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親愛的--Dearest

亲爱的/亲爱的小孩/打拐

7.6 / 2,653人    128分鐘

導演: 陳可辛
編劇: 張冀
演員: 趙薇 黃渤 佟大為 郝蕾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墨愚玩

2014-10-09 18:53:45

電線桿下的生活


中國電影人和骨灰級影迷的共識是,只要審查放開,主創團隊把電影當作品而不是商品,再加上觀眾改變觀影態度,那麼中國會在短時間內湧現出全世界最豐富的現實主義題材電影。不僅票房世界第一、電影質量更能把美國、法國等老牌電影王國甩出一個世紀去。因為我們的土壤下,一個又一個年代更迭,早已埋下數量驚人的「故事」,這些故事一旦出土,改變的不僅是電影,而是社會氣質。
《親愛的》在現實主義的層次上,算得上刻到肉中,離「刻骨銘心」還差一半。「拐賣兒童」在中國土壤里是比較普通的故事,這本身就是件觸目驚心的事。電影背景建立在我們世界第一的人口基數上,主要角色是黃渤、鮑蕾飾演的失子夫妻,以及趙薇飾演的「人販子家屬」,還有張譯、張雨綺等人飾演的失子家庭互助團體。說實在話,儘管故事是個悲傷的故事,但影片克制的講述手法,會讓很多對「拐賣兒童」並不感興趣或者並不新鮮的觀眾,在片子的前半失去耐心。故事後半,血緣與法理的糾纏才逐漸揪緊人心。你會發現,原來這不是一部你可以隔著螢幕心安理得去觀望的電影,它就是想讓享福的你意識到,你富足但壓力很大的生活和那些社會中下層同胞的社會只有一個轉身的距離。一個轉身,不僅財產、地位會失去,連孩子都可能失去。
「我一回頭,兒子就不見了。」在片中張譯飾演的富豪「韓總」的這句台詞,一定會給富爸爸、媽媽們最大的震撼。
群像電影,即並沒有明確主角的電影,是現實主義題材的一個特色。在觀影中,隨著情緒的逐漸低落,我開始坐立不安。我看到的不再是黃渤、鮑蕾、張譯、趙薇這些名字,而是他們飾演的人物原型——那些真的失去了孩子的父母:彭高峰夫婦、孫海洋夫婦,以及無辜的人販子之妻「李紅琴」。這些人讓我喘不過氣,他們的苦楚之深不僅會讓他們一遍遍指天發問,也讓我恐懼這個似乎沒道理好講的社會。而電影展現的不只是人群的一面,哪怕是配角,也都真實得使我難過。
福利院院長,一個遵守法規法制,習慣於打官腔的長者。他對「李紅琴」的態度你除了說他語氣不對,還真說不上他有啥錯誤。然而他就是在做錯事,他的錯不是一天釀成的,而是長期背對群眾養成的。他是個自私且功利的人,這是他的錯。
法官,一個每天坐在庭內看著無數夫妻為了「我要離婚,我要財產、孩子」對罵的老者,再犀利的律師在他看來,也已成了蒼蠅,再苦情的當事人對他來說,只不過是群各有所圖的人。這位老人聽佟大為飾演的律師自辯以及趙薇飾演的李紅琴哭訴時,面無表情,對待鮑蕾與福利院院長和他們的律師時,同樣極不耐煩。他打斷佟大為說的那句「怎麼什麼案子你都接」,我竟然看笑了。但看到他兩次痛苦地揉著太陽穴,我又理解了那些生活中對群眾不耐煩的公務員,儘管我知道,理解不能成為他們瀆職的理由,但我一個觀眾,除了理解別無他法。
告訴黃渤、鮑蕾他們孩子所在的年輕人,在黃渤承諾只要消息確鑿就給二十萬時,這位年輕人說了句「我不要錢,我覺得你們太不容易」就走了。這個連臉都沒給我留下印象的人,成了全片除了佟大為之外最溫情的人。看得出他生活不富裕,可能自己也糾結在怎樣賺錢的關頭。這樣的暖男,我們也能在部落格上看到,雖然稀有,但他們比什麼說教都有意義。反之,那些有鏡頭或藏在「旁白」中意圖騙黃渤等人錢的騙子,讓我心寒之餘,也呈現了一個事實,他們過得不好。就像片中一個人販子說的「拐賣兒童這種傷天害理的事我不做」,哪個中國底層人民「不怕報應」?底層的生活,和大多數人隔得太遠,他們的臉,因為誤解太多所以呈現出越來越兇狠的表情。
影片開頭,黃渤爬到電線桿上修理電線,鏡頭反覆對著纏得令人心煩的電線拍。我願意相信,這是導演陳可辛有話要說。佇立在小巷弄內的電線桿,纏著早已無序可查的各家各戶的電線,誰也不覺得亂,除了自家電線除了問題。髒亂差成了這些人的日常,他們就這樣活著。
我突然想起,原來大多數新小區內竟然是沒有電線桿的。享受著窗明幾淨、燈火通明,人們甚至可以忘了電線桿的存在。至於那些電線桿下的生活,誰不忘記?

10月6日發表於《台州日報》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