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親愛的--Dearest

亲爱的/亲爱的小孩/打拐

7.6 / 2,653人    128分鐘

導演: 陳可辛
編劇: 張冀
演員: 趙薇 黃渤 佟大為 郝蕾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嬛原劑

2014-10-07 06:04:07

《親愛的》觀後感 | 生活是一場千絲萬縷的糾纏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請原諒我的拖延症,9月26日看完這部電影就決定寫觀後感的,卻拖到了現在。其實最終治癒我拖延症的是很多人寫的電影觀後感實在是太像《看有感》這樣的語文作業,於是我抱著好電影不能沒有好影評的「雄心壯志」,實在是覺得有寫一點東西的必要了。

       電影開拍之前,陳可辛讓諸位演員坐在電影院裡看這部電影背後的真實故事——2011年2月8日,田文軍(黃渤)的原型在見到三年前被拐走的兒子田鵬原型的那一刻,大聲嚎哭,和電影中的場景沒什麼兩樣。李紅琴(趙薇)的原型說:「以前這屋子裡有五六個人,現在他們都不在了,很冷清。」

       也在同樣的三年前,一部同樣是以真實事件為藍本的小說《熔爐》在韓國受到關注。後來,這部小說同名電影中男主角的飾演者孔劉極力奔走,促成了小說的電影化。2011年《熔爐》上映,並成為當年韓國十大法律新聞事件之一,其所造成的無與倫比的效應將聾啞學校虐待和性侵殘障學生事件推到幕前,更是促成了相關法律的修訂和「熔爐法」的通過。

       在地震、明星離婚、吸毒嫖娼、貪官落馬這樣一個大事件頻發的時代,這樣一個算不上新鮮也不夠刺激的以「打拐」為主題的電影,彈到了我們的神經末梢,繼而反射到淚腺、鼻腔以及哽咽的喉頭。沒有娛樂至死,沒有祭奠歷史,沒有文藝逼格,更沒有鮮肉走秀,在我們那耳聞目睹的G點愈來愈需要花樣百般的刺激時,《親愛的》來到我們面前。


       令人哭笑不得的電影才是好電影
       (除田鵬和吉芳外,文中角色名都以演員名代替)

       黃渤(田文軍)和郝蕾(魯曉娟)離婚,共同承擔起撫養兒子田鵬的責任。一隻黑貓的出現和消失,正好與田鵬被拐走相吻合。黑貓不是警長也不是妖怪,它似乎就是詭譎和災難的徵兆,也有點像趙薇(李紅琴)嘴裡那個「老實人」的化身,悄然改變了一眾人的命運。

       從黃渤用口香糖粘電線到他和郝蕾拌嘴,從「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到小混混鬧翻網咖,如果說這些都是鋪墊的話,那離婚二人組加入萬人尋子會算是唱出這部戲的第一拍。

       萬人尋子會的陣仗一度讓我覺得眼熟,張譯(韓德忠)拿著麥克風讓丟失孩子的父母做分享發言:一位母親說一定要找到孩子,不能生第二胎,要不然就是對丟失孩子的背叛;一位母親說她能在一堆孩子裡一眼就能認出有沒有自己的孩子。最後大家圍成一個圈拍手喊:鼓勵,鼓勵,鼓勵鼓勵(停頓)鼓勵……這些畫面分明有種傳銷組織洗腦的即視感,卻在一群悲情人物的傾訴場合蔓延開來,有點可笑,也有點滑稽。沒錯,就像黃渤對郝蕾的「高帥」「後夫」說的那樣:你說你理解,可你其實沒有理解。是啊,只有同病相憐的人才懂相濡以沫。在高帥看來,郝蕾不和他過性生活是冷淡,是心理疾病。而我也明明知道萬人尋子會上的失子父母是因為內心的極度焦慮和無助需要一幫有著共同遭遇的人互相傾訴、互相安慰、互相鼓勵,可我還是因為並不理解的理解,在張譯把老龜扔到水裡時咧嘴笑出聲。

