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里斯本夜車--Night Train to Lisbon

去里斯本的夜车/开往里斯本的夜车/里斯本夜车

6.8 / 15,771人    111分鐘

導演: 比利奧古斯特
編劇: 帕斯卡爾梅西埃
演員: 傑瑞米艾朗 梅蘭妮蘿倫 傑克休斯頓 瑪蒂娜吉黛克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老羊

2014-09-27 07:53:16

《停下,里斯本的夜車》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停下,里斯本的夜車》

《開往里斯本的夜車》一部似乎文藝,其實牽強附會,用所謂老清新手段,蓄意用一本書(葡萄牙作家普拉多的 隨筆《文字鍊金師》)串起所謂歷史人物,無非是重彈一遍抗爭葡萄牙獨裁者薩拉查的歷史。
電影本身,就薩拉查執政最後階段,葡萄牙國內某些抵抗運動,做了有限度描繪,結論是,斯已逝也,安息吧!

我認為,既然一切都可以「過去」,那本片攝製的終極意義就不存在了。
而關於所謂獨裁和薩拉查與葡萄牙,我們還是讀歷史簡牘吧。
安東尼奧·德奧利維拉·薩拉查(葡萄牙語:António de Oliveira Salazar,1889年4月28日~1970年7月27日),葡萄牙總理(1932~1968),統治葡萄牙達三十年之久。為天主教徒,早年學習神學,畢業後在家鄉作神甫。後就讀於科英布拉大學法律系。畢業後留在科英布拉大學任政治經濟學教授,1921年,作為「天主教中心」的右翼代表當選為議員。1951年任葡萄牙總統。2007年,他被評選為「最偉大的葡萄牙人」。

