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親愛的--Dearest

亲爱的/亲爱的小孩/打拐

7.6 / 2,484人    128分鐘

導演: 陳可辛
編劇: 張冀
演員: 趙薇 黃渤 佟大為 郝蕾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黑左

2014-10-04 07:52:48

網際網路,包括移動網際網路,能為被拐兒童做些什麼?


這是我在知乎的一篇自問自答,貼過來希望豆瓣的朋友們也能關注一下這個問題: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5680977

——答案越往後寫越無力,作為一個網際網路從業者,我深知各種看似可行的方案在執行和規劃中都有很大的問題,這讓我愈加覺得個人的力量和智慧很微薄;相比之下,被拐兒童的家長們目前都是一種悲情英雄的角色,他們擁有無窮的動力和鬥志,但卻無處著力——這分明就是最好的用戶類型,但我們卻沒有辦法給他們提供一套完善的服務。


這是一個補充式的自問自答,一些不成體系的觀點,希望能拋磚引玉:


人群分析
主要是被拐兒童的家長、親友,高粘度忠實用戶,有大量的時間來篩選和整理資訊,大部份出現在二三線城市,經濟上可能有一定的壓力,他們對相關資訊的需求量大,同時在情感上比較脆弱,需要一部份的精神支持。根據我暫時了解到的人群,普遍因為公3安5機關不作為、和諧為重的壓力,對體制內的協助不信任。

移動網際網路的工具屬性:


1、即時發送的警報系統
藉助部落格、微信的深度合作,在發現兒童丟失後第一時間進行地域性的廣播,向本地所有用戶發佈被拐兒童的資訊,並同步在交通入口(汽車、火車站等)的廣告螢幕中穿插播放,增加群眾協助,增加拐賣犯的犯罪成本。
目前部落格微信等社交件的通告系統均為企業內部操作,如果不能建立起一個深度的合作,能及時利用此類平台,而要走複雜的內部審批流程、加上等待反饋的時間,很可能丟失找到兒童的機會。但如果開放此流程給公4安·機關或其他用戶,執行力不能得到保障,且有很大的廣告隱患。

2、即時發送的資訊
被拐兒童尋回、疑似被拐兒童尋親、拐賣兒童幫派破獲等相關資訊的即時通報。
此類資訊更新頻率超低,需要確保用戶能及時看到。

3、非官方的統計
包括拐賣兒童多發地、被拐兒童大致流向、騙子電話庫等數據型統計。
同樣,更新較慢,而且趨勢不會有太大的變化,如南方地區的被拐兒童大部份流向潮汕地區(沒有地域攻擊的意思,只是基於一部份家長調查的結果),不會有即時的指導意義。

4、利用各種社交媒體平台,收集和展示疑似被拐兒童。
藉助社會熱心人士,收集各地疑似被拐兒童如丐童的照片,集中展示,家長可以人工進行篩選辨認。
社會人士的熱情是不可控的,且拍攝有一定的風險;作為辨識用的照片,需要一定的清晰度,對照片的質量要求比較高,如果只是「疑似」,有可能造成家長時間、金錢浪費,尤其是情感上的再次傷害;且發佈照片的入口在社會用戶端的話,需要對照片進行基本的智能篩除,以過濾掉廣告、景物等無效照片。

網際網路的協助屬性:

1、指導指南
提供一個wiki式的資訊指導,設定關鍵詞和精華內容指引。
參考寶貝回家尋子網 http://www.baobeihuijia.com/

2、媒體發聲
和當地媒體(其實人都拐走了,求助當地媒體只能起到搜集線索的作用)、全國性媒體(合作難度較大)進行長期的合作,發聲。
這部份其實是特別無力的一點,家長們急切的需求,想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他們的孩子長的什麼樣子,在哪兒丟失了,想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他們願意拿生命中的一切去換回自己的孩子,但社會大眾撐死了也只是在媒體上看到一篇煽情苦文,過了就忘了,而且孩子的照片其實長的都差不多,真要讓你看見了也不一定認得出來。

3、社群集合
相當敏感的一部份。
能提供給家長們最大幫助的,反而是有著相同遭遇的其他家長,可以搭伴出去尋親,可以共享資訊、可以交流經驗、可以互相慰藉。而且很多家長是經過了不短時間的徬徨、孤單,最後才「找到組織」的,如果能讓他們第一時間得到相關集體的幫助,價值很大。
但為什麼敏感呢?因為這類集體,最後的表現形式是集體↑訪、為了得到更多的社會關注,拉橫幅、對抗當地公m安等。這是任何網站和件無力承載的壓力。
為什麼會是這樣?認真的知友可以看一下《親愛的》人物原型,彭高峰的尋子日記:http://bbs.tianya.cn/post-free-1370887-1.shtml#ty_vip_look%5B%E5%AF%BB%E5%84%BF%E5%BD%AD%E6%96%87%E4%B9%90%5D

以上,希望路過的大V們能關注一下問題本身,讓更多充滿智慧的知友參與進來。
謝謝大家。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