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親愛的--Dearest

亲爱的/亲爱的小孩/打拐

7.6 / 2,653人    128分鐘

導演: 陳可辛
編劇: 張冀
演員: 趙薇 黃渤 佟大為 郝蕾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被夢喚醒

2014-09-28 20:56:41

撕裂



      事實是否該是電影?電影又怎樣變成了事實?道德,永遠都在社會的進步中不斷掙扎。我們該如何看待一部電影?如何面對那些無力的悲哀。全國上映的第二天,看了陳可辛導演的新作《親愛的》。
      影片名字從《親愛的小孩》變成《親愛的》,我並不是很喜歡。相比「親愛的小孩」這個片名,「親愛的」讓我感覺範圍太大,不夠細化。況且「親愛的小孩」可以更加直接的面對題材的強橫和關懷。陳可辛可以選擇一個新聞事件作為自己新片的題材,我一點兒也沒覺得意外。作為在大陸市場上最成功的香港導演,陳可辛似乎都已經放棄了對香港漂泊和身份認同問題的探討,全身心的投入到大陸市場的懷抱中。《中國合夥人》已經表現的淋漓盡致,但多少有些站在時代浪潮頂端居高臨下之感,又藉助了大衛芬奇用過的框架,所以這一次陳可辛乾脆直接選擇了在大陸發生的、真實度極高、有很容易引起大陸觀眾情緒的一個新聞事件,將目光直接投射到人民群眾的內部鬥爭中,想要以近乎苦情的方式來進行個人電影的宣揚和創造,我必須承認陳可辛聰明的有些狡猾,甚至可以說他一直都在努力的諂媚與討好中。陳可辛的做法一直都在趨向整個市場的導向,他深深地了解這群觀眾想要看什麼,清楚的知道自己的選擇與市場之間的距離,並且用完成度都還不錯的作品去換得大陸市場對他的迎合與認可,當然還有大把的鈔票。這裡面所橫亘的問題是,作為港片最具代表性的導演之一,陳可辛在面對巨大的大陸市場時,是否做了妥協?如果說《中國合夥人》一直是陳可辛所擅長的時代縮寫題材的話,那麼《親愛的》則更有觸目驚心的能力。所以在我看過全片後,心中並無悲憫或是同情,而是充滿了包容。以致於我仍然覺得雖然做盡了討好的攻勢,陳可辛仍然是沒有妥協的,他只是想拍出既能賺錢又能表達的電影,只不過這一點他做的並沒有像姜文那樣讓人拍案叫絕。
     《親愛的》所選取的題材相當的觸目驚心,從故事本身來講,可能隨便一聽都會覺得這故事會觸及到兩個方面,一個是抗爭,一個是溫情。這幾乎是毫無疑問的,那麼站在這兩個角度來想的話,影片的立意無非是站在這兩個層面進行講述。過往的經驗已經告訴很多人,抗爭的立意要比溫情高出好幾個層次來。比如,與《親愛的》高度相似的,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創作的《換子疑雲》就將故事的主線放在了丟失孩子的母親對當時美國社會的不屈抗爭中,然而畢竟中國大陸絕非美國,想來《親愛的》若是如此來拍的話,或許連個上映的機會都沒有,陳可辛自然深刻地知道這一點。杜琪峯用一部《毒戰》已經幾乎摸到了大陸審查機制所能容忍的底線,而陳可辛這次的《親愛的》顯然是有意規避了這一塊,作為從來不希望資本方失望的導演,陳可辛在《親愛的》中並沒有大範圍的描寫社會抗爭,將主線變成弱勢群體的溫情氣氛中。這種方式對觀眾來說依然存在著相當大的殺傷力,也很好地躲避了審查機制的追問,可是也同樣使整部片子的力量不夠強,顯得太過綿軟。這種取材於社會現實,更何況是曾經一度引起了社會輿論的新聞事件改編而成的電影,缺少足夠的力量是最讓人遺憾的地方。但是我並不認為這意味著導演的妥協,而是對藝術的看法所致。或者我換個角度來說,大陸雖有上億的電影觀眾,每天都為各種片子貢獻著領世界經驗的票房成績,但是這幾億的電影觀眾里甚少有人關注那些沒辦法進行商業放映的片子。