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影子。

2014-09-09 10:14:41

為理想主義的全面死亡而鼓掌三分鐘


這是一個過於看重臉和金錢的時代。
這是一個充斥這迷茫與不確定的時間點。
那麼多的人,活在符合社會期望的掙扎中。
我想,這個導演,這個原著作者,一定沒有想到過衡中的存在。
當然,這部片子不應該成為抨擊應試教育的武器,畢竟作為剛剛從這個體制中踏出的一員,我還是擁護它的。

我同意基汀老師的那一句
「有時候要大膽,有時候要小心」畢竟在很久以前異類是要被殺死的,生活本來就是多數人陣營對少數人的堅決壓迫。不允許尖銳,不允許犯傻。
他本人就是這句話的實踐者,想想啊,雖然記錄上寫著他「充滿幻想,敢作敢為」什麼的,但他順利的以優異成績畢業了,還上了劍橋,被古板老舊的校長請回來當老師。

這一切的前提是,他的老師並不像他自己。
他的老師跟古往今來幾乎所有的老師一樣,他們傳統,守舊。
所以,基本的事實證明,壓制,並不會傷害根本的創造性與反叛。而確實,外物的激發會促進其生長。

我自己也是一個庸俗社會價值觀的附庸者,我符合社會期望的,符合父母期望的度過了小學、初中、高中。但我知道我喜歡什麼,我想要什麼,在沒有什麼衝突的情況下將繼續在今後的時光里完成自己的夢想,儘管這個夢想值不了什麼金錢,供不起父母的「優越」生活。
而這所有的一切,都是在看似庸俗的壓制下完成的。
當然我得感謝我有確實挺開明的家長,但相信我,這是長時間的溝通與灌輸與試探的結果,能安安生生去上大學大概他們就挺滿足的了。。

作為一個可能有些反叛的理想主義者但又是徹頭徹尾的現實主義者。我也是一邊在老師面前當著成績優異的優秀生,一邊看詩看課外書,喝酒,旅行,泡吧,談戀愛,畫畫,寫詩。沉重的課業吧,並不能真正壓制本性,不能改變幻想。

當一個某些方面的社會的大多數沒有什麼不好,因為我們都是普通人,不太富裕的家庭和不超人的智商。

中間一個古板教師說的很對「你鼓勵他們成為藝術家是件非常冒險的事情,等到他們意識到他們不是倫勃朗,莎士比亞或莫扎特,他們會因此而恨你。」
所以,別在看完了影片之後為自己遵從社會的期望而自卑,你是可以當一個演員的,外表一個樣子,內心千萬不要改變,不管是學校還是社會確實都是一個模子,等著把我們套進去然後變成一個樣子。你可以為著可能不是你喜歡的東西努力,我們都要吃飯,痛苦是藝術的一部份,痛苦給藝術家靈感,貧窮給他們快樂,而我們不行。

夢想是要向現實妥協一部份的,你可以把你不喜歡的事物當成職業,但你一定要清楚的知道你想要的到底是什麼,喜歡畫畫並且瘋狂熱愛並不一定要畫畫為生而成為藝術家,你依然可以每週抽出半天甚至一天完全沉醉其中。

「我們讀詩寫詩,非為它的靈巧。我們讀詩寫詩,因為我們是人類的一員。而人類充滿了熱情。醫藥,法律,商業,工程,這些都是高貴的理想,並且是維生的必需條件。但是詩,美,浪漫,愛,這些才是我們生存的原因。」

活著是為了感受,是為了有所感悟,有一顆跳動的火熱的內心。
珍惜時光,做所有你覺得不做就會後悔的事情。當然這不一定是讓你辭職來一場說走就坐的旅行。旅行的放鬆只是暫時的,生活確實一輩子的。

地獄隨時都在,死亡詩社也一直都存在,基汀船長當高中生的時候,這個並不怎麼好的社團也存在著,他引以為豪,卻也承認對青少年不好。


兜兜轉轉,基汀老師的介紹里也寫了,他是個溫和的人。

人要有熱情,但外表要溫和,像《美國X檔案》中,不要總是憤怒,憤恨,悔恨。

而是,努力去完成,與困難做朋友,是要磨掉一些過於鋒利的芒刺,但依舊活的有稜有角。



不知所云。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