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該死的中產階級--BORGMAN

博格曼/玩残玩谢玩到底(港)/伯格曼

6.7 / 19,020人    113分鐘

導演: 亞歷斯馮華麥丹
編劇: 亞歷斯馮華麥丹
演員: 尚貝吉福特 Hadewych Minis 傑羅恩佩塞瓦 亞歷斯馮華麥丹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芷寧

2014-09-18 19:22:29

《博格曼》:詭異的背後


(芷寧寫於2014年7月5日)
    想要看溫情脈脈的人,大抵不會來欣賞荷蘭怪才導演亞歷斯·馮·華麥丹的作品,影片《博格曼(Borgman)》堪稱一部骨子裡都透著詭異和冷冽的影片,開片沒多久,觀眾就會被一種強勢而奇特的敘事方式吸引到這個看似古怪的故事裡,片中每個人的行為,按照常規來解釋似乎有點說不通,但按照他們所代表的符號和意象來看,又似乎都合乎情節和邏輯。
    全片有一股冷漠犀利到骨子裡的風格,不時還閃現著鄙夷和戲謔的味道,人性中潛在的暴力部份在這部影片中被合乎情理和邏輯地由意識轉化為行為,而且來得乾脆俐落,雷厲風行,毫不拖泥帶水。那種彷彿從底層冒出來的野蠻和暴力,有著推翻一切的摧枯拉朽的力量,更有著稀奇古怪的迷得住後來者的氣質,於是加入闖入者陣營的人越來越多,帶著一種不可阻擋的勢頭橫行於世。
    其實不論外力如何強悍,看似完美優渥的上層社會家庭其實早已經暗藏危機了,女主人曾憂戚地表示過:「一些東西把我們包圍了,一些在我們之外,隨時會溜進來的東西,一種溫暖,宜人的溫暖使人陶醉,也令人困惑,溫暖之外就意味著傷害」,而且她認為他們目前的生活是幸運的,但「幸運必然會帶來懲罰」。她之所以這樣認為,大抵和看上去美滿幸福的生活其實都有個易碎的殼有關,這樣的生活看似恆久遠,其實一敲即碎,經不起任何挑逗和試探,更何況蓄意破壞,男主人是個事業成功的傲慢的傢伙,但他的高職位可能會在頃刻間化為無有。好像沒有什麼能夠永恆,於是,影片開始沒多久,女主人就帶著一顆「悲憫」的好心收留了流浪者,其實是為了讓自己好過一些,而這些虛偽和脆弱,在帶有鮮明的目的性的人物前面,就更顯得荒唐而可笑。
    片中關於社會和階級的解析有著冷人驚悚的冷硬風格,博格曼這個流浪漢帶著一種原始的覆滅的氣勢來到這個光鮮富足的家庭,不是為了一餐一飯、一份園丁工作,他有著龐大的計劃和目的,他忙於給可以發展的人灌輸理念,他忙於激發孩童心中的原始惡,當最小的孩子將杯子遞給父親時,她的眼神已顯示出她知道那杯子裡有什麼,多麼令人毛骨悚然的設定。片中關於暴力手段的表現,有種恐懼而冰冷的詩意,如人體水泥盆栽被丟置湖底時,彷彿一株株水草般飄搖,再如老頭給小孩後背動手術植入東西時的畫面,帶著股子徹骨的寒冷,彷彿在做一種基因上的重組,一種切實的洗腦,一種身份上的徹底改造。
    的確,博格曼的目的更大,他要做的並不是佔領這座豪宅,當他們蠻狠地扼殺了生命、「改造了」花園離開時,帶走了這家的三個小孩,博格曼的隊伍又壯大了。片中有段戲表現了在花園裡的舞台表演,彷彿各種符號和意象的表述,其中那個有芭蕾功底的女人,觀眾曾在她游泳時看到過她後背的手術傷疤,大抵她也曾是光鮮文明人家的孩子,如今作為團體死忠份子的她,彷彿是那三個孩子的未來。
    看這部影片時,想起的了布列松的話:「你不能束縛觀眾,而是要讓觀眾愛上你。你必須讓他愛上你表達事情的方式。也就是說,用你喜歡的觀察和感知事物的方式去把這些呈現給觀眾,讓他也能感受到這些。」亞歷斯·馮·華麥丹做到了這點,他沒有束縛自己,更沒有束縛觀眾,雖然他的電影詭異而古怪,但在細思回想時,又不能否認可以接受這份詭異和古怪。
(雜誌約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