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親愛的--Dearest

亲爱的/亲爱的小孩/打拐

7.6 / 2,484人    128分鐘

導演: 陳可辛
編劇: 張冀
演員: 趙薇 黃渤 佟大為 郝蕾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24city

2014-09-27 01:08:42

《親愛的》:結束其實才是開始


這個故事框架是有點大的,按照電影的容量其實很難表達深刻,拉長成電視劇可能會彌補目前情感和過渡上的一些不足與突兀,整體也會更細膩。陳可辛選取了親情、人情和法律這三個矛盾點去碰撞人性與道德,關注點不僅僅是在拐賣兒童,從失子父母(親生),人販子老婆(收養),這兩方對立人物出發,再輔以孩子的情感轉變,多角度深入的展示這類惡劣事件帶給其中相關人物一輩子的傷害,也不可避免的帶出了情與理上面的糾結、無奈和尷尬。

片名《親愛的》,其中「親」被刻意的分開,成了「親」和「見」兩個字,巧妙表達了主題,至親卻不能相見。黃渤飾演的田文軍丟失了孩子,用盡積蓄尋找,在一次次失望的假消息中仍不放棄找到兒子的決心;趙薇飾演的李紅琴與丈夫拐或撿回來的兩個孩子,雖非親生,但孩子被帶回時,那一聲聲哭著喊出的「媽」卻是發自肺腑;張譯飾演的韓德忠,苦尋六年卻依然沒有兒子的消息,累了也開始絕望了……

陳可辛給每個人物性格都安排了統一特徵,這些人都是生活上的弱者,精神上的強者。不過其中我覺得有點可惜的是佟大為這個律師角色,思想、行為轉變的並不自然,作為兩個家庭中間的「外人」,又代表著法律這一敏感身份,他在裡面應該是最有話題點的,目前的人物處理力度稍顯不足,當然這也可能是導演想把重心放在情感上多一點,控訴和戾氣少一點的原因。手法上,導演把紀實和藝術融合了,鏡頭運用上也很規矩,儘量營造真實感。偶爾穿插的一些藝術拍攝手法倒也不顯突兀,主要還是情緒到位,可以掩蓋電影語言的凌亂。

本片最值得誇讚的就是表演和細節了,一眾實力派真是貢獻了前所未有的好演技。趙薇的扮相和口音遭到很多詬病,被指不像農村人。但其實一個演員演繹角色好不好,不光是看外形象不像,神更重要,趙薇這次的表演比她以往任何一部作品都要好。幾位演員讓我比較印象深刻的幾場戲:趙薇被尋子會的父母們當街毆打,她哭著舉起雙手跪地求饒;黃渤找回兒子當晚在樓梯上涕淚橫流;郝蕾聽到前夫問她「你說孩子用了多久管她叫媽的」,那回頭無聲的一瞬間,透露出她作為一個母親的內疚、氣憤,想反駁卻又沒有理由的尷尬;韓德忠苦尋六年最終決定放棄尋子,妻子懷孕準備開始新的人生,鵬鵬生日會上,他悶了一口酒,靜靜地走出去,鏡頭一切,他卻已是無法自控的慟哭。

演員們都沒有用力過猛,導演也沒有過度煽情,一切都很克制,只是在對的地方給一個對的情緒。我個人的大煽情點在趙薇的那句「別給他吃桃,他過敏」,回想起黃渤在一開始對著鏡頭說讓買了他孩子的人不要給孩子吃桃的情節,大多數人看到這場戲應該都不能在那一瞬間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第二個大煽情點在結尾,出現了片中主人公的真實原型,你才發現剛才你前面看到的那一切都是真的,那些痛不欲生、撕心裂肺的場景和哭喊,都發生在真實的人身上。一瞬間,我突然覺得這部《親愛的》不僅僅是一部電影了,它傳遞出的那份溫情正能量如果能讓看過的人都擔起一份小小的使命感,拐賣兒童這種犯罪事件會不會越來越少?

最後,鵬鵬上小學了,他用安徽國語自我介紹說「我的爸爸叫田文軍,我的媽媽叫魯曉娟,我還有個妹妹叫楊吉芳」。以為自己無法生育的趙薇意外懷孕了,她蹲在醫院的走廊放聲大哭。看起來是個圓滿的結尾,但卻並不覺得完美,鵬鵬自我介紹的時候,夫妻倆幸福的在門口望著兒子,可是鵬鵬卻自始至終沒有看過他們,只是面無表情的像背書一樣讀出了父母的名字。而李紅琴的哭,不知道是高興的哭,一個專屬於她的新生命即將降臨,還是痛苦的哭,為何命運一直不停跟她開這種苦澀玩笑。

結尾其實才是開始,只是不知道是個希望的開始還是個缺陷的開始。導演的矛頭不鋒利,無法理性的去判斷孰是孰非,不過最後很投機的放了原型紀錄片,確實是最大的殺手鐧,最後時刻一把戳中了觀眾的軟肋,這種投機並不反感,而且相比正劇有些灰暗的結尾,紀錄片中的真實反而更顯人情味,失去孩子的父親最終原諒了人販子的老婆,他說「我感覺她和我一樣痛苦,我小孩對她也很依賴,她對我小孩有很真誠的感情,誰都會感受到!」

《親愛的》是我今年目前為止,在電影院看到的最好看也最真誠的國產電影,好的電影不光應劇作紮實,賦予其意義更加重要。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