也就是說,《親愛的》如果加入了足夠的抗爭影像,影片力量自然會變得很強,但是片子十有八九會被某個神秘而強大的組織宣佈禁映,此種例子屢見不鮮,近者有賈樟柯《天註定》,遠者可以找到婁燁的一堆片子。而大陸的幾億觀眾並不會關心這樣一部連商業放映的機會都沒有的電影。結果,資本方沒有信心,創作者也同樣會垂頭喪氣,甚至連下部片子的投資都難以找到。這應該是華語電影繁榮的面貌嗎?所以,這在我眼裡還稱不上是妥協,只是陳可辛以一個港片導演站在大陸的市場上,用大陸電影的姿態拍電影。曾經我一度看著《金枝玉葉》、《甜蜜蜜》、《如果愛》朦朧地以為陳可辛是一位文藝范十足的港片導演,如今我已很難再這麼認為,或者我可以說這個人有某種文藝的情懷卻在大陸被一點點的同化。這種感覺就像我時常會想如果馮小剛不是身在大陸的中心,那麼所有看過他片子的人都會被他濃厚的文藝情懷所吸引。《親愛的》極其地靠近市場,這一點上讓我頗感無奈。
      《親愛的》在劇作上仍然存在著問題,尤以趙薇所飾演的李紅琴出現以後,影片開始關注一個弱勢群體的遭遇,開始闡述人與人之間換位思考的問題。劇情急轉直下,緊湊感與情緒都有種被撕裂的感覺,充滿了賣弄苦情的嫌疑。使得影片總是缺少一口氣,這口氣如何也提不起來,就讓觀眾覺得裡面的人物、事件甚至東西,都是精神渙散的個體,找不到神。我向來不喜歡在電影中以眼淚賺取眼淚的方式,即便是在《親愛的》這樣受題材所限,情緒也鋪陳到位了的片子裡。我沒有具體數過影片一共出現過幾場哭戲,但是似乎主要演員們或多或少的都有過「專門」的哭戲,這裡面我記憶深刻的有兩場,一場是黃渤所飾演的田文軍找到兒子後,在派出所外樓梯上憋悶而悲傷的哭,另有一場是張譯所飾演的角色在田鵬生日宴席宣佈妻子懷孕後絕望的哭。這兩場哭戲之所以 給我留下了較為深刻的印象,各有不同的原因。第一場是因為黃渤的表演實在入木三分,令人震感不已。再加上情節上設置的近乎悲哀的情緒鋪陳,讓人難以逃脫眼淚的包圍。另一場是我覺得拍的不好,哭戲進入的有些刻意,以近景去刻意的描寫角色的眼淚,好像他不哭都不行,又好像導演怕你到這裡還沒哭,就要粗暴地「折磨」一下你的淚腺。影片中的 哭戲太多反倒讓我覺得彆扭,想來我個人深深地記得當年看《歲月神偷》和《悲慘世界》時,雖然片子本身並沒有什麼哭戲,卻簡直讓我淚流滿面。但是統觀整部電影的煽情方式,並不算特別刻意,雖然這種「流眼淚」的煽情方式本身略顯過份,但是可貴的是,陳可辛將這種煽情建立在了完整而充足的情緒包裹之下。有足夠的鋪陳做鋪墊之後,煽情就顯得還是很用心的。關於影片中不少的哭戲,我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影片故事講述的是父母被迫離開子女的問題,身在這種人間至親迫於離散故事中的角色,如何能做到不流眼淚?我倒是這種做法是尊重角色和故事本身的。只是在節制問題上,還需要一些收斂。
      黃渤和郝蕾的表演驚艷了整部影片。作為一個觀眾,我已完全沉浸在黃渤深情而不露痕跡的表演中無法自拔。作為一個演員,黃渤以喜劇成名,近些年塑造的角色多為痞氣十足的小人物,喜劇更多一些。他這一次又證明了自己可以駕馭的角色多種多樣,就算演一部苦情意味濃厚的片子也同樣可以駕輕就熟的騙過全部攝影機,讓觀眾臣服在他那一點兒也不高大的身影之下,這一次在《親愛的》中,田文軍這一角色更有些不堪和沉重,正如角色自己所說的:丟了兒子之後感覺支撐自己的最後一根線也斷了。黃渤的表演出神入化,連每一次開口說話都像極了他自己,更像極了一個沒了孩子活不下去的父親,嘆為觀止!郝蕾的表演顯得更為內斂一些,魯小娟這一角色的意義在於身處新的婚姻之中對與前夫的兒子丟失所存在的自責陰影以及社會關係上的複雜上。她埋怨前夫沒有看好兒子,在派出所門口以近乎抽搐的動作打著前夫,這段戲郝蕾表現非同一般,無論是肢體還是情緒上都相當驚艷。她責怪自己在兒子丟失當天沒有回頭看看追著車跑的兒子,她又害怕再也 找不到兒子。她承受的痛苦,常人難以想像。而郝蕾在表現這一角色時幾乎只能依靠自己的面部表情,眼圈隨意一紅,嘴角隨便一動都讓人心頭也跟著一動。
