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親愛的--Dearest

亲爱的/亲爱的小孩/打拐

7.6 / 2,484人    128分鐘

導演: 陳可辛
編劇: 張冀
演員: 趙薇 黃渤 佟大為 郝蕾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小隱山上見喬迦

2014-09-29 01:24:47

到底誰是親愛的


我對這部片子有很大質疑,因為裡面做了太多雙線。
比如開頭時那隻去找的貓。
結果貓沒丟,孩子丟了。
比如講吃猴腦,然後救了一隻猴子。
我覺得這種隱喻對照讓原本乾乾淨淨的故事,變得零碎,亂了節奏。
當然,這是一種藝術表現手法,情節呼應,但我認為,有些時候精簡分明才是真正的硬道理,而不是用那麼多環節去烘托。

事實上,這是唯一一個讓我在看預告片時就淚奔的電影,所以,這也是我最期待的一部電影,但當我迫不及待看完時候,感到很失落。
影片想表達的東西太多,很多情節設置空洞無用。看不出主次來。
比如,律師的母親是個「神經病」,這個作用是什麼?是為了後期讓鄉下媽媽來照顧她,從而體檢?這個安排完全沒必要。這個角色也完全沒必要。
包括前面說的,那些對照,很多地方是畫蛇添足,使整個影片顯得拖沓不緊湊,節奏被打亂。
觀影中途有很多人提前退場,這是事實。看到網上對這部影片評價超好,一個是說這個主題好,一個是說演員演技好,確實,演員演技確實不錯。但單從這個「主題好」,我則深深質疑。大家說主題好,無非是說關注人販子拐賣兒童。
可是,在我看來,這個電影很多地方跑題了!
如果我沒有理解錯,在看預告片的時候,我認為這是一個城裡孩子被拐,被拐到鄉下去,適應了鄉下生活,母子情深。
但看劇情時,我沒有感覺到。
沒有感覺到他鄉下母親對他的好,只是一句台詞而已,就是黃渤說的「他得用多長時間叫她媽」。而孩子被強行帶走後,好像對此接受得特別自然,是,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但從一個孩子的情感世界講,卻好像這種接受來得太容易。
乃至鄉下媽媽在孩子面前被那些殺紅眼的人群毆,也無動於衷,這時候難道不該給小孩的情節嗎?

親愛的小孩,這個主題無非就是愛孩子,無論是鄉下媽媽還是親生父母,可是怎麼愛,這愛到底有多深,體現得並不充分,或者說過於形式化,創作者試圖用一個模式場景來體現這種在意,但這是不充分的,只是去說服觀眾說,你看,父母是愛孩子的,我們看到了大人各自的苦難,這些苦難皆因愛孩子而來,而在關鍵時刻,在大人與孩子之間卻幾乎沒有任何互動。
結尾之處的設置讓我更加質疑,一個鄉下女人,沒有見識沒有常識,很淳樸,丈夫領回來兩個孩子給她養,她心甘情願,因為她自認沒有生育能力,所以將孩子視如己出。但結果很諷刺的是,她竟然懷孕了!看到這我就凌亂了,到底要說什麼?說一個無知淳樸女性的不幸人生嗎?這難道是該片的最後落腳點嗎?如果不是,為什麼要安排這個情節,拿這個收尾?
相比這個看似戲劇化的結尾,我反倒認為原故事的結尾更有魅力——養母與親生父母成了朋友,他們還會相互走動,孩子還會回去看看。我覺得這才是《親愛的》的主旨,至少我個人是這麼理解的,而不是說一個無知女性的被愚弄的逆來順受的人生。

到底誰是親愛的?
孩子愛父母?愛養母?
父母愛孩子?養母愛孩子?
我所看到的是他們為此各自承擔的不幸,卻並未因為愛有任何交集。
所以我很困惑這部片子到底是講人與人的情感?還是平鋪直述他人的不幸?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