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的故事--The Story of Film: An Odyssey

电影史话/电影的故事(台)

8.4 / 4,835人    60分鐘 (15 episodes)

導演: 馬克庫辛思
編劇: 馬克庫辛思
演員: 亞歷山大蘇古諾夫 拉斯馮提爾 巴茲魯曼 蔡明亮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hela

2014-10-07 23:15:48

不夠全面,但足夠好


對於一般人而言,電影只是一種娛樂,我們對於電影的了解,也只是通過呈現在螢幕上的影像,我們不了解他是怎麼拍出來的,也不完全了解導演透過影片想要真正表達情感。換句話說,我們不會看電影,我們大部份人看的是熱鬧。
而《電影史話》向我們提供了這樣一個機會,讓我們去了解電影的發展,站在導演的背後,去觀察一部電影是如何產生的,以及讓導演自己來與你對話。難得可貴的是,導演會運用鏡頭語言來說話,介紹某位導演就儘可能用這位導演的風格來拍,這比文字要形象生動的多。
但是它畢竟是以西方人的視角來評述電影,所以對於其他文化下的電影,介紹的並不是太確切,至少對於中國電影的理解,是與我們有出入的。
總體來說,能將百年的電影史娓娓道來,已經是不容易了,作為一個小小的影迷,還是要消化很多天。

--------------------------------------------------------------------------------------


用兩個星期,又把《電影史話》看了一遍,再來說說自己的感受。
按中國寫史的分類習慣,這部紀錄片可以算是電影編年史,這從每一集的標題也很容易的看出。這樣的敘述方式表面上看起來是連續的,循著歷史的脈絡逐步向前,但是實際上由於導演的拍片思路比較主觀,他只選取了電影史上具有藝術創新意義的部份進行記錄,這就導致了各國電影史的不連續。比如說,德國電影在二三十年代被高度讚揚之後,直到七十年代才被導演重新提起,中間默默無聞的五十年完全被抹滅了,實際上,一個國家文化、歷史、現實背景對電影的影響都是深遠的,而斷裂的敘述方式著實讓人摸不著頭腦。
電影的歷史雖然不長,但是理論學家依據各自的哲學概論、方法與數據,建構出了四種電影史:美學史,將電影視為藝術;技術史,將電影作為一項發明;經濟學,將電影作為工業;社會史,認為電影反映觀眾的情緒和價值觀。雖然導演很明確的指出這部作品講述的歷史是電影史上具有創新意義的進步,但是這裡的創新很狹隘的表現在其藝術性上,而技術的進步,電影帶來的經濟效益、社會影響卻很少被提起。所以,有些電影看起來就不是很接地氣,或者說很冷門。
所以《電影史話》可以說是一部編年體電影美學史。
就像寫中國史必從盤古開天闢地,堯舜禹的故事寫起。電影史也都是從愛迪生、盧米埃爾寫起,這是毫無爭議的。但是離我們越近的電影,爭議也就越大。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主觀想法,因此在看這部紀錄片時,我也會暗想某些偉大的作品為什麼沒有提到。話說回來,看電影從來都是自己個人的感受,好壞都是自己說了算。而我們看到的也只是導演的個人觀影感受。
因此,這只是一部關於電影歷史的紀錄片,它不夠全面,但是它足夠好。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