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親愛的--Dearest

亲爱的/亲爱的小孩/打拐

7.6 / 2,653人    128分鐘

導演: 陳可辛
編劇: 張冀
演員: 趙薇 黃渤 佟大為 郝蕾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其時其實

2014-09-28 03:25:20

愛兩難------《親愛的》


         無論影片拍成什麼樣,選擇這樣的題材,就值得一切褒獎。
       何況拍的真的很好。尤其是影片字幕後那一段真實的紀錄片,所有演員默默的觀看現實生活中得角色。瞬間把電影所帶給觀眾的那種亦真亦假的虛幻毫不留情的撕破,血淋淋的呈現它無可逃避的殘忍。
      如此矛盾激烈的現實題材不知道為什麼一直沒有搬上大螢幕,或是沒有製造出什麼影響-----公益片《有一天》也是很美好的一種開始。
     孩子是國家的未來,也是每一個家庭的絕對中心,無法想像人為失去孩子的痛苦,借影片拐賣婦女的販子的一句話,拐賣孩子真是沒人性。
    陳可辛這個披著花白長頭髮的香港導演以女人般細膩的心,菩薩般的悲憫觀注了一個家庭孩子失而復得的悲悲喜喜,和另一個家庭孩子得而復失的喜喜悲悲。
    孩子被拐賣的家庭無論怎樣刻畫都無法還原受害家庭所遭受的創傷,無盡的憂思,以瘋癲的外表掩蓋內心的徬徨無助,生了二胎的那種愧疚掙扎。影片中聚焦了再婚家庭因為失去孩子引發的系列矛盾,可謂牽一髮而動全身。
     前一個小時,陳可辛像工筆畫家一樣,一板一眼的描摹了我們所能想像的場景。而真正展現功力和大氣象的是後半段的設計。「人販子」家庭孩子的得而復失。-----以下可能含有部份劇透。
     影片快要結束的一個細節決定了故事的格調。一直以為不能生孩子的養母懷孕了。一切無可奈何,令人唏噓的真相付出水面。養父不能生育,先撿了個孩子,後拐了個孩子。故事變得殘忍而糾結。同樣是不幸的家庭,甚至屬於弱勢群體,某種程度上也是無可奈何的選擇。這樣說可能要挨不少板磚。
    但也正因為這樣的情節設計,影片沒有變成一部簡單的尋親記。沒有絕對的正反派,手段的錯誤掩蓋不了生活的悲哀。
愛兩難,愛無奈。
     養母對孩子的愛是真實的,親身父母抱著孩子努力逃離的時候卻要承受孩子撕心裂肺的掙扎和哭罵,那一刻,淚奔。養母拼命的奔跑,對孩子的愛觸手可見。錯誤的愛也是愛。那一刻甚至會模糊了所謂正義,道德規範。
    因為疑似人販子,或是家庭條件的不好,就不再有權利收養撫養幾年的棄嬰嗎?影片又生硬的拋給了我們這個問題。
     愛是如此真實,卻有如此多的條條框框。
      應該說黃渤是個百搭的演員,長得奇形怪狀,卻是喜劇悲劇都能演。混進入堆里雖然頭大的很醒目,可是什麼角色都像他,彷彿就是街角蹲著的二癩子,因為丑而沒有距離感和疏離感。趙薇小燕子之後給了觀眾好幾個驚喜,自導的電影,這部自毀形象的人販子之妻。唯一不足的是方言選的似乎不夠樸素,總讓人感覺油嘴滑舌,讓影片的氣勢立馬小了好多。郝蕾似乎真的要當媽媽了,那個感動而緊緊握住兒子手的鏡頭也極為感人。微笑,滿足,感動,幾個情緒的交替變化層次分明。
      佟大為演了個勢利的律師。可是細節也設計的相當到位,家裡有個神經病得母親,單位又被主管出賣,所謂勢利也顯得被迫無奈。被趙薇感動並確認她並非真的人販子後,開始義務為她打官司。
        可以看出這是部精雕細琢的用心之作。它深刻的引發了我們對愛的思考,對艱難生活的嘆息,對弱勢群體犯罪的思考。留下的不僅是感動,更多的是某種思考。每種愛都很美好,我們要珍惜眼前的愛,不要失去之後才知道後悔。
     結尾是開放的,有過生活閱歷的人才會明白很多事不會像想像中得美好。我就曾暗自祈禱如果趙薇到郝蕾家做保姆去,兩家變一家,豈不妙哉,孩子的生離死別是讓人無法忍受的,無論哪一種感情的割捨都是極為不人道的。可是我心底立即有一個聲音告訴我生活不可能那麼如意的,就如憤怒的家長即便打了無辜的已經博取了很大同情分的趙薇,誰也不能指責那些可憐的家長什麼。幸運的是紀錄片告訴了我們一個美好的現實,兩家真的經常走動了!只要感情史真摯的,什麼都可以溝通!
    觀影過程中有過小小的遺憾,如果孩子回家後和親身父母矛盾在激烈點是不是影片會更有看點,現在想想如此安排卻讓人對生活有了 更多的思考。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