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親愛的--Dearest

亲爱的/亲爱的小孩/打拐

7.6 / 2,653人    128分鐘

導演: 陳可辛
編劇: 張冀
演員: 趙薇 黃渤 佟大為 郝蕾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思思臉真的很大

2014-10-05 01:20:43

在電影院哭足倆小時,你也不會為被拐兒童多做些事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看電影《親愛的》到最後五分鐘,所謂的「彩蛋」(幕終出現的真人真事版塊)終於讓凝蓄已久的眼淚如潮水般奔湧而出,紮紮實實地哭了個痛快。於情於理,這都是一部值得一看的電影:既有私人化的觀影體驗(家裡有娃的從此更看緊了娃,沒娃的心裡念叨著回家給爹媽打個電話、報個平安),又能滿足商業化的利益需求。掏幾十塊錢買張影票的觀眾們,在影院鞠一把悲天憫人的眼淚,出來後再看看一些把道理拗得比繞口令還繞的「專業影評」,點個讚,深表贊同,這事兒,也就過去了,然後該幹嘛幹嘛,繼續雞飛狗跳的生活。這便是這類主打「煽情」而非「批判」的影片最終的意義。

從電影本身來說,這都算得上一部質量中上的電影,節奏緊湊不拖沓,該煽情煽情,BGM從來不幫倒忙,煽情總適可而止,不過份催撥人神經,用家鄉話來刻意加重的「農村人」因素反而成了一個不咸不淡的笑點,中和太過現實主義的題材給人帶來的沉重和不適感。陳可辛運用操作電影多年的經驗在一部兩小時的電影裡將電影技巧都玩了個遍:前一個小時以田文軍的視角講述一個「被拐家庭的故事」,堪稱「被嫌棄的田文軍的一生」;後半段自然過渡到了李紅琴的視角,講述「由於智識短缺從而缺乏兩性生活常識,更不知買賣孩子犯法的、同樣無辜的農村婦女的故事」,堪稱「被嫌棄的李紅琴的一生」。兩分段中主角黃渤和趙薇的表演都堪稱完美,黃渤繼續影帝本色,趙薇則是難得地剔除了不少在過往總是妨礙她成為演技派的「明星氣」,紮紮實實做了回演員。值得肯定的是,華語片中一向桎梏的非此即彼、你是好人我就是壞人的一分為二價值觀終於在此片中再也尋不著,編劇聰明地採用了「你也不容易我也不容易大家都沒錯」的討論型價值觀,不草率地對任何一方下評論做判斷,只把事實擺給你看。這種在西方影視劇中早已成常態的設定實在是十分討巧,甚至也可稱作投機,它允許觀影的人每個人都在心裡有個獨特的小九九,你有你看法,我有我認同,反正我編劇不干涉,你們哭著看完了電影,我「站著也能把錢給掙嘍」。

而另一個讓人頗感驚喜的是影片中對整個社會大盤的方方面面都各有涉獵。雖然礙於審查制度的原因,對於體制的頑疾和社會人情的冷暖只能以隔靴搔癢的姿態不痛不癢地提及,但念及陳導的初衷,也是值得點讚。首先真實的深圳會否有像田文軍的房東那種足足寬限了他一年才轟他走的好人,以及真實的城管是否真的會對非法擺小攤的田文軍輕描淡寫說一句「明天別在這兒擺了啊」(大家都知道真實的城管當然沒那麼好說話),討論這些,已經超出了一部普通的電影應該承擔的範圍之外,而非要一部電影血淋淋地把真實的社會狀況都展現出來,也是不現實,又苛刻。留心一想片中其實處處藏有「草蛇灰線」,田文軍被告知孩子必須丟失超過24小時才能立案、但立案後又被民警們倒打一耙說耽誤了最佳的偵查時間,這是在無聲地對公職部門的不作為表示憤怒;這樣的憤怒在片中比比皆是,幾乎是每隔幾分鐘就跳出來一次:田文軍尋子一年後,當初熱切幫助他的公安局、報章雜誌早已對他不聞不問,田文軍說「你們連條狗不見了都能上報,為什麼我兒子不見了不幫我登?」那邊回:「這案子都過了一年了,都沒新聞價值了。」李紅琴出獄後去福利院想看女兒,明明該是人間天堂、處處充滿愛的福利院卻冷漠得如同冰霜,只是輕飄飄撂下一句「你要是找到證明女兒不是你拐來的你就跟法院說去啊,這事兒不歸我管,我又幫不了你」,而跟法院說理,法院的回應是:「你有律師嗎?你案子要排期,我們這兒案子可多呢」;難得盼來了一次調解庭,不耐煩的法官一直催促「前面說過的話就別說了啊,速戰速決,我們後邊還有好多人在排隊呢」,言下之意:誰有空聽你那唧唧歪歪的家長里短,趕緊走程序把事兒辦清了趕緊滾。這,是在抗議公職部門彼此之間的互相推諉和各部門的閒人眾多、辦事效率低下從而將責任不由分說轉嫁到無辜的民眾身上。而張譯演的韓總,想再生個孩子,還得低三下四地求爺爺告奶奶,也求不來一張可笑的出生證。「我媳婦都懷孕了!這出生證還要不來!這是能生還是不能生啊?!」印象最深的是佟大為飾演的高律師帶著李紅琴來到法官家裡求情,李紅琴性子急,沒說幾句就急得站起來,但並不是想動粗,法官無比鄙夷地說:「我們是為人民服務,可不是為了無理取鬧的人服務。」諸如此類的細節在片中比比皆是,雖然不是直面那些沉珂舊患,但能碰一碰,撩一撩屁民們早已麻木的神經,也算是功德一件。BTW,劇中審人販子一段,其中一個聲稱自己只拐女人不拐小孩的人販子堅持自己拐女人沒錯,「要不是她們貪婪那能被我騙嘛?!」這句台詞也是十分亮眼,看不出來,陳導野心不小,在這樣一部短短兩小時的電影裡努力想塞進那麼多他對社會人事的獨特看法。

