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再見了,拉札老師--Monsieur Lazhar

拉扎老师/再见了拉札老师(台)/我的插班老师(港)

7.5 / 17,654人    Canada:94分鐘

導演: 菲立普法拉多
編劇: 菲立普法拉多
演員: 蒙漢費拉 蘇菲奈里斯 艾姆利恩捏倫 丹妮拉寶拉克思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流水不爭先75

2014-08-25 20:13:12

我的悲傷你可以去懂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我的悲傷你可以去懂

同樣是來自加拿大魁北克的法語電影,同樣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之前是《焦土之城》,這次則是《拉扎老師》(Monsieur Lazhar)。不同的題材,一樣的精緻而內斂。

魁北克寒冷的早晨,狹窄的學校操場,一群吵吵鬧鬧等待進入教室的小學生……影片的開頭馬上轉入一個悲劇,班主任馬丁e老師被學生發現在教室自縊身亡。死亡在本片中是始終貫穿的元素,這個元素過早地進入了全班同學的視線,也在他們心目中烙下了永難磨滅的印記,在這樣一個班級,該如何教導孩子們學會在死亡的陰影之下繼續生活和學習,是一個難解的課題。事發後家長如臨大敵,校方也立即把教室重新刷了一遍,還安排了心理醫生,試圖儘快讓孩子們把這件事遺忘掉,就好像從來沒有發生過一樣。但可以想像,孩子們的心情很難在短時期內恢復陽光。

這個小地方的學校人手十分緊張,正當校長為誰來頂替馬丁e老師的空缺而撓頭的時候,一位自稱有十餘年教齡的阿爾及利亞移民拉扎老師自薦上門。新班主任面孔的出現暫時沖淡了孩子們的悲傷,「你是誰」、「從哪裡來」、「你的國家是什麼樣子」……對於孩子們的好奇,拉扎老師並不願觸及自己難以回首的過去,事實上他在阿爾及利亞只是個開雜貨鋪的商人,真正的老師卻是他受政治迫害死去的妻子。在一場動亂中,拉扎老師失去了妻女,來到加拿大申請難民身份的永久居留權。來這個學校上課,只是拉扎老師需要被迫謀生的手段。

接手這個班級後,拉扎老師發現就在校方和家長希望儘快遺忘馬丁e老師死亡事件的同時,他的學生卻對此有不同的想法。正如一個孩子所說:「大家都認為是孩子們精神上收到了傷害,其實,真正受到傷害的是那些大人。」過度強調心理保護,並不是一個好辦法。孩子們確實有心理陰影,如果不正視這一悲劇,一味遮遮掩掩,強迫性地要求讓這個話題過去,會給孩子帶來更大的心理創傷。孩子們所希望的,不是去遺忘死亡,而是去談論死亡。只有直面死亡,才可能讓孩子從悲劇中痊癒。

什麼東西對孩子心理的影響最嚴重,恰恰是所謂「不能說的秘密」,原本就很壓抑的東西,需要抒發的情緒,為什麼不能讓孩子抒發,讓他們表達自我才是最好的治療方法。不顧校方的反對,拉扎老師嘗試著改變在課堂上的做法,在他的引導下,當死亡可以被討論和交流時,便具備了時間或邏輯上的確定性;當孩子們說出內心的沉重時,死亡就變成了一個可供大家增刪修改的寓言故事,成為生命的一部份。孩子們裝著寓言故事而不是死亡陰影的心靈,可以輕盈的再次飛翔起來。

影片最後,加拿大政府批准了拉扎老師的難民身份和永久居住權,學校卻難以容忍他的身份,逼迫他離職。在最後一節課上,在一個明朗的下午,拉扎老師給孩子們留下一則他自創的寓言「大樹和蝶蛹」後悄然離去。在寓言中,拉扎老師袒露了自己的苦難過去,描述了自己內心的哀傷。然而就像他引導孩子們所做的那樣,既然可以說出來,表達出來,那對於拉扎老師已足夠成為一種心靈上的治癒。 片尾拉扎老師和他最鍾愛的小蘿莉學生溫暖相擁,配以一曲十分動聽的鋼琴曲,在那一刻,我唏噓不已。希望在看過影片後,你也一樣。

打分:9分

表演:四星級
視覺:四星級
節奏:五星級
故事:五星級
音樂:五星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