       當趙薇從窗戶外「撫摸」吉芳時,我覺得這場近在咫尺的注視定會令人淚崩,可當鏡頭切換到趙薇是站在三層樓高的空調機上時,那種本來要決堤的情緒被這種「反差」堵了回去。

       好的電影大概就是:眼眶裡的H2O很有張力的佈滿眼球卻不外溢,如鯁在喉時卻長舒一口氣。


       中國人就是不懂得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

       佟大為(高夏)是導演畫龍點睛的一支筆,導演也試圖通過他來傳達自己的想法:一方面,通過佟大為的嘴說出了「中國人就是不懂得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一個人有一個人的命」這些觀點;另一方面,通過佟大為讓大部份面對螢幕同情氾濫、愛心膨脹的人認識到在面對現實中的李紅琴(趙薇)時自己的態度和立場——我們極有可能就是穿著白衣黑褲、頭髮抹得油亮、眼鏡戴著斯文的佟大為,在寫字樓里琢磨著「奮鬥」與「理想」,自我標榜為善良正直不隨地大小便的素質青年,然後很有禮貌地告訴趙薇:「律師沒有空」、「你當我是星期天呢」、「沒錢你可以去找法律援助啊」。

       不過,佟大為身上有導演給他的使命,最終走出了冠冕堂皇的高樓,並親眼看到了人販子老婆遭到萬人尋子會會員們的人身攻擊。
除了螢幕前的觀眾和螢幕中當事人之間的角度問題,從影片本身看,「中國人就是不懂得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這句話從始至終反映在電影裡人與人的糾纏中:以黃渤張譯為首的尋子父母有他們的不幸傷悲,人販子妻子趙薇也有她的不知無罪;黃渤和郝蕾有他們的救子心切,警察有他們的24小時出警制度;郝蕾心裡有對田鵬的愧疚,高帥心裡有對一家三口幸福生活的嚮往;張譯夫婦對「尋子」有懺悔不完的深重罪孽,計生辦的工作人員也需要「國家規定的」死亡證明;在法院,趙薇有對吉芳的母子情深,福利院有對吉芳的「為長遠計」,法官還得邊聽案子邊倒水,擠時間做做眼保健操,有一天審不完的案子結不了的糾纏。

       在這樣的一場場對抗與糾纏中,如果我們站在每一個人的身旁思考問題,也許哪一個人都是對的。可是,發生這樣的事,難道就沒有人錯了嗎?(餓不餓,我給你下碗麵)


       一個人有一個人的命

       這句話還是導演通過佟大為的嘴傳遞出來,佟大為就是導演的「經紀人」啊!

       我覺得影片中存在三類人:認命的、不認命的、不得不認命的。

       先來說說倆認命的:

       在尋子路上,郝蕾和張雨綺(樊芸)都是很被動的:張雨綺不必說,一開始張譯組織萬人尋子會到後來張譯堅持不住要生孩子,張雨綺一直是那個站在背後的女人。而郝蕾,在沒丟孩子前,他是個不認命的女人,面對在大城市「創業失敗」的黃渤,她不甘心每天守著網咖和小賣部看孩子,她想使勁地爬上去。如果沒有發生意外,她是可以嫁給高帥,一路開著奧迪走上人生巔峰的。可是從她參加萬人尋子會蹲在地上哭那一刻起,她就認命了。她對田鵬心中的愧疚感會存在很久很久,她不想和高帥過性生活,不想生孩子,等田鵬回來以後還想收養吉芳,可最終還是因為她和高帥分手而沒收養成。她和高帥冷戰,她在高帥發完飆以後牽著田鵬的手一句話沒說的離開,她一直比較安靜,所以,她這個認命的角色註定了她是要「克制」著去演的,所以郝蕾真是棒棒噠。

       再來說說倆不認命的:

       趙薇的抗爭不必說,她從孩子被搶走那一刻起,就一直在抗爭,從想通過向警察叔叔撒謊留住吉芳,到抱著女兒試圖衝出派出所,從向孤兒院院長爭取看看女兒到爬上空調機頂和女兒隔窗對望,從請求老鄉幫忙作證到為了爭取女兒的撫養權「出賣」肉體,從研究《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認真做筆記到死磨硬泡佟大為,她一直在為自己擁有的「權利」做鬥爭。

       黃渤是一個有魄力有膽識有思想的人,要不然郝蕾也不會看上他還給他生個兒子。雖然他最終成為這個大城市一隅里創業沒成功的網咖老闆,可是在該不該放未成年人進網咖這件事上,他猶豫過。後來與那幾個小混混在看守所的過道里擦肩而過的幾秒鐘里,不知道他是否體會到一番意味深長。是啊,簡單看的話,如果他沒有放那幾個混混進網咖,也就沒有後來的騷亂和爛攤子,田鵬也不會在混亂中跑出外面玩耍,也可能就不會有這麼一連串的故事。

       在尋子路上黃渤也從未放棄,也沒主動流過淚,他有時寧願知道對方是騙子也要去試試,從他掛掉郝蕾的電話就能看出他倆的不一樣。當被騙子圍追時,他抗爭不過求饒,求饒無用跳江,黃渤不是莽撞,是不信找不到。找到孩子後在樓梯口的撕心痛哭,與其說是千辛萬苦辛酸路的情緒崩塌,倒不如說是三年尋子終不負的百感交集:從放未成年人進網咖到孩子被拐,從救了猴子到找到孩子,這其中是否存在著一絲一縷的因果糾纏?