但從影片的最終指向來說,該電影仍然處在一個比較低劣的段位。為什麼會有數以千計、總難清除的人販集團存在,這事其實有一個再清晰不過的路徑:農村人窮→需要勞動力→生孩子越多越好→生不出來怎麼辦→買唄。而為什麼會窮?最後問題還是會歸結到城鄉二元化帶來的溝壑始終難填平,資源分配的巨大不均也是促使農村人口不斷向城市湧的最主要構因,但這能拍到電影裡嗎?不能。大家都心知肚明,可仍要不甘不願穿著皇帝的新衣。正如幾個月前同樣催人淚下的電影《歸來》一樣,將原作中明明是文革造成的苦難一縮再縮,將陸焉識一家的錯位歸結成了「方師傅你不能再這樣了」,將一盤大戲做成了小人物無權無勢被欺凌至此的血淚史。家國天下,沒有家的確沒有國,但「國」這個看似虛空實則無處不在的概念,才是將「家」摧毀的最大黑手。如今的《親愛的》,首先必需要讚賞陳可辛作為一個香港導演對內地社會的持久觀察,以及努力想端平身份、以平常心看待內地人和事的心願,但刻意將人販子這一條(構成影片中所有矛盾的最主要因素)線暗暗省去,不討論前因,不討論後果,這是一種聰明的做法,可以很好地規避審查(畢竟如果連公映都公映不了,影片的傳播力度也可想而知了),卻並不值得尊敬。而編導自以為聰明的「戛然而止版」結局其實並不算是Open Ending,因為故事最終停留在李紅琴愕然得知自己原來不是沒有生育能力、死鬼丈夫才是不具備生育能力的那個這段,李紅琴像斷了最後一根稻草般啞然失笑,即使此處用了鏡頭由近及遠拉開、由清晰到模糊的手法來表現命運的無常和弔詭,努力地想製造一種似笑還哭的黑色幽默,但效果則見仁見智。一部電影的最終落腳點在哪,能最直觀體現主創對故事的看法到了第幾層。悲劇竟然只源於李紅琴及其代表的底層低產階級沒文化,因他愚昧無知,遂遭遇種種厄運也是罪有應得。由此主創的投機用心一覽無餘:故事中的主人公所代表的低產階層根本不會掏錢進影院看電影,甚至連這部影片在世上的存在也不得而知,創作者十分精準地用一點點煽情、一點點眼淚套牢了會掏錢進影院的目標受眾,即有餘錢消遣的中產階級們,但悲劇總有人要背責任,那就由目不識丁且好欺負的農村人來背好了。這麼說也許過於苛刻,畢竟也還是有熱血的公知在看了影片後興沖沖地做慈善、做公益,發誓要幫到那些「可憐的人」。可惜這樣的人畢竟寥寥,大多數人的眼淚,也只不過停留在觀影的那區區兩個小時罷了。

另外,陳可辛對於「農村人」這一群體的想像也過於幼稚,且讓人反感。把」有文化「作為」有涵養、有家教「的充要條件,這是一種過時的評判標準,公允的說陳導所打造的李紅琴,符合所有沒接觸過農村的人的想像,但那也只是從小學課本里看到的農村人形象而非真實感觸到的、立體的人和事。李紅琴大字不識幾個卻蕙質蘭心,為了找孩子竟然主動給」證人「獻身,既冒著傻氣又令人慨嘆,這樣的角色本來已經夠完美了,但卻不經意顯出編導所代表的菁英階層對這一階層的自以為是、懶於深究的態度,真實的農村人究竟怎樣,農村裡的那些事兒,是不是只值得我們嫌棄地望兩眼、然後捂著鼻子跑開,陳導下次可以再開一部戲專講這個。也許由於戲份安排的限制,李紅琴這個角色的確太過單薄和平面(有無數個瞬間都以為自己在看情感類尋親節目),因為人物單薄,則需要刻意打造她邋遢的形象和含糊不清、家鄉口音濃重的吐詞,細心的導演甚至還給渾身充滿悲劇的她準備了無數件大紅衣服,帶罪之人卻穿紅戴綠,這樣的無序凸顯無常命運給普通人的刺痛。工夫已做到盡,不明就裡的觀眾情緒也被點燃,再探究更多,也許真是吹毛求疵了。

坦白說《親愛的》已經做到華語片的最高能耐,但若單論命運的無常壓在小人物身上的種種,還不如推薦另一部遠沒有此片有市場號召力但絕對是好片中的好片——《萬箭穿心》,比起《親愛的》中像三峽大壩般收不住的眼淚,《萬箭穿心》顯然克制、自持得多,是真正的」單純把事實擺出來給人看、不帶任何一點主觀判斷「。而很多人拿同題材的美國經典電影《換子疑雲》來與《親愛的》比較,這同樣是一種不恰當的做法。畢竟人家是」改變國家的電影「,而我們只有」改變電影的國家「。努力在審查尺度下騰挪游移打太極,總好過那些非要拿審查制度來當自己不作為的藉口的無所事事之徒。所以,《親愛的》,應在華語好片上自豪地記下一筆,畢竟,」把槍口抬高一寸「,總好過直接無情開槍。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