1936年,西班牙內戰爆發。薩拉查自然站在了弗朗哥一邊,還派遣「葡萄牙軍團」開赴西班牙作戰。但是1939年二戰爆發的時候,薩拉查則極為聰明的選擇了中立,學著美國,兩頭做生意,發了一大筆戰爭財。里斯本也成為了大戰雙方諜報戰的一個重要地點。1943年,眼看法西斯要到台,為了保住自己的獨裁地位,薩拉查連忙向同盟國示好,向英美租借了亞速爾群島作為空軍基地(至今還是北約的空軍基地)。二戰結束後,由於德意法西斯的倒台,一些葡萄牙民眾也發出了恢復民主制的呼聲,並在英美大使館面前多次集會,要求同盟國主持正義。但是吃了人家的嘴軟,拿了人家的手軟;英美兩國舒舒服服的用著空軍基地,又怎麼忍心將薩拉查推翻呢?不過這麼大的反對聲浪的確讓薩拉查感到心虛,反覆思量之後他想出來了一招,那就是假民主,真獨裁。1949年總統大選,他假惺惺的宣佈公民可以以個人名義參選。於是不明就裡的天真的人民推舉了一位已經退伍的老將軍諾頓·德·馬圖斯參加總統大選。這位老將軍曾經在1926年政變的過程中力主恢復民主制,有一些威望。薩拉查見狀便在選舉前利用秘密警察恐嚇、威脅,用盡了手段,最終迫使馬圖斯在正式投票開始前宣佈退出了大選。於是卡爾莫納將軍又一次順利「當選」。兩年後,卡爾莫納將軍老邁年高,因病去世。薩拉查又玩了好幾次假民主。其實總統都是他自己選的。這總統還必須聽話,不聽話就換。這麼鬧了幾回,就連一直支持薩拉查的教會勢力也看不下去了。1958年,波爾圖大主教公開批評了薩拉查。這成為薩拉查開始徹底失去民心的轉折點。從五十年代末開始,大大小小的武裝叛亂開始在非洲各個殖民地蔓延。這其中有葡萄牙軍人自己發動的反薩拉查的叛亂,也有當地人民反抗葡萄牙殖民統治的起義。對於這些反抗的力量,薩拉查自然是見一個鎮壓一個。此時正值非洲人民的獨立運動進行得如火如荼的時候。歐洲列強由於力不從心,紛紛放棄了他們在非洲的據點。但是唯有葡萄牙打腫臉充胖子,死挺著就是不讓獨立。聯合國都看不下去了,1961年4月 21日,聯大通過決議,譴責葡萄牙的非洲政策,但是葡萄牙還嘴硬,說那些地方是我們的「海外省」,不是「殖民地」。不過即使這樣也擋不住洶湧澎湃的歷史大潮。同年年底,葡萄牙在印度的最後三個據點果阿、達曼和第烏被印度收回。非洲方面,轟轟烈烈的游擊戰爭也讓葡萄牙政府軍陷入了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無法抽身。因為非洲的幾個反抗力量的領導人都受到了咱們毛主席游擊戰爭的嫡傳弟子。前幾年在安哥拉內戰中喪命的「鐵公雞」薩文比當年就曾經親自到中國來學習過。薩拉查逐漸陷入了內外交困的窘境。1968年的一天,薩拉查正在辦公室批閱文件,也許是心不在焉,他一下沒坐穩,椅子翻倒在了地上,腦部收到嚴重損傷。1970年6月27日,這位特別的獨裁者永遠的閉上了眼睛。老百姓們悄悄的歡呼雀躍,私下裡都稱那個椅子為「聖椅」。
