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親愛的--Dearest

亲爱的/亲爱的小孩/打拐

7.6 / 2,653人    128分鐘

導演: 陳可辛
編劇: 張冀
演員: 趙薇 黃渤 佟大為 郝蕾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ERIC ZHANG

2014-09-30 09:11:22

2014年唯一能令中國人驕傲的影片


作為陳可辛的無條件粉絲,我相信他是現今中國圈中最有智慧和邏輯思考力的一位電影工作者。他用《親愛的》擺脫了任何類型的束縛,做出了一部真正有力量有感召力的平民經典。但當這部片子有毫不避諱的中國國情作為基石的時候,它的價值就超越了一部類型片戲劇衝突涉及的"找回孩子"的勝利與否,而多了一些壓著我們喘不過氣的存在危機——我們僵硬的靠在戲院的雅座裡面,潛意識裡在祈禱同樣的悲劇不要發生在我們自己身上——因為,這並不是戲說。如果我們走出影院,故作輕鬆的評價這部片子故事講的怎樣,明星們表現怎樣,其他片子如何如何與之比個高下,都是因為我們不想去相信,那些不幸,會降臨於我們的生活。

I。
我們先按照最表面的「話題」-"尋找失蹤的孩子"這個角度來解讀這個片子的情節。影片的第一幕竟然是飛速的推進,從介紹這個離異家庭,孩子被拐,父親尋子,遭遇社會上的騙子,官僚系統的無力,一路到了這個尋子互助組,讓我們第一次傾聽父親的心聲,看到他對現實的接受和必需要找到兒子的決心。這前三十多分鐘的觀影情緒上從焦灼,到各種希望的喪失,到重新獲得希望和前進動力。

故事在第二幕中,觀眾與人物一起經歷了一種集體主義的自省,他們有的是基於自己的尊嚴,有的則是帶著宗教的贖罪解讀,但所有人都發現,只有在悲劇發生在你身上時候,你才意識到,你多麼需要一個社會機能的正常運行,法律的嚴謹,官僚系統的效率,還有每一個公民的善意。因為遭遇悲劇達成這些共識的人,才明白除了相互依靠,只有被絕望消耗。
而第二幕進入沒有多少時候,因為父母終於找到了孩子改變了整個影片的預期。尋找孩子的故事線索以這種速度迅猛的衝到了終點,也終於讓影片真正的故事浮現出來。一個處於道德灰色地帶的農村婦女拿到了接力棒,成為影片新的主人公,在被拐孩子的歸屬問題已經在法律上和影片道德判斷上分別得到了定論之後,新的主人公的慾求就落在了另一個孩子身上,她因為沾染了亡夫拐兒童原罪,將同樣喪失了這個被國家福利院收養的孩子。
故事講到這裡,你就明白為什麼導演必須放話說自己對票房沒有高期待了,任何影院觀眾看到這裡都面臨著巨大審美挑戰——先前巨大的情感投資都已然得到解決,我為什麼要重新再開始開另一個主人公的第一幕?
難道僅僅是因為她是趙薇?

II
所以我不認為這僅僅是講述打拐,或者失蹤孩子這個話題的影片。這是講一個中國公民延伸到全體守法的中國公民,怎樣才能擁有"未來"。

我相信這裡的孩子只是一個比喻)"未來",因為孩子的安危與幸福在影片中得到創作者的關照,遠遠不及孩子之於父母的價值的關照,如片中田文軍所言,孩子是他活著的意義。孩子是一個符號,是每一個父母佐證存在的唯一物證。沒有孩子,父母就沒有未來。我們每一個中國人未來的自己,就彷彿是自己時空河流裡面的後代一樣,而事實是,很多人因為擔心自己未來的安危,侵犯或者掠奪到了別人時空河流的後代。這種"後代缺失"的恐慌感,是否就是創作者需要討論的社會疾患呢?也許我想多了?

我們看到的情節是,當郝蕾飾演的母親向認生的孩子許諾接回妹妹的時候得到了震懾心靈的獎賞——孩子第一次重新握緊母親的手,相信這個優秀的女演員的傾力演出能讓大多觀眾會為此刻感同身受,也願意支持她為了兒子收養其妹妹的決定。這裡,悲劇的承擔者就徹底的輪到了趙薇飾演的李紅琴身上,在收養爭奪中,李紅琴儘管逐漸讓我們相信她是一個真實的受害者,沒有半點過錯,而她處於社會地位,社會輿論,官僚機構的多方面劣勢地位,唯一能幫助他的就是法律和她付出巨大代價而得到的事實依據。而最終,法律同樣是一個長著臉的人,他說出的話,代表了中國法律的地位——他要考慮到官僚機構的想法:" 他們費了那麼大力氣打擊拐賣,你讓人家把孩子送回去,考慮到輿論怎麼說嗎?"

影片不牛逼?

III
所以一個中國公民,一個中國農村的公民,社會地位最底下,從知識到資源最匱乏的人,如何能擁有"孩子",她未來的佐證?
要靠另外的中國公民。
影片第三幕,田文軍抱著孩子警告李紅琴,讓她斷絕看孩子的妄想。"我頂多就是不恨你。"他說。

我們走在路上,看到每一個長者中國人臉的農村人,是不是在心底最高的要求就是這個?

我們是不是要求自己,不恨他們教育程度低下,素質低下,用缺少保養的黑煙車搶佔我們的道路資源,我們不恨他們心裡覬覦著我們的未來,奪走我們時空河流裡的後代,我們不恨他們成為了我們本來為自己預留的未來,而我們卻在原地踏步?

可是誰能說自己是深圳的原住民,而別人是外地人呢?是否我們能給自己有別的要求?能讓我們免於這種焦慮?

李紅琴不需要爭辯自己是孩子的母親,她只是用一個私密,親切的事實證明給田文軍,"別給他吃桃子,他對桃子過敏" 這句話完勝 "我也是孩子的父母。我和你一樣愛他"。因為它是具體的"愛"。

影片真正的結束,是在出了"陳可辛導演作品"這行字之後的現實記錄影像:兩個中國公民證明給我們這些去影院尋求娛樂的觀眾,他們超越了"我最多就是不恨你" 而是上升到:"我們一樣,都是自己孩子的父母。"

我們每個人都在擔心焦慮自己的未來,而殊不知我們愛著的那個時空河流中的後代,是同一個。

最後

如果這部片子不能橫掃所有中國電影全部獎項,能否在法律上證明管電影的官僚系統全敗了?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