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親愛的--Dearest

亲爱的/亲爱的小孩/打拐

7.6 / 2,484人    128分鐘

導演: 陳可辛
編劇: 張冀
演員: 趙薇 黃渤 佟大為 郝蕾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Claudia

2014-10-09 18:56:06

細微之處的悲憤


不是自己的孩子丟失,警察是不會心急如焚幫你找的。正如不是自己雙規雙開,狗官依舊會在台上大談反腐敗。近期北京的地鐵告別一律「2元」,上海人民笑了因為他們從來沒有享受過這待遇。就是你路上跌倒都會有人笑你,道理是他沒有跌倒,所以他幸災樂禍。這就是賤民心態。對付賤民,土匪ZF的方式無非胡蘿蔔加大棒,出了事你會吵,會鬧,會哭他就給你補償金。你遵守規矩,信仰法制精神它就欺負你老實,用各種刁難人的官僚作風對待你……

在影片中韓總帶著這幫人尋子歷經坎坷真是不容易,又要偵查,又要踩點,又要收集證據,還要自己找目擊者,幾乎干遍警察應該乾的活,就像央視不顧輿論反感,繼續抓嫖娼、吸毒者上節目,不顧其「犯罪嫌疑人」的法定身份搶司法部門的活兒,顛倒錯亂得可怕。該幹活的不幹活,不該幹活的瞎忙活。警察似乎整天翹著二郎腿坐等屁民告訴他咋回事兒,但只要他知道咋回事兒就馬上振作,跟你講法治——「李紅琴!你襲警!」,居高臨下一頓「為人民服務」(顯然已經是常態了)。面對這神氣、這威風,再看這初中沒畢業的社會底層勞動婦女李紅琴——男權社會生殖的工具。她一窮二白,不知「公民」為何物,轉瞬之間已然成了被告。於是只好貓在一個角落哭成淚人,她百口莫辯。像做了賊一樣。她不敢義正言辭地對警察說:「如果你沒有證據,你就該放了我!」(如TVB),於是生活真實的一面被陳可辛拍了出來。建國六十多年以來,老百姓被公權暴力訓練得服服貼貼。此時此刻,彷彿剛剛睡醒的警察才開始打著官腔跟她講規矩,講法度,你麻痹的!他終於要依法辦事了……

與此對應的細節還有:沒有「死亡證明」就是不能給辦「二胎」的——韓總的故事。這也是位可憐的父親,只不過比「第一家庭」有錢,見過世面罷了。於是,蹊蹺的事發生了——韓總忽然鼓足勇氣當著眾人的面說自己老婆又懷孕了並且「是合法的」!這無疑透露出另一個信號!即「有錢能使鬼推磨」的真相,中國司法之腐敗由此觸目驚心!同樣的,在現實中我們同樣可以看到某個落馬的官員不僅也能一個人辦好幾張「合法的身份證」,甚至無論辦什麼事皆可以完全跳過一切程序正義,直接達到自己的目的。所謂「依法治國」在這個國家根本就是一坨狗屎!今天的制度在權力與金錢面前是失靈的。再追溯之前警察散漫的表現。田文軍報案時,他們用「24小時不立案」為由漫不經心地打發當事人的情境,我不免只好會心一笑。對嘛,我理解大家的苦衷。正如影片中某人所言,警察們接到這樣的案子多了去了,忙不過來。所以「忙不過來」就不忙了唄,打拐不像掃黃,假如把打拐作為警察的「業績考核」,他們是很難完成的。還是混日子賺眼球的「掃黃」更有「正能量」,不是嗎?!中國特色,無以復加,如同碰上恐暴事件他們的槍就一定鎖在櫃子里,但一說維WEN,訪民「鬧事」,剎那間就是「砰砰砰」一幕慘劇……

最寫實的細節還有李紅霞用土特產賄賂律師。被拒後,她又湊足5000塊錢塞給律師,而佟大為飾演的這名律師最後因其良心發現後又給退還,這讓我想到了在李某某強姦,唐媽媽的那些案件中被五毛圍攻的所謂「死磕派律師」的節操,這些「良心犯」如今有相當一部份都在監獄,或者正走在「去監獄的路上」,他們善良、果敢的形像被當局故意扭曲、政治化、屏蔽一切敏感詞。ZF很顯然不喜歡好人、不喜歡為社會公義說話的人,ZF最好老百姓全都敏哲保身,做「沉默的幫兇」,律師只需要做好「花瓶」,並在執政黨要他講「原則」的時候幫幫腔即可,尤其是在面對不友好的「刁民」時手握權柄的人就該像福利院院長一樣,按經濟能力把人分成三六九等——你!李紅霞自己生活艱難有什麼資格領養孩子?!你甚至都沒有說話的權力。當然,你不能說院長就一定歧視農村人。因為,總體上他尚有一顆「照規矩辦事」的正義感。但這「正義感」與佟大為那個挺身日出的角色一比較總讓人覺得有點裝腔作勢,偽道德,不接地氣。我想:幸虧李紅琴還能拿出5000元,試問要是比她還窮還沒有常識沒有文化的人遇到絕境是不是就會心理變態拿著砍刀衝進幼稚園?!我們國家的法律不惠及民眾,不為窮人說話。整天跟高速公路收費似的處處要錢,這還能叫法律?人間的道義何在?!何在……

再說說最接地氣的黃渤飾演的田文軍一角,那一番「我都已經人下人了,怎麼還騙我,坑我呢?!」的話著實把大家傷到了,在場的父母無不感同身受。那些利用失子父母的焦急,設計圈套,再次詐騙他們錢財的事件絕非個案!這個社會已經黑暗到深不見底的程度,就好像對性犯罪縱容的印度,婦女被強姦去報案,警察聽她陳述的細節後竟然性起又把她強姦一次,這是真正的地獄,生不如死。如今的人底線是可以一破再破的,在中國,沒有什麼髒錢是他們不敢掙的。否則也不會有瘦肉精,地溝油,毒奶粉這些「美食」了,明知道傷天害理,仍舊趨之若鶩,這種人在社會上還少嗎?!官媒報導外國人丟一輛自行車全北京瘋找,當天解決,部份群眾還覺得自己倍兒有面子,可中國孩子「一轉眼就不見了」,找了七年沒有下落!這算什麼?!中國人自己的事兒還不如外國人一輛破自行車?!試問:警方真有盡心盡力過嗎?這,實在令人懷疑!說句大實話我認為《親愛的》這電影全篇的基調並非是哀傷,它的實質是悲憤!是控訴!是我們每一個生活在大陸的中國人皆能感覺到的胸悶,它的細節幾乎概括了社會各個階層,包括像韓總這樣的有錢人,他親吻田鵬的揪心與他癱倒在小賣部前的痛哭一樣可以俘獲中產階級的心,更加堅定他們迅速移民美國的決心……

至於我,作為屌絲一枚。當然「貧賤不能移」,所以只好寫篇影評泄一下胸中對這個無恥ZF的憤懣。歌唱得好!「親愛的小孩,你今天有沒有哭」——親愛的同胞,你今天有沒有哭。我相信假如結尾不是開放式的,以李紅琴執拗的個性她大概會上訪,而那條路不會比尋子之路更輕鬆,冷暖人間不過是苦人們「你為難我,我為難你」的遊戲,身在事外真有能力幫幫他們卻不幫的公職人員有幾個不是行屍走肉?!事實上之前我還寫過一篇猛的,無奈豆瓣審查遙遙無期,故再寫一篇「可以發的」以求與觀者共鳴。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理解。你可以不讚同,就像對李紅琴這個角色的不同解讀。仁者見仁……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