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深夜前的五分鐘--Five Minutes to Tomorrow

深夜前的五分钟/深夜前的5分钟/凌晨前的五分钟

5.7 / 157人    Japan:129分鐘

導演: 行定勳
編劇: 本多孝好
演員: 劉詩詩 三浦春馬 張孝全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電影嗶嗶嗶

2014-10-16 19:04:32

假如這世界有你另一個分身


       「午夜前的十分鐘,天顯得十分空,一個人的房屋,算不算很孤獨……」想來想去還是無厘頭的想用這首歌的歌詞作為開頭。《午夜前的十分鐘》、《深夜前的五分鐘》,同樣是一天中最最安靜,最最寂寥,最最down到底的時刻,同時又是最接近新希望的時刻。這樣的不謀而合都能作為影片的主題曲了,只可惜差了五分鐘。莫文蔚的這首歌寂寞得讓人想哭,而電影卻讓人哭不出來,儘管導演用緩慢的鏡頭淡淡的記錄著一切,但看完後卻有種讓人如鯁在喉的哽咽,實在不如唱出來痛快。

       影片中市井畫面中流露出的那種詭異古怪的味道把看的人帶入了一種分裂游離的迷失感,迷失自我,迷失愛情,迷失未來。這樣迷失故事發生在一對同卵雙胞胎的身上,姐姐若藍清新典雅,性格溫婉;妹妹如玫火辣開放,性格直爽。但在成長的過程中,兩個人既互相排斥卻又不斷的向對方靠攏,就像兩個磁石,最終的合二為一,變成了對方。她們喜歡同樣的事物,喜歡同樣的男人,甚至經歷著對方的經歷,分不清楚哪個才是屬於自己的記憶。

       聽說過不少雙胞胎的離奇故事,似乎上帝在創造人時偶爾失誤,出現了重複的作品,雙胞胎就是你在這個世界上分身——另一個一模一樣的自己。有分身是幸運的,並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幸運,如果有另一個自己,那麼自己生活會最起碼不會這麼有束縛感。比如你和另一個你兩個人互相倒班,這樣工作壓力就不會那麼大;你們分身有術,能同時約會兩個人,而不至於放人鴿子;可以互拍照片,那感覺跟拍自己一個樣,怎麼美怎麼來;還有就是幹完壞事還有不在場證明,能滿足自己小小的邪惡慾望。怎麼想這都是一件利大於弊的事情。

       影片中的故事不是這樣樂觀的思維,它道出了雙胞胎之間那種內心深處最最黑暗的情感。就像是那句最最經典的話「人生中最大的敵人就是你自己」,當另一個自己真的出現時,你死的真的會很慘,更慘的是如果你若對付她其實就是在對付你自己。片中妹妹一直致力於要分享姐姐的一切,而姐姐則在這種覬覦中越發找不到自己。這是一種很微妙的情感,就像是兩個一模一樣的人互相審視,也會評價其好壞,姐妹倆希望能事事一樣,又不希望太像對方,當發現對方不好的時候,那你會真的覺得不好了。我想導演可能是在跟觀眾探討「我是誰?」這個哲學問題,雙胞胎就是「主我」和「客我」,而「主我」和「客我」都是「我」的一部份,不可割裂。

       影片用其中一個雙胞胎的意外身亡深化了主題,並做了一個開放式的結局。這讓觀眾即便是看完電影也會覺得故事沒有結束,不斷的猜測誰才是活下來的那個可能會成為接下來的幾天的大事。其實不管活下來的到底是誰都不重要了,導演想表達的已經基本都表達了出來,只是在最後做了一個精美的陷阱,讓人不願意逃出。姐妹倆早已合二為一,不管是誰活著都將背負著另一個人的靈魂。如果說非要一個明確的答案,個人覺得活下來是妹妹如玫,電影有兩個地方說明了這一點,第一是如玫不會游泳,或許有人會說不會游泳是可以裝的,但我覺得人都會有本能反應的,危機的時刻都會採取自救;第二個細節是如玫來到游泳池想溺水時身著的泳裝,如玫和若藍性格截然不同,導演在兩個人的談吐和打扮上都給了明顯的區別,比如說髮型上,妝容上,衣著上,若藍與阿良初次見面時穿的一套平角褲泳裝,這也體現了若藍偏保守的性格,而如玫在溺水時穿的一套三角褲泳裝,我想導演給出了這一細節最起碼是想說在他心目中活下來的人是如玫。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