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巧克力情緣--Mary and Max

玛丽和马克思/巧克力情缘/玛丽和麦克斯

8.1 / 189,036人    92分鐘

導演: 亞當艾利特
編劇: 亞當艾利特
演員: 東妮克莉蒂 菲力普西蒙霍夫曼 艾瑞克巴納 Barry Humphries Bethany Whitmore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言秋

2014-09-06 06:42:50

瑪麗和馬克思 我和我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剛剛看了《瑪麗和馬克思》,一直止不住思緒翻滾,想說些什麼,又不知從何說起。

    鬼畜的畫風讓我一開始很難投入感情,情節也不過是兩個孤獨的人跨越大洋的距離互通信件,講述自己生活中的瑣事與困惑。然而那些困惑都如此真實而鮮明:如何學會自尊和尊重他人;如何愛與被愛;如何面對生活中最常見卻又最痛苦的生離死別,等等等等。這些或許永遠都沒有正確答案的問題,點點滴滴,絲絲縷縷,好像「無邊絲雨細如愁」,積攢起來便足以打濕眼眶和心靈。

    Max第一次的情緒爆發,是當瑪莉在信里問他「你被人欺負過嗎?」,引起他童年悲慘的回憶。在吃了36個巧克力熱狗後,他終於平復下來。第二次情緒爆發,是被瑪莉問到愛與被愛的問題。這一次更加徹底,情緒暴走的他直接在醫院度過了8個月,並且「想一直做個精神病人」。而最嚴重的一次,是收到瑪莉寄給他的書。我猜測,他之所以發怒,是因為覺得,瑪莉把他當做了自己的實驗和研究對象,而不是朋友,不是唯一的朋友。他的信寫了又撕,撕了又寫。最終只是取下打字機裡的M,寄給瑪莉。這是否也表示著,瑪莉對於Max,猶如打字機上不可或缺的M,可是如今他失望至此,連M都不願再見。後來的他變得更加暴躁敏感易怒,連中了頭等彩票都無法挽救。就算接到了瑪莉那寫著「I'm sorry」的罐頭,也沒有釋懷。而情緒開解的由頭,竟然是路邊流浪漢的那句sorry。而我也是在那一刻流下眼淚。好像在那個片刻,我也突然明白了Max釋懷的原因——一直以來,我們都以為是這世界不願原諒我們的不完滿,才給如此多的愛不得,恨離別,得不到,已失去。兜兜轉轉才發現,其實是自己不肯原諒不完滿的自己。曾經也有段日子心高氣傲卻逢窮途末路,妄想要去原諒世界,原諒它給我們顛簸的命運,原諒它給我們不盡的離別,原諒它給我們無法拋卻也無法分享的寂寞;殊不知我們之於世界只是最微茫不過的存在,注目都不曾給予過,何談原諒。如此說來,彷彿我和世界之間,不過是相逢一笑泯恩仇。

    昨天和媽媽打電話,說起作交換生回來的同學們專業水平有很大進步。她在電話那邊對我說:「也不要太在意這些。每個人的成長都不同,只要每天所見所思都有增長,也不算虛度光陰。你啊,有時候就是太好強。那根弦不必繃那麼緊。放鬆下,對身心都好。」當時聽了不覺什麼,現在寫出來卻覺熱淚盈眶。或許是因為太過於信奉「人所有的痛苦失望無力感,都是來源於自身的不足和軟弱。」,導致我往往為了規避無力感與失敗,一直逼迫自己往前走,不停往前走。以為只要自身足夠強大就可以刀槍不入。可是卻忘了「每個人的人生就是一條很長的人行道,有的很平坦,而有的像我一樣,有裂縫香蕉皮和菸頭」。儘管人可以選擇讓自己不斷變強大,卻終究無法讓自己變完美。不如坦然接受這個現實,反而能過得簡單些。

    上學期期末那段日子過得極糟。學業,工作,人際。所有能出問題的方面全部處了問題。壓力極大,夜裡睡不著,只能靠哭一哭來緩解,可是後來變成惡性循環,每天晚上至少要哭個半個多小時才能慢慢睡著。睡眠質量也極差,易醒,多夢,精神也差。又想起那年艱難的暑假,其實很多時候並不是沒想到過一了百了。只是,想死的時候不過是想被拯救而已。可是往往最終,能拯救自己的,只有自己;能原諒自己的,也只有自己。何不如與自己和解,雲淡風輕醉一場,醒來又是艷陽天。

    寫到這裡又不知該怎麼說下去了。把Max最後寫給瑪莉的信貼出來吧。願每個人都願原諒自己,永遠有孤獨這個朋友,卻不把它當唯一的朋友;願每個人都不必為了成為更好的「別人」而努力,能成為自己,就足夠了。

    「我原諒你是因為你不是完人,你並非完美而我一樣,人無完人,即便是那些在門外亂扔雜物的人。
  我年輕時想變成除了自己以外的任何一個人,伯納德哈斯豪夫醫生說,如果我在一個孤島上,那麼我就要適應一個人生活,只有椰子和我。
  他說我必需要接受我自己,我的缺點和我的全部。
  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缺點,它們也是我們的一部份,我們必須適應它們,然而我們能選擇我們的朋友,我很高興選擇了你。
  伯納德哈斯豪夫醫生還說,每個人的人生就是一條很長的人行道,有的很平坦,而有的像我一樣,有裂縫香蕉皮和菸頭,你的人行道和我的差不多,但是沒有我的這麼多裂縫。
  有朝一日,希望你我的人行道會相交在一起,到時候我們可以分享一罐煉乳。
  你是我最好的朋友。
  你是我唯一的朋友。 」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