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親愛的--Dearest

亲爱的/亲爱的小孩/打拐

7.6 / 2,653人    128分鐘

導演: 陳可辛
編劇: 張冀
演員: 趙薇 黃渤 佟大為 郝蕾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時時刻刻

2014-09-27 10:33:35

失眠之後的一點思考


在九月二十六號下午看完了電影。之後整個人很陰鬱,現在是九月二十七號凌晨一點三十三分,沒睡著,起床開始寫。邊想邊寫。

第一次寫這種東西,不到之處請見諒。說是影評應該算不上吧,只能說是自己想法的梳理。電影也只是今天剛剛看過一遍,很多地方可能疏漏或誤解,尚有不少沒來得及思考的東西,請輕噴。

回正題,與其說看完之後的感覺是陰鬱,倒不如說是悲哀。不同於遺憾,不同於感慨,不同於憤怒,不同於悲傷。是一種對現狀和事實的無力感,心有結梗又無處宣洩。
這種這種感覺的來源是影片裡的出場者大多是無法歸咎的,無論道德上或法律上,因此就無法怨恨其中的任何一個人。我之後仔細斟酌了很多角色,無論被拐兒童的父母和犯罪者的妻子,法庭上的律師和法官,福利院院長和刑警,等等。個個真實,做的都是他們當做的事。因此當我代入自己到每一個角色里,發現他們做的事都是理所應當,再合理不過(事實上,恐怕也未必)。然而這些當做的事拼接在一起,就處處都是令人無助的點。當我從這些無助的結局裡再去看之前他們所做所為,感到了似乎哪裡不對,卻找不出來到底是誰,錯在哪裡。

再之後,通篇影片下來,我想我看到的核心無非這些:人心和法律的衝突,人心和人心的衝突,現實和願望的衝突。
影片裡的人和事是載體,人性道德和社會章程作為主角貫穿了全篇。人心所向是無錯的,法律也是無錯的。看似不可避免的衝突之下,就是對我這樣的觀影者的內心的拷打。
人與人的衝突向來是核心,但這裡人與人之間的衝突的背後則是各自把守的底線間的衝突:家人之間情感的方向,法律的束縛,道德感的牽引。當這些東西碰撞在一起,並且是如此密集的碰撞在一起,就處處都是令人無力的抉擇了。
現實與願望的衝突在這裡似乎可有可無,但這一部份的存在又割捨不出去——去掉之後,就不再真實了。添加了又一批覆雜的情感,讓人更加的錯亂了。

再後來,我跳過了理不清的大人們所做的事,才看到整部電影裡唯一站在中心的角色——還是那些孩子。他們才是唯一真正無罪的存在,並且是被所有人珍護的存在。正如上文說到的那些,無論法律約束、情感羈絆、道德牽引,它們最終的指向都是為了孩子,一切為了孩子。面對衝突,或是犧牲了時間、精力、財富,或是為此付出了家庭、事業,甚至是法律被違背、情感被放棄(或是隱藏?)、道德遭鞭撻,最後最後的終點,還是盼望孩子的生存和幸福。

然而結果是如何的呢?孩子們真的得到了他們的長輩所期待得到的東西嗎?我也還沒想明白。

PS.律師對李紅琴說,社會缺乏一種換位思考。丈夫對妻子的前夫說,你說你能理解,其實你還是不能理解。
我想這也是一種自嘲吧?讓影片的製作者和眾多觀影者一起自嘲的話。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