       影片前後半段所關注的問題並不完全重合,雖都已丟失孩子作為主線,但前半段以家庭層面的迫切與自責為主,後半段更加關注以李紅琴為代表的弱勢群體在都市文明中遭遇和對待為主。顯然以我的方式來理解的話,後半段的拍攝要比前半段弱得多。在我看來,全都在講一個問題:情感撕裂。影片中所有的人物都處在一個情感被撕裂的環境中,連看上去我行我素、玩世不恭的律師高夏,家中都有一個精神出了問題的母親,這是一個反過來以兒子照射父母進而凸顯親情與親情被撕裂的鏡面人物,導演雖只用了寥寥數筆用來闡述,卻讓我心中語塞很久。其餘的人物自不必說,在孩子丟失後,進入了沒辦法原諒自己和他人的撕裂中。影片借用高夏的口述,說出了這種情感撕裂所帶來的反應:人們總是不願意站在別人的位置思考問題。李紅琴在街上看到孩子,然後衝下車奔過去,遭到那群丟失孩子的人們瘋狂的打罵,她全身釋放著懺悔和淒涼,哭的連聲音都不見了,握著田文軍的手,泣不成聲的說著對不起。高夏喊著:「你們替她想過嗎?」攙扶著她,離開人群。鏡頭在遠遠的光影下,以低調攝影的方式黯淡的對著他們遠走的背景。我看到這裡好像有什麼東西沉重地在我心裡狠狠捶了一下,竟然疼痛難忍,一瞬間便紅了眼眶,然後這疼痛蔓延全身,突然間如何也平靜不下來。當我們看著一部電影時,我們又該如何面對這些慘痛的事實,情感的缺失和疼痛在人們身上撕裂了一個巨大的傷口,這傷口沾滿了悲哀和痛苦的血液,就這樣吞噬掉我的同胞,就這樣赤裸裸的烙印在我所生活的土地上。這片土地一點點狼藉,或者一點點貧瘠,這是我所愛的人,我所愛的土地,卻因為這片土地整個人都被撕裂開來,成了草木皆兵的人。看這部片子的時候,人們總要記得這是一件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而成的片子,這些電影中讓人觸目驚心的片段和人,都真實的在我們身邊生活著,你可曾想過,那些被撕裂的人,都是如何堅強的又沉淪地面對生活。影片的結尾為整部影片上升了一個高度,生活給孩子留下的問題永遠沒能解決,真實人物的出現加大了整部影片帶給人的思考和反思。父母丟失的不僅僅是孩子,孩子丟失的也未必只是父母,有時你會覺得這個社會完蛋了,有時你又會覺得這個世界很美好。電影裡說人沒有法律重要,那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我們還要法律幹什麼。這些紛繁又迷離的事情,無論在大人還是孩子身上都撕裂開來一個太過疼痛的傷口。一部電影,終究還是無法安慰這個世間,我看著最後出現的真實事件中的人物和故事,又一次紅了眼眶。是的,對於這樣的事情,電影這種藝術,都顯得太廉價了。
       我覺得世上應該少一些同情,多一些讚美。誠然《親愛的》這部影片並不完美,甚至在一些地方的處理讓人有些失敗。可是為什麼韓國拍一部《七號房的禮物》,我們就撕心裂肺的愛,而對於發生在我們自己土地上的事情,不願意多一些包容。我們如此貪婪的想要博得同情,用悲憫的情懷去販賣感動,然後卻不願意對身邊的人多一些理解和包容。
      人活著,是該學會讚美的。
     人們在舞動,在奔走,在沉默。
    我走出影院,看著一切 ,好像這個世界全都是一群孩子。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