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親愛的--Dearest

亲爱的/亲爱的小孩/打拐

7.6 / 2,653人    128分鐘

導演: 陳可辛
編劇: 張冀
演員: 趙薇 黃渤 佟大為 郝蕾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只愛紅拂的韓愈

2014-10-13 22:04:52

親愛的,向你表示敬意



並不是每個文藝作品都需要承擔起社會責任,就像並不是每個人都需要做有意義的事情一樣,因此,在這個文化工業大潮里,由有著較為明顯的商業和娛樂色彩標籤的海外華人導演,在小心翼翼地觸碰了我們的社會現實之後,奉獻出一部關照底層現實與倫理困境、可能因為直面某些社會問題而具有潛在社會效益的影片,無疑是可以為之脫帽致敬的,尤其是在這個娛樂至死與秩序森嚴怪異扭結在一起的生態環境裡。
 
一直以為影片會在最後列出一組諸如每年我們國家會有多少兒童被拐賣、現在仍有多少失蹤兒童等等類似的數據,但沒想到並沒有這樣可以用「觸目驚心」的詞彙來形容的數據統計呈現,反而是影片的主創人員深入到真實故事發生地與人物原型交流並被現實故事感染落淚的記錄剪輯鏡頭,影片由此可能完成從直面現實的冷峻到關照人心的溫情轉變,也可能正由於此,這部可能包含了對諸多社會問題進行述說甚至拷問的影片,最終得以通過意識形態壁壘森嚴的重重審查。
 
或許又因為,陳可辛是位溫情而又聰明的導演,因而能夠在逼仄的影像表達空間裡,唱出打動人心又能引人沉思的歌曲,更重要的,還是他有勇氣在市場與秩序交錯分割的空間裡用心騰挪不懼碰壁。如果說《中國合夥人》是那麼適應中國時代發展而可信的青春勵志影片,具有滿滿的正能量,那麼,這部《親愛的》更是展現了他觸摸現實問題並自覺承擔起述說思考責任的社會情懷,真的需要對他表示敬意與謝意。
 
也必須感謝趙薇奉獻出影后級別的表演,經過由演員到導演、由女人到母親的兩大人生轉變之後,這次是趙薇褪去偶像標籤的一次精彩蝶化,我甚至可以從她身上重塑對於中國大陸女演員的信心。黃渤應該是個天生型或者天才型的演員,更重要的是他對於演戲的投入與認真,這個國慶檔期讓他成為首位40億元華語票房先生,或許並不奇怪。趙薇和黃渤二人聯袂在孩子吃桃過敏這個細節上將影片推向了一個高潮,由此也可以證明,好的電影總在細節處或驚心動魄或意味深長。而影片中另一個有著如此功用的細節,就在於那個身心俱疲的法官,在威嚴的面具下皺緊了眉頭,儘管只是寥寥數筆,可已經盡情勾勒出這個社會的情理和秩序都處於一種疲憊不堪的狀態之中,這可能也是影片想要去擔當表達的,真實而不做作。
 
在這個堅硬而冷漠的社會裡,還有什麼樣的情感可以打動我們並為之落淚的呢?或許僅存的只是單向血緣關係的可憐父母心。對於絕大多數有了自己孩子的觀影者而言,孩子總是儲存於心中最柔軟之處,當這個地方在影院裡被電影觸動時也總能迅速得以融化成繞指柔情。我記得當年最煽情的一部電影《我的兄弟姐妹》,當然還有更久遠的《媽媽再愛我一次》,包括馮小剛徐帆父婦用力到過度的《唐山大地震》,讓人飈淚的部份無不是關於孩子的。因此,這部影片令許多人落淚也並不是什麼特別突出的地方。但是,與那些僅僅是盡力表現孩子苦難經歷而引起成人們為之悲傷淚奔所不同的是,這部影片裡的孩子實際上並未遭受多大的苦難,它揪人心的地方在於圍繞孩子的兩種家庭倫理衝突而形成的劇情張力——對於孩子的愛糾葛在血緣與親情的衝突之中。正如有評論指出的那樣,我們不能簡單的品評孩子和親生父母以及「拐賣」父母間的感情糾葛,這裡的倫理圖景早已碎裂一地,從每一塊碎片裡都折射出異樣的光芒。
 
而在這種異樣光芒的反襯下,社會體制及其秩序那種傲慢刻板冷漠的面目顯得那樣的可憎可惡可恨,甚至在為了解救孩子而進行的調查進時,我都恨不得給那個以洋洋自得的態度詢問孩子養母的警察一個大耳括子,還有那個代表著慈善機構卻一點兒不慈眉善目、只知高擎法律寶劍幾近鐵石心腸拒人於千里之外的福利院院長,以及樂於鑽法律空子並且唯利是圖,只有在被社會體制秩序拋棄之後才有人性良心與職業道德發現的律師,等等,這個看似文明的社會卻是如此猙獰。。。。。。在豆瓣上看到一幅劇照,趙薇舉著寫滿了字、中間一個大大的「冤」字的牌子,站在福利院緊閉的鐵門門口,但在電影中並未看到這個鏡頭。影片想說的很多,因此留下了許多可以解讀的空間。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