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親愛的--Dearest

亲爱的/亲爱的小孩/打拐

7.6 / 2,653人    128分鐘

導演: 陳可辛
編劇: 張冀
演員: 趙薇 黃渤 佟大為 郝蕾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貓妮卡Monica

2014-10-01 02:25:27

愛的較量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謹以此文獻給兔子,這是俺迄今為止最長一篇影評了吧,真不好意思,要獻給你這麼長的折磨和寂寞
       「小小的小孩 今天有沒有哭 是否朋友都已經離去 留下了帶不走的孤獨…」
       片尾曲響起,影院裡燈光驟亮的瞬間,將不願散場的觀眾強力拉回現實,留下心中久久徘徊的凝重和悲傷。這感覺像萬般複雜無奈的情懷衝撞後又合情合理地糅雜、抗衡在一起,最後幻化成粗糙的手掌,握成狠狠的拳頭,勁道十足地砸在人心上…
       相信很多影迷都一樣,看過本片後,相比難過和同情,心裡更多的是激動和振奮:大陸終於出現一部這樣題材的電影了!!近幾年中,韓國電影《我是殺人犯》播出後,立法機構將案件訴訟有效期從15年調增至20年,更彰顯法網恢恢疏而不漏的律法本意;《熔爐》播出後,有關法院重新審理數年前某鄉鎮智障殘疾孩童學校校領導性侵幼童的團體犯罪案件,推翻了曾經當地社會上層聯手鎮壓司法公正的不公裁決,還給了孩子們遲到的正義;《辯護人》播出後,引起大眾對當年「釜山讀書會」案件的強烈輿論反思,政府和民眾在反省韓國社會民主碲建過程中遇到波折甚至是顛覆的深邃思考中,將民主化進程推進到了一個新天地;美國《達拉斯買傢俱樂部》播出後,引起了白宮方面和藥管局對愛滋病患者救治和病毒防患方面的進一步關注…還有近期批量看到的韓國影片《流感》、《許願》、《恐怖直播》、《雪國列車》、《親切的金子》、《抓住那個傢伙》、《隱秘而偉大》…當這些影片敢於直面人生的蒼白、現實的曲折,敢於揭示人性的醜惡、正義的缺失和監管的腐敗,我們才看到一股強大文化力量真正的崛起,才看到以電影啟迪、撬動、推動社會發展這一大多影迷都翹首以盼的希望。可我們在觀看這些電影的時候,總有種望梅止渴、隔靴搔癢的失落感,什麼時候我們國家也能放開與此相關文化的准入、讓更多能夠啟迪民眾思考的影視因素走入進來?什麼時候我們國家的電影能夠擺脫商業俗套、娛樂大眾的戲路,拍出激發民眾智慧潛力、推動社會逐漸進步的作品?終於,陳可辛導演在大陸電影乏善可陳的階段拱手奉上了《親愛的》,儘管「下手很輕」,沒有期待中火藥味十足的口誅筆伐和嚴厲抨擊,儘管它不會那麼快就點燃社會機制改革前進的引擎,但本片仍在觸發某些社會問題討論、促進社會法制健全等很多方面處於業內影片的領跑地位,這是《親愛的》讓我觸動的真正原因。
       本片有眾多可圈可點的地方,它們都是存在於目前這個社會肌體上正在潰爛發臭的痤瘡,我們屏氣凝神審視自己,才發現它們又痛又癢。
       1.田鵬消失兩三小時後,他的父親田文軍(黃渤飾)向警方報案,相對於一個父親焦急到顫抖絕望的央求,話筒裡的聲音遙遠而冷靜,警察說的明明白白:失蹤人口在24小時內不立案…24小時,對於一個兩三歲的年幼孩子會發生多少意想不到的事情。通過影片我們也看到,幼童失蹤後的幾小時恰是找尋、偵破誘拐案件的關鍵時間,即使不是誘拐而是孩子遇險等別的情況,如果能在發現孩子失蹤的剛一開始警方就合理介入加大搜救力度,會不會挽救更多個支離破碎的家庭?
