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林小熏

2014-10-14 05:47:45

大地之鹽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超脫,就是不要捲入,置身事外。

片頭引用加繆的話「這是我從未體會到的一刻:我如此地超脫於自己同時如此真實地存在於世界。」

可是這電影的態度明明不是置身事外的。看到頭幾個鏡頭我就哭了。當梅麗說:「我希望我能像你這樣堅強。」然後一直哭一直哭,這是誠實的作品的力量:它讓你看清你的偽裝,你平時一直在偽裝,甚至對自己都偽裝,你不承認你脆弱、孤獨、缺乏對生活的熱情、一直在逃避。

他一直想置身事外。當外公的臨終關懷醫院打電話給他時,他無奈而憤怒,如果護理人員盡責,他寧願不要過去。但他始終不能,他還是去了,並且溫柔、耐心、竭盡所能地安撫了外公。雖然離開前對護工的大發雷霆暴露了這樣做對他內心的煎熬。。。

對那個自暴自棄的女孩也是,他一開始就知道她是個麻煩,不能惹上身,可他還是不能拒絕,將她帶回家,清理她的傷口,給她容身之處。

他「看見」人,這是他無法真正置身事外的原因,他無法視而不見(學校裡的一個卑微的男老師因為被他「看見」而激動不已),他還沒有放棄,像那些麻木對待家人和生活的人那樣、像那些把自己的痛苦和壓力發洩在更弱小的人或動物身上的人那樣,雖然他那麼絕望。

他知道幽默也許是一種潤滑這種極端矛盾的方式,他的同事西博先生就有這種幽默,這也確實有效地讓他能夠處理一些學生的問題、幫助身邊的女同事。但他偏偏不具有。

他流著淚繼續前行。

在一片廢墟當中,他唯一倚靠的彷彿就是閱讀、寫作的力量。他對學生說,很快你們就將進入社會,你們將24小時被工作壓得喘不過氣來,你們需要一些東西去保護自己,你們需要學會閱讀,讓它激發我們的想像力,培養我們的覺知,建立我們自己的信念體系,去保護我們的心靈。

他甚至留了一本空白的本子給外公,跟他自己每晚塗抹的那些本子一樣的一本,這樣的本子,他送給流浪女,也送給梅麗。他希望書寫能給外公帶來救贖,他每次都問外公你寫了嗎?外公的回答令人沮喪:我的人生不值得回顧,我記性不好了,這裡的環境沒法寫。。。總之,一切都晚了。

我們能從影片閃回的片段里猜到他悲慘人生的來歷:他從小跟母親和外公生活在一起,她母親死於自殺,他外公對此深感罪惡。。。我們可以猜想,他的外公一直在對母親進行性侵,他甚至可能是這種性侵的產物。人生從一開始就落入地獄,而他從未停止拯救自己,雖然他不斷地又跌入無力的深淵。。。梅麗自殺後他對女教師說,你看見的我是不對的,我什麼都不是,我是空無,我是軀殼。

但他不是,他甚至原諒了外公,不,那情感比原諒更高,就像他對流浪女孩說的:你要知道很多人並不自知。。。

這種情感,叫做慈悲。

可他畢竟是凡人。在影片結尾,他讀愛倫坡的書給學生聽,這篇作品描述了廢棄的古堡,他說,這不但是在描述古堡,而且是在描述存在的狀態。在他的朗讀中,學校漸漸成了一片廢墟,或者說,學校這個存在顯露了真相:它就是一片廢墟。但他的存在,他的朗讀,無論多麼無力,始終不是空無一物。

紀德臨終時對世界感到絕望,所幸他收到一封青年讀者從非洲寄來的信,說世界美,有希望。紀德說,這話是大地之鹽,為了這鹹味,他死可瞑目。

我們每一個人,就算被剝奪一切,也仍然可以保有這大地之鹽,這是我們心靈的稟賦,亦可傳遞,也許由身邊的某個人,也許由遙遠的、我們並不認識的某個人,他寫下的一句話,他拍下的,這部電影。

給自己買一本空白的本子吧。不要等到太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