在薩拉查死前,他指定同樣是大學教授出身的馬爾塞羅·卡埃塔諾為他的接班人。這位曾經在里斯本大學教授過歷史的教授顯然比他的前任更能認清楚歷史大潮的前進方向。他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逐步放開了言論自由,並且分批撤出了殖民地的軍隊,承認了非洲各國的獨立。但是這樣一來,反而是助長了反對政府的勢力。各種抵抗力量紛紛興起。 「新國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機之中。
1973年8月21日,一些尉官在幾內亞比索的軍營裡面開了一個秘密會議(遍閱世界軍事政變史,似乎總是中下級軍官特別愛鬧事兒),商討如何推翻獨裁政府的事宜。同年9月9日,決定成立「武裝力量運動」(mfa)組織以便統一領導軍隊中的抵抗力量。次年3月4 日,mfa印發了名為《軍人、武裝力量和國家》的小冊子,在下級軍官和士兵中秘密流傳。另一方面,高級將領中也有反對政權的人。3月14日,武裝力量司令官科斯塔·戈麥斯將軍和副司令官安東尼奧·斯皮諾拉將軍由於拒絕參加一個政府主持下的儀式活動而被控反對政府,被雙雙解職。mfa見狀便加快了武裝革命的步伐。3月24日,mfa的最後一次秘密集會召開。會上確定了起義的各項細節。
1974年4月24日晚,里斯本的軍營裡面,戰士們開始小聲傳唱 「再見之後」這首歌曲。起義的訊號就這樣發出了。25日凌晨,傳唱的歌曲變為「格蘭朵拉,褐色的小鎮」。聽到這首歌曲,各個軍營立即行動了起來,出兵佔領了軍校、機場、電視台、廣播電台和報社。三點鐘的時候,波爾圖的義軍也開始了行動,他們關押了軍區司令員,佔領了市區內的各大交通要道和機場。四點二十六分,mfa通過廣播發表了第一項公開聲明,宣告政變成功。馬爾塞羅·卡埃塔諾在義軍的逼迫下流亡巴西。隨後,mfa的領導層成立了「救國聯合委員會」,科斯塔·戈麥斯將軍重新任職武裝力量司令,而斯皮諾拉將軍則被推舉為臨時總統。
天亮後,獲悉消息的民眾興奮異常,紛紛湧上街道歡呼慶祝。他們手中不約而同的拿著石竹花(cravos,也就是康乃馨),在街上見到大兵就湧上去在他們身上別上這鮮紅的花朵以示感謝。不一會兒,在各處負責站崗巡邏的大兵們身上都別滿了石竹花,甚至槍筒上都插著花朵。因此這次僅僅死了四個人的武裝革命也被親切地稱為「石竹花革命」
革命後,葡萄牙又經過了兩年的短暫的不穩定時期(主要是共產黨想趁機奪權,但是被天主教勢力壓了下去),後來終於恢復了民主制度。現在活躍在葡萄牙政壇上的風雲人物,比如前任總理/總統馬利奧·蘇亞雷斯,現任總統若熱·桑帕約等人都曾經是積極反對獨裁統治的學生領袖。