       2.兒子田鵬失蹤一年後,田文軍仍不放棄尋找,有一幕是他打電話給報紙相關欄目,你們連丟失的小狗都發佈尋狗啟示怎麼就不能報一下我失蹤的兒子呢?回答是冰冷生硬的,不是我們不給你報,我們也報過,可你兒子都失蹤一年了失去新聞的意義了…聽完之後,如身置秋水,我們不禁想問什麼是新聞的意義?用新鮮出爐的別人的血淚傷痛來滿足民眾獵奇心理、填補波瀾不驚生活的空缺以此提升報紙發售量,這就是它的意義嗎?能不能圍繞類似社會事件有一個長效追蹤機制,直到這個事件有一個最終結果,方式不一定是通過報紙,尋找失蹤的孩子需要媒體專業人士給予輿論宣傳的支持。
       3.李紅琴(趙薇飾)出獄後(妨礙公務罪被關押半年)輾轉到深圳一兒童福利院去探望養女吉芳,院長的態度很值得人尋味。他不是個壞人,甚至某種意義上是為孩子好,他不同意李提出探望或者合法收養吉芳,原因有這麼幾點:李是農民,養育條件有限,福利院更希望當地符合條件的市民來收養孩子,認為這樣有利於孩子成長;李是人販子的妻子,孩子剛被「解救」出來,現在又還回去,於情於理福利院都不會同意…李千方百計證明吉芳是棄嬰,不是被拐賣兒童,但她的用心良苦沒有打動福利院的院長,反倒成了羞辱自己的一記耳光。為什麼農民不可以收養孩子?為什麼人販子的無辜親屬要受到輿論連株?有沒有人可以為這些同是受害者並是真正的弱勢群體來考慮?有沒有人可以摒棄世俗的偏見,為這樣突如其來被剝奪幸福安穩生活的人細細斟酌、考量?當然,我們可以去想像失去孩子父母的悲慟,但此時更需要公正無私不受既有見地影響的人來傳遞智慧,給予雙方安慰和力量。如果李紅琴夫婦在意識到無法生育之後有合法途徑可以收養孩子,那是不是田鵬家庭三年的受難就可以避免?「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一句廣告語化身為電影中的台詞,勝過萬句解釋。這是有一條很長的路要走,但希望我們能跨出第一步。
       4.法庭裁斷的現場讓人跌碎了鏡框,沒有我們想像中的莊嚴肅穆,相反,法官懷揣傳統理念在本就不公的天平上亂加砝碼,沒有任何一方得到了正能量,卻讓絕望的一方更加絕望。「慈眉善目」的法官抬頭看看年輕的原告律師(佟大為飾,為李紅琴辯護),撇下一句,你怎麼什麼案子都接?太荒誕了…在唯利是圖的人眼裡,人與人之間所有的互動都是交易,單純為情感和道義而辯論的律師是不存在的,為站在多數人利益對立面的被孤立者聲援是淪落了良知的…這是更深層次的問題,追根溯源到哪裡呢?要到人從學會幸災樂禍開始、從學會明哲保身開始、從學會敵視異教徒開始…這些不是我們國家獨有的,是根植於人類內心深處、根深蒂固的卑劣和原罪。
       5.尋子團隊的隊長韓德忠(張譯飾)累了,終於決定放棄這段自我折磨的旅程,迎來自己的第二個孩子。辦理生育證的當口,工作人員向這對歷經磨難的夫妻索要第一個孩子的「死亡證明」,平日裡趾高氣昂的韓總此時無奈了、委屈了、壓抑了、憤怒了…孩子失蹤6年四處搜索無跡,事實已經明擺著了,還要「死亡證明」?而且孩子只是失蹤了,一定是死了嗎?為什麼要對這雙本已心淒的父母傷口撒鹽呢?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活人被死制度牢牢束縛住,為什麼不給情感和法理碰撞後迸發的炙熱留一個出口?
