枕邊書,出門必帶的一本書,也是因為毛主席的推薦,這本書成了中國10本最重要的哲學著作之一。所以吳秀波說的這句話,陳嘉上導演徹徹底底的從禪宗公案搬過來的。他能說出這句話,那絕對證明他已經開悟了。正是因為這樣,愛情對他已經不是羈絆了,整個感情生活世俗生活現在對他來說都是夢一場,而他現在已經夢醒了,所以他甚至對心愛的人一句話都沒說,就選擇了涅槃,也就是圓寂了,坐化了。他之前在一二部里就是一個很有智慧的人,超然於物外,不受一切情景的束縛。他跟敵人打鬥結束後居然能說出請對手吃火鍋的這樣的話,有人認為武俠里出現這種話語影響整個電影的氣氛,太俗了。但是這其實就是陳嘉上導演匠心獨運的安排,他就是為了顯示吳秀波的超然於物外。吳甚至在心愛人背叛了自己後,把刀插在了自己的胸前,他也沒有一絲一毫生氣,反而說出了一句「緣深緣淺路長路短,看見就好」這麼詩意的話,這句話和倉央嘉措的詩一樣美。正是因為他本有的這種悟性和善根,他最後能開悟也是順其自然,功德圓滿,毫不牽強。

而諸葛正我也是開悟了,只不過他沒有選擇涅槃。這在之前是有鋪墊的,就是他和捕神在第二部里談論武功的那段。意思就是一個人把心放空了,能夠放下一切,就不受一切束縛。這證明他的悟性是很高的,只是沒有適當的機緣。當他得知嬌娘已死,而自己的內力又被完全吸走後,可以說他徹徹底底的一無所有了,就在那一剎那,他的心空了,心無掛礙,故無有恐怖。明心見性後,天人合一,整個山河大地就是我,我就是山河大地。早在鄧超、鄭中基、鄒兆龍、劉亦菲被打的稀里嘩啦,狂吐血漿的時候,我就知道這仁兄肯定開悟了,最終還是得他收拾殘局。只是有一點我不明白,你老兄不早出手,等一干人被揍成那樣才站出來,你是在顯示自己的大師地位嗎?也許他是在等待時機吧。不過最搞笑的是,他居然用嬌娘送他的簪子把那位最終boss的手紮了個窟窿,讓他的各種真氣奔竄而出。這種終結技太土了吧,這個時候完全可以整一場最華麗的大對決,把電影再一次推向高潮麼。

    不過我覺得導演的用意可能是在凸顯智慧的重要,一個開悟的人就這麼隨意一紮就把一個武林高手終結了,可見四肢發達最終還是敗給了頭腦簡單。智慧還是最重要的。而陳嘉上導演最喜歡讀的金剛經本身就是一部充滿智慧的經典。這是導演向佛法致敬吧。

而我要向陳嘉上導演致敬。在一部商業電影裡居然植入了如此多的佛學元素。佛學的受眾面是很小的,而大部份觀眾根本從來沒有接觸過佛法。一部商業化的電影賺錢首先是第一位的,而這麼多佛法元素觀眾能不能接受是個問題。尤其第三部,在我看來,不懂佛法,吳秀波自絕前說的那句話根本就無法理解。不理解那句話就覺得他走的很突然,他之前畢竟是一個壞人,為什麼突然跟老爺子決裂了,這都無法解釋。這就造成了觀眾所認為的劇情突兀,無過度的問題。陳嘉上導演把自己對佛法的理解加進去,這是一種勇敢的嘗試,而不是一味的迎合觀眾,這是難能可貴的。現在的觀眾都很討厭說理,認為是說教,而第三部里黃秋生關於黑與白的那段論述確實很精彩,「所有的光混在一起就成了白光,所有的顏料混合在一起就成了黑色」,「這個世界上沒有所謂的好人與壞人,好人有壞的成份,好人也做過壞事,壞人也有好心的時候」。正是這句話奠定了最後江一燕的反轉。這也就是神侯府裡面那幅對聯的橫批「一無是處」的一個註解。

我對」一無是處」的理解是這樣的。做什麼事情不能給自己設置界限。有時候界限就成了束縛。比如說你對自己說你要做個好人,這就是設限了,好人是什麼,根本就不存在個好人麼,一個人盡忠職守,可是回家打老婆,他是個壞人還是個好人。老抱著好人的觀點不放是把自己捆住了,看這個不順眼,看那個順眼,其實他真正看不順眼的是他自己麼。金剛經里佛問弟子,真的有佛法嗎,根本就沒佛法麼。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就像薛丁格的貓一樣,你不看那隻貓,那隻貓就是活在疊加態,既可以說是死也是活,也可以說不死不活。反正就是以波的形式存在麼,只要有人看,那麼波函數就坍塌了,只有一種情況被選擇。一個人不到特定的時刻你根本不知道他是個好人還是壞人,就像江一燕,大多人就是這樣的人,哪裡有什麼好人呢。往往最後背叛自己的都是平時最忠誠的人。一無是處,永遠別給自己一個「處」,永遠超然物外。不受拘束。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