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深夜前的五分鐘--Five Minutes to Tomorrow

深夜前的五分钟/深夜前的5分钟/凌晨前的五分钟

5.7 / 157人    Japan:129分鐘

導演: 行定勳
編劇: 本多孝好
演員: 劉詩詩 三浦春馬 張孝全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中島

2014-10-16 19:29:33

《深夜前的5分鐘》:為什麼生命的向度會是多維性的?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深夜前的5分鐘》:為什麼生命的向度會是多維性的?


                                           中島

電影《深夜前的5分鐘》,給我最深刻的感觸就是「生命是被操縱的嗎? 」此時,多次在我腦海里出現的「生命的多維性」,把我很久對生命的疑問「我是誰?」「我就是我嗎?」「你是我嗎?」又喚了回來。始終貫穿在電影中的生命哲學,時不時的在提醒著我們,單一生命到底有沒有「多維性」?
雖然這一話題在人類發展進程中一直困擾著我們,但是這個具有生命意義的探索性的「追問」 ,勢必成為人類對單一生命體多維性的進一步探尋。
法國哲學家帕斯卡爾說過:「人是能思想的蘆草。」人的生命由于思想的存在,因此對自身生命的探尋就不會停止下來。
多維性,在表明生命的複雜性,生命的多樣性,以及生命的多重性。但單一生命的多重性似乎還沒有得到更系統合理的解釋。特別是「多重性」是否是電影中所表達的生命存在著一種可能又不可解的「靈異」的生命密碼呢?這聽了似乎有些毛骨悚然,但是,人類生命中確實存在許多說不清道不明的、無法合理解釋的生命現象謎團。
電影的懸疑性幾乎強到你隨時隨刻都在感覺那個活生生的生命的另外一種身份,這個身份伴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更撩人心魄。
日本電影的「慢」風格也在激發著觀眾對「懸疑」的猜測,電影的藝術效果因此而產生了。
電影《深夜前的5分鐘》通過中國演員劉詩詩扮演的如玫、若藍與如玫、若藍的雙方男朋友修表工阿良(日本演員三浦春馬飾)、電影導演天倫(台灣演員張孝全飾)的交往所出現的「感應」的錯差,表達了電影《深夜前的5分鐘》對生命的無限可能性進行的大膽的探索。
如玫、若藍一卵同鳳胎,出生後姐妹兩就有相互「靈犀」的所謂「心靈感應」的狀態,這樣的「心靈感應」也使她們從小就在內心結下了「我是我嗎?」的疑問,因為在如玫身上發生的事情,若藍認為是發生在她身上,而若藍身上發生的事情,如玫認為是發生在自己的身上。而這也同時造成她們內心不願意公開的「內傷」,長大後的他們,越來越明顯的發現自己不是自己了,自己的身體與行為也在發生著「越來越不像自己」的變化,而「外界」實際上也無法從她們的行為中辨別「誰是誰」。雙方的男朋友也因為這樣「混亂」而指鹿為馬,這樣的矛盾在感情逐步深入的情況下不斷的升級,愈發「錯位」,也就越說不清楚「誰是誰」。
生命的「靈異」現像在這裡越來越顯得恐怕,而愛的滋味完全讓人喪失了理解與寬容度,不分青紅皂白,使情感成為了傷害。
我們現實生活中有數不清的「自我」生命所發生的莫名其妙,這些發生在同一身體上,自己都感覺自己不是了自己的現象,在不停的驚嚇著自己和親人朋友。
如玫或者若藍在模里西斯海上遇難後變得更加複雜,時而如玫時而若藍的生命在瞬間擊垮愛她們人的意志。生命到底是否可以「多重性」?答案是肯定的,不過,到了幾乎不知道自己是誰的程度,這是精神分裂呢還是生命存在就有這樣的可能性?是我們人類繼續探索生命的可能性話題。
《深夜前的5分鐘》告訴我們,不管是在5分鐘之內還是5分鐘之外,生命是給你的答案都會令你吃驚.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