       6.律師高夏對李紅琴說,我們中國人吶,最缺少站在對方角度考慮問題的態度。一句看似不經意的話,解釋了片中呈現出的所有哀怨。失去孩子的父母心急如焚,被剝奪養子養女的母親如同煉獄…影片的前半部份側重於突出親生父母丟失孩子後直墜地獄般的痛苦,他們心裡的傷痛是旁人無法體會的;影片的後半部份是人販子妻子「東窗事發」後失去孩子的撕心裂肺,她據理力爭,卻幾乎站在了所有人的對立面,形單影隻極其無助。每個人在陷入絕望時都只能掙紮著扛起那份痛苦,缺少設身處地的理解和體諒,他們被絕望包圍、與折磨為伍,稍存理智的人會把這份苦難分擔給某些宗教信仰,意志力稍差的則遁入崩潰境地自我放逐…突然想起若干年前看到的話:沒有我的心傷就不要學我的悲傷,沒有我的重創就不要學我的堅強…
       能將上述社會矛盾清晰地「擠出來」給大家看,除了導演、編劇,更要感謝片中賣力演出的演員們~這部戲陣容強大不說,裡面的每個人幾乎都演技爆棚,給觀眾帶來的巨大感官刺激、情感衝擊無疑是給本片加分的另一主要力量。
       1.趙薇飾演的李紅琴,我認為是她出道以來扮演過的最成功角色,沒有之一。明眸皓齒是她天生的利器,一雙忽閃著著水汪汪大眼睛,瞬間就能捕獲觀眾的信任和同情。而在這部戲裡面,趙薇的閃光點遠不止這些,可以說從她飾演的角色出場開始,這部電影的「好戲」才剛剛拉開劇幕。李紅琴以為自己無法生育,養子是丈夫跟別人生的,養女是丈夫從工地上撿回的棄嬰,丈夫死於肝癌,自己一個農村夫人含辛茹苦地撫養孩子。可以說沒了孩子,她連活下去的支點都不知在哪裡。趙薇演技的飆升就體現在她對這一人物命運的理解和參悟,通過一身「土氣」的打扮、一口地道的方言、通身透著的倔強和對孩子強大的愛意,她成功地展現出這一角色的無辜、絕望、堅持和勇敢,也是通過趙薇的表演,我們才看到一個「不自量力」的農村夫人是如何因著對孩子的愛而走上與福利院對抗的道路,沒有歷經過「大世面」的她在面對社會輿論的集體圍剿時是如何茫然失措、孤立無援,為尋子她是如何固執又無怨地獻出自己每一分力量、甚至是透支對人生的希望…有一幕是發生在吉芳被收養的福利院裡,李紅琴出現在吉芳窗外,孩子看著魔法般出現的媽媽,伸出手掌去碰觸她,母女卻隔著冰冷的玻璃,思念在一窗之間被隔斷,只剩彼此的畫面寥以慰籍…鏡頭移至母親所在的窗外,瞬間,觀眾的心就碎了,只見李紅琴站在小樓二層外掛的空調機上扶著窗台撐著自己,身下是懸空的黑暗和恐怖…一個人是要歷經多大的苦難和風險,才能成為母親啊!對於人販子的妻子,這將更加困難。另一幕是李紅琴發現田鵬出現在路邊尋子親友團的活動現場,她不顧一切衝上去抱住孩子,眾人一見是人販子妻子,不顧孩子口口聲聲的「媽媽」,將手中能利用的一切資源砸向她…趙薇曾在《畫皮I》里扮演身中妖毒的將軍妻子,也是眾叛親離的場面、也是人神共憤的情景,那一次,她用一抹淚水回饋給螢幕,道出心中的憤怒、無盡委屈與酸楚…而在本片裡,面對四面八方席捲而來的責難和辱罵,她哭喊是宣洩那份無助,最終還是勇敢選擇了承受,為她丈夫無奈下無知的犯罪買單,她用下跪來替丈夫償還良知里無處遁形的愧疚。最後一幕,李紅琴得知自己懷孕了,百感交集的她蹲在原地應聲哭泣,一直以來對自己無法生育的遺憾和自責此時化作了委屈和無奈,她丈夫知道這個結果嗎?他是騙她這麼許久嗎?如果之前就知道是這樣,她就能一早拆穿老楊在外面和別的女人生了吉剛(田鵬被拐走後的名字)的謊言,這委曲求全的幾年裡自己也不至於對什麼都一無所知最後白白當作替罪的羔羊,也不會為自己身體的缺陷感到如此自責、對家庭如此抱憾。趙薇用一雙眼睛就撐起了整個表演,在此真要為她的全心全意點讚。