       有的人會質疑這兩個人:一個農村婦女怎麼臉那麼乾淨?一個網咖老闆怎麼衣服那麼整潔?我覺得最好的解釋就是:他們比很多人都活得有「尊嚴」,能屈能伸,信念不倒。

       最後一個是不得不認命的:

       當黃渤抱著田鵬回去睡覺時,張譯發來簡訊,他說他堅持不住了,自己做了那麼多,最後找到的卻是黃渤。

       尋子路上,張譯那個「無聲勝有聲」的猴腦故事在構建到猴腦卡在桌子的孔里時被張雨綺打斷,像極了給人留下無限遐想的鬼故事。當黃渤發現了那個蠕動的麻袋,眾人揭開麻袋的一刻,最刺痛的一定是張譯。按理說,張譯夫婦背負的罪孽自此得到救贖,而他們最後選擇「背叛」妥協生孩子,他認命了,這些都像是上天的安排,一切也似乎水到渠成。

       影片結尾,趙薇得知自己懷孕蹲在那裡,鏡頭拉遠,這是一個沒有答案的結局。也許導演自己也在糾纏,他可能實在不想看趙薇那麼執著卻又屢遭碰壁的走下去,給了她一顆看似希望的種子,讓她自己去選擇。其實,我覺得,與其是導演的安排,倒不如說是上天的安排,冥冥之中有一雙手操縱著一切:一個人有一個人的命。

       人性在繁榮中的淪陷

       在深圳街頭,趙薇告訴佟大為,她男人死之前告訴她,讓她這輩子不要來深圳。是啊,趙薇口裡的這個「老實人」也許自己都不會相信自己會拐孩子回家。那個不願惹麻煩的老鄉,需要趙薇用「肉體」來換取證詞,在這個「人生地不熟」的大都市,這樣一個本應老實的鄉里人也懂得了互惠互利的手段。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裡面爬滿了虱子和蟑螂。

       影片開頭,在城中村濕漉狹窄的巷子裡,黃渤因為找不到那根紅繩而用嚼過的口香糖把兩根線粘在一起,千絲萬縷的電線相互糾纏,誰又能知道誰會與誰扯上關係。鏡頭閃過的地方,暗喻「田鵬」的紅繩就在某個角落,於這千絲萬縷的「電線」之中,蕩漾了本不會有任何糾纏的兩個家庭的命運。一句「別讓孩子吃桃,他會過敏」將這種糾纏推到極致,人世間的太多相遇也許就是一場陰差陽錯。


       導演打了那麼多「擦邊球」,我們不能辜負他的「別有用心」

       看完影片,關注最多的點是趙薇的演技、素顏和安徽話,黃渤是怎樣演哭戲的,郝蕾教你怎樣進教科書……最後來一句:這是一部滿是愛(換詞填空:親情、虐心)的電影。再多點的,提一提這是一部關於打拐的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催淚電影,提醒下沒看過的人備好紙巾,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難道這僅僅是一部「大愛」的電影?

       從「國家規定的」24小時立案制度到公務人員向張譯夫婦要頭胎的死亡證明,再到趙薇與福利院長的對抗,再到法官大人把原被告雙方挨個數落一通,牛逼哄哄對趙薇說「我讓你說話了嗎」,陳可辛以打太極的方式,挑戰著廣電總局的電影審查制,通過打各種擦邊球直面現下制度把各種涉及到的體制問題一針見血地指出來,卻又點到為止,不失詼諧。

       我真的覺得陳可辛做到這點非常棒。

       很多人說《熔爐》、《素媛》,說看人家韓國能拍出這麼好的電影,沉重、厚實、有力度、敢挑戰國家機器。可是,我們的導演在審查環境如此差的條件下,正通往努力去拍那樣電影的路上的時候,被我們高冷地忽略掉了。如果說張藝謀的《歸來》談文革沒法喚起我們這代90後的共鳴的話,打拐這樣離我們很近卻也很遠的題材,是足夠能扎到我們的。

       只是,我希望,我們能感受到的不僅是它扎到了,而是它扎得如此之深。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