因此,請停下,開往里斯本的夜車。
葡萄牙人自己都清晰而和解,帕斯卡.梅西耶 (Pascal Mercier),你何苦放棄伯爾尼教授地位去瞎摻和。


為何結合當時大歷史背景,我們不妨閱讀下兩牙的另一個,西班牙!
1975年11月20日,西班牙終身攝政王、法西斯軍人獨裁者佛朗哥在馬德里病故。長期獨裁終於結束!
佛朗哥生於1892年12月4日。1907年入步兵學院學習,3年後畢業。畢業後一直在軍隊中服務。1935年升為陸軍總參謀長。1936年7月,發動反對人民陣線政府的武裝叛亂。在德意法西斯的支持下,於1939年3月,推翻共和政府。佛朗哥自任國家元首,只允許法西斯長槍黨一黨合法存在,實行獨裁統治。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派遣「藍色師團」配合德國進攻蘇聯。1947年,宣佈西班牙為君主國,佛朗哥為終身攝政王,掌全權。1975年11月,佛朗哥死後,前國王阿方索十三世之孫胡安-卡洛斯一世繼承王位。
1、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佛朗哥面臨著是否參戰的選擇,這也是對他的統治的嚴峻考驗。在整個大戰期間,佛朗哥一直周旋於兩大集團之間,見風使舵,利用英、美與德、意之間的矛盾,從中撈取好處。英搜索法為了阻止佛朗哥靠近軸心國,不斷地在經濟上援助西班牙,以拉攏西班牙在大戰中保持中立。佛朗哥考慮到西班牙的國力不強,同時也害怕德、意控制自己,在大戰初期,有意地疏遠軸心國。例如,在一次馬德里盛大閱兵典禮上,由於佛朗哥故意把準備要出席的德國元帥戈林的名字排在法國駐西班牙大使貝當的後面,使這位早已將自己的指揮棒、元帥服送到馬德里以施威擺闊的戈林受屈受辱,最後,放棄到馬德里參加觀禮。大戰期間,佛朗哥宣佈西班牙為中立國,游離於交戰雙方之外,時而靠近德、意,時而為英、法叫好。當德、意力促西班牙加入軸心國參戰時,佛朗哥謹慎地予以回絕,他委婉地給德國外長里賓特洛甫寫了一封長信,意思是說如果德國能拿出一個德、意必勝的證據來,西班牙馬上加入德、意集團。  然而,到1940年上半年,由於德國橫掃西歐,連連獲勝,熱衷投機的佛朗哥保持中立的立場開始傾斜,他希望趁機收回被英國人控制兩個多世紀的直布羅陀。6月,佛朗哥突然出兵佔領丹吉爾。當時丹吉爾是由德、意、英、法四國共管的地區。佛朗哥在採取這一軍事行動以前,只通知了德、意,而沒有通知英、法。隨後佛朗哥又提出收回直布羅陀的口號。  1941年6月,希特勒進攻蘇聯,佛朗哥被希特勒的勝利衝昏了頭腦,表示完全支持希特勒的行動,並請求德國允許西班牙長槍黨志願軍參加對蘇戰爭,以報答1936~1939年間德國給西班牙兄弟般的援助。此時,佛朗哥仍留有後退的餘地。對外,他只是宣佈西班牙由中立國轉變為非交戰國,對德國,他強調「西班牙派志願軍並不等於站在德國一方參戰。實際上,佛朗哥組織了一個由長槍黨員組成的「藍色師團」,穿上德國軍隊的服裝,開赴蘇聯作戰。到1943年,佛朗哥眼看軸心國取勝渺茫,馬上又調整西班牙的外交政策,宣佈西班牙由「非交戰國」恢復中立,並下令召回在蘇聯作戰的「藍色師團」。 一句話:佛朗哥是一個見風使舵的小人。不過在海獅計劃破產後,佛朗哥沒有幫助德國進攻直布羅陀海峽,希特勒當時就決定入侵西班牙,但後來各個將領認為這不利於德國,畢竟西班牙每年為德國從美國購進大量的燃料,稀有金屬等等,於是這件事就因巴巴羅莎計劃而不了了之。  2和3的  因為其在二戰時一直是中立國,或者只是有一段時間為非交戰國,但整個二戰期間並沒有直接參加軸心國集團發動戰爭,所以二戰中,盟軍並沒有進攻西班牙。二戰後,西班牙已經是一個獨立主權國家,如果僅僅因為他的首腦是個通過內戰形式上台的軍事獨裁者就用武力推翻的話就嚴重違法國際法了。而且他堅決反對共產主義,雖然二戰後,由於佛朗哥政權以前與德意等國的關係,西班牙受到空前的孤立,一些國家召開駐西使節,西班牙加入聯合國的要求多次被拒絕,法西邊界被關閉,西班牙也被排除在歐洲戰後重建計劃之外。但由於隨後冷戰的開始給佛朗哥政權帶來了新生,1950年西班牙與聯合國建立外交關係,1953年西班牙與美國簽訂軍事互助條約,西班牙被孤立的情況有所緩和,1955年西班牙加入聯合國。1956年摩洛哥從西班牙獨立出去。對英、法兩國,佛朗哥也一直在尋找改善關係的機會,以此來增強同美國交往中討價還價的實力。1963年,美西協定十年有效期已滿,按規定重新討論延期的條款。正值此時,美法關係十分緊張,佛朗哥又利用這一機會,發展與法國的關係,雙方外事活動頻繁,委員互訪,發表聯合公報,簽訂海空軍聯合演習協議等等。這樣做,目的是為美西協定延期談判作準備。在1963年簽署的美西延期協議中幾乎反映了西班牙的所有要求,通過這個協定,西班牙共接受40多億美元的援助。佛朗哥又利用這些美元,購買美國的先進武器,武裝西班牙軍隊。在70年代,西班牙是世界上六個進口武器最多的國家之一。  4、制度是假的,民主是假的,只有資源和生產力才是一切一切的基礎。前期他利用中立國,在兩大集團中得到很多好處,國家經濟並不差,人們的生活並不差,為什麼反對?在二戰後國際封鎖,孤立時,佛朗哥宣佈實行閉關自守的孤立的經濟政策,鼓勵使用本國產品,他主要針對的是政黨。