       2.黃渤飾演的田文軍,彰顯著這一演員的強大可塑性。他可以是個詼諧幽默的諧星,也可以是個用心良苦的父親。黃渤的演藝事業一路走來不容易,讓我印象深刻的幾部片子裡,他飾演的角色全都形象鮮明、個性突出,《瘋狂的石頭》、《瘋狂的賽車》、《黃金大劫案》、《殺生》、《無人區》…這些他參演的作品裡都有他用自己標誌性的形象打下的「黃渤烙印」,本部也不例外(更加大了對《心花路放》的期待~)。田鵬失蹤兩小時後田文軍打電話報警,瀕臨崩潰的父親,顫抖的聲音中夾雜著對未知的不可預期,鏡頭特寫停留在黃渤被恐懼緊緊攫住的臉上,光憑面部肌肉的顫動和微微滲出的汗珠,他已經表現出那份該有的驚慌和失措了,多希望此情此景一覺醒來只是虛驚一場,多希望時間下一幀到來時心中的渴望就能變為現實…這些,他都用表情說出來了。三年後在安徽某農村,找到失落已久的兒子後田文軍在田野上激動地搖晃兒子,「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高桌子低板凳都是啥?」「都是木頭啊」…淚落,他希望兒子用熟悉的童音對上父子曾經的「暗語」,希望再度出現在生命裡的兒子能令他們全家的生活回復到最初的模樣,兒子的出現讓他欣喜若狂,可孩子的排斥、疏離又讓他充滿難以言說的心傷,於是我們看到抱著孩子痛哭的父親,淚水不能沖刷掉三年時間帶給父子間的隔膜和距離,卻能平抑這期間裡他加諸自己的精神苦行。在這半年後,李紅琴來到深圳他的居所外逗留已久,無奈下打了照面,李紅琴說,孩子爸,別給孩子吃桃,他過敏…瞬間,他本已平復的心情又天崩地裂般劇烈晃動起來,「你滾!」他的拒絕痛苦又無力,這是三年前他自己在尋子錄像中親口說的呀,他知道說出這話的人一定是對孩子傾注了血濃於水版巨大的愛,可她是人販子妻子啊,她怎麼能和自己等量?不奇怪兒子對她如同生母般的依賴,但她對兒子如出一轍的母愛才真是這三年里對自己一番父愛鳩佔鵲巢的兇手啊!黃渤此時精湛地演繹出一個市井人物內心的糾結和委屈,他懼怕自己孩子對李紅琴強大的黏附,但同時他心底里又感激她對田鵬這樣無微不至的照顧。演到這裡,才看清楚在田文軍心裡,這一直都是他和李紅琴對兒子愛的較量。
       3.其他演員也帶給我們十足的驚喜:郝蕾飾演的魯曉娟,田鵬親生母親,田文軍的離異妻子,劇中她始終是前夫口中「不甘任命」的人,不甘平庸,她選擇離婚;不甘兒子回來後身陷對城市寂寞的不適,她再度選擇離婚去成全對兒子和「妹妹」在一起的願望。她不大多用表情,可是她一哭,整個故事都跟著起伏。張譯飾演的韓德忠,很有型,他本就有一身商務男的氣場,稍加修飾便是辨識度極強的成功人士范兒,可這一次,他坐在高高在上的交椅上,卻丟失了唯一的孩子,他用6年來懺悔、彌補一路來心裡的慚愧,終究在生活的驅使下身背命運的枷鎖掙紮著繼續前行。張雨綺飾演的韓德忠妻子,戲份不多,台詞更是寥寥無幾的幾句,可就那幾個鏡頭、幾句話語,已經底氣十足地表露出一位失去孩子母親心裡的空洞和懺悔,誰說她技不如人空如花瓶了,就這幾個出場能捕捉觀眾的記憶,足矣。
       影片最後,李紅琴握著驗出懷孕的體檢通知單泣不成聲地蹲在原地,鏡頭推遠,高夏推著坐在輪椅上的母親,滿是同情地望著紅琴被打落一地的無奈和艱辛…電影的畫面戛然而止,給觀眾留下一個開放的結局,但鏡頭轉為記錄現實中影片故事的原型,生活還在繼續,「田文軍」不僅原諒了「李紅琴」,還很感激三年來她對兒子的視如己出,兩家人仍有聯繫,兒子「田鵬」不用在血緣和情感之間勉為其難,所有人看上去都找到了問題解決的答案…
       「親愛的小孩 今天有沒有哭 是否遺失了心愛的禮物 在風中尋找 從清晨到日暮…」影畢,立正——敬禮!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