評價。
如果評選20世紀世界上最成功的國家的話,我會選擇西班牙,因為它是這個世紀中為數不多的幾個在經濟現代化和政治民主化兩方面都取得了質的飛躍的國家之一,而且在維護國家統一和以正面形象溶入國際社會主流都做的非常成功。1900年,西班牙是歐洲一個被人遺忘的黑暗角落,是「20世紀的遲到者」,而到了 2000年,西班牙無論在政治上、經濟上都已經成了西方已開發國家群體中有份量的一員。

佛朗哥是個獨裁者,可他也為西班牙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西班牙的工業化,國家的福利制度(禁止解僱固定工人,建立較發達的社會保險制度,禁止把小佃農從土地上趕走)都是在他掌權期間建立起來的,他使西班牙沒有捲入世界大戰,他培養的接班人成功的實現了西班牙的政治和解和民主改革。  佛朗哥是一個獨裁者,可是,獨裁者和獨裁者之間,在某種意義上來說,也可以有本質差別:就是有明白的獨裁者和不明白的獨裁者。這話聽上去很奇怪,其實是很真實的存在。明白的獨裁者知道民主社會是一種歷史潮流,自己只是一個衝突社會無可奈何的結果,是一個歷史過渡人物。而不明白的獨裁者,會夢想獨裁製度是社會的必然,會如古代帝制一樣,千秋萬代傳下去。從胡安·卡洛斯一世的回憶中,可以看到,佛朗哥非常明白,自己只是一個過渡人物。
1975年,佛朗哥去世,他生前指定的繼承人——前國王阿方索十三世的孫子胡安·卡洛斯被宣佈為西班牙國王,這是西班牙王室的第三次復辟。卡洛斯曾在國外流亡多年,也曾在國內接受了作為一個未來君主的教育。身為國王的他,卻是一個堅定的民主主義者,他即位之後第二年,就任用蘇薩雷斯為首相,開始民主化改革,首先實現了言論、出版自由,開放黨禁,(值得一提的是,西班牙共產黨也取得了合法的地位)。1977年舉行了40年來首次議會大選,1978年頒布了新憲法。在20世紀世界各國的民主化變革中,西班牙是最順利、最和平的一個,除了兩次未遂政變被國王卡洛斯兵不刃血地平定之外,整個進程就如天鵝絨一般的柔順。

與此同時,西班牙的經濟繼續快速發展,大步追趕「歐洲的中心地區」。1982年,西班牙加入北約,1986年又加入歐盟(當時名為歐共體),這意味著西班牙已經被接納為西方已開發國家的一員。西班牙終於捲入到世界的現代化大潮之中,在其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1992年,舉世矚目的奧運會在西班牙的巴塞隆納舉行,一個脫胎換骨的西班牙,展示在了世人面前。
在這個國家的百年巨變中,一個人物的地位顯得格外突出,他就是佛朗哥。正是他,用鐵腕手段統治了這個國家近40年;正是他在二戰中明智的中立,使西班牙逃過了一場浩劫和宰割;正是他利用冷戰的國際環境實現了經濟的起飛;也正是他,選擇了一個具有民主思想的繼承人,使西班牙的民主化事業在他死後水到渠成。佛朗哥對民主化的態度是十分耐人尋味的。作為一個在軍營中拚搏長大的鐵腕人物,他早已習慣於軍令如山的高效率作風,對於民主的略顯散漫的作風十分反感,因此他在世時一直抗拒著民主。但作為一個明智的領導人,他也意識到了民主化是大勢所趨,是不可抗拒的潮流,也是西班牙以正面形象溶入國際社會的前提。他最終選擇了一個必定會推行民主化的繼承人,將民主化的事業留給後人去做。我認為,一個統治者如果做不到像華盛頓那樣,至少做到像佛朗哥那樣,同樣也是國家之幸、民族之福也。
巴斯克、加泰羅尼亞民族分裂運動一直是西班牙500年來的心腹之患。在19世紀和20世紀前期,這個運動曾隨著歐洲民族主義思潮而洶湧異常。但在20世紀中,西班牙贏了,並不表現在完成徹底地剷除了民族分裂分子,而在於贏得了民心,使民族分裂運動從一個在當地有著廣泛民意基礎的運動,變成了一個只為若干極端分子所熱衷的冒險活動。70年代末民主化之後,巴斯克、加泰羅尼亞等地建立了民族自治區,分裂分子完全失去了民意基礎,只能以時不時製造一些恐怖襲擊來顯示他們的存在。相比較一些東歐國家因為民主化而導致國家分裂,西班牙則在民主化中鞏固了國家的統一,同途殊歸,其中的差別耐人尋味。
2000年,西班牙的人均GDP已經超過10000美元,躋身於世界前20名,在歐盟這個典型的「富國俱樂部」中,也排得上中等水平。西班牙的春天已經到來了。回首這個國家的百年之路,在一個獨裁政權的領導下實現了經濟起飛,又在一個君主的領導下實現了民主化,這種現代化的道路,看起來很奇特,實際上,奇特的只是外表,就本質而言,它走的是人類現代化的典型模式。 (本文來源:網易歷史綜合 )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