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深夜前的五分鐘--Five Minutes to Tomorrow

深夜前的五分钟/深夜前的5分钟/凌晨前的五分钟

5.7 / 157人    Japan:129分鐘

導演: 行定勳
編劇: 本多孝好
演員: 劉詩詩 三浦春馬 張孝全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阿木

2014-10-19 09:19:00

《深夜前的五分鐘》:行定勛的純美懸疑愛情


文學與電影雖然是屬於兩種不同的藝術形式,但文學作品常常給電影創作者提供故事、劇情、橋段等,每一年裡都有不少影片是根據文學改編,正在北美地區熱映的話題性作品《消失的愛人》改編於吉莉安·弗琳的同名暢銷小說,即將上映的《飢餓遊戲3:自由夢》、《霍比特人3:五軍之戰》等也是根據暢銷書改編,而行定勛導演、劉詩詩、三浦春馬主演的《深夜前的五分鐘》同樣是取材於文學作品,行定勛將原作的懸疑故事與自己所擅長的唯美風格結合一起,雜糅成一部比較唯美的愛情片。
《深夜前的五分鐘》改編於日本懸疑作家本多孝好的同名小說,他的作品裡常常帶有較為濃郁的神秘色彩,並注重於人與人之間情感的描寫,而《深夜前的五分鐘》還使得本多孝好進入了直木獎最終決選。而早期時擔任岩井俊二的《四月物語》、《情書》等影片的副導演的行定勛,在多年的從業經驗里受到了較多岩井俊二的影響,也形成了比較唯美的風格,特別是在根據片山恭一的同名小說改編的《在世界中心呼喚愛》這部作品中,行定勛通過兩代人的橫跨數十年的愛情,營造出一段段既夾雜著時代特色也催淚的純真愛情。
而《深夜前的五分鐘》到了行定勛的手裡,明顯是既懸疑又唯美、純愛。影片開場時是小時候的若藍與如枚這對孿生姐妹交換彼此的衣服,原本是一冷一暖兩種色調的顏色在彼此的交換之後,暗示了兩人的「變身」,為高潮戲時她們倆的男朋友、父母等都無法辨別出究竟是如枚還是若藍埋下了伏筆;而姐妹倆脫下裙子後,鏡頭裡是穿著白色衣服的她們,也營造出一種較為唯美的影像風格。隨後,三浦春馬扮演的男主人公阿良騎車帶著若藍穿過街頭巷尾的那幾場戲,緩緩的騎車過程逐漸的鋪墊出這對男女的情感的交融,這也是行定勛所擅長的以細膩的手法刻畫男女情感的風格。
影片的後半部份,則偏向於懸疑性,也即鋪墊從國外歸來的若藍/如枚,帶給身邊人的疑惑——究竟這個歸來的,是若藍還是如枚。導演行定勛的聰明之處,在於並沒有明確的交代,而是通過各種細節製造懸念,既可能是若藍,也可能是如枚,畢竟就如影片開場時的交換衣服使得兩人讓人難以分辨是若藍還是如枚般。一個對比來自於正在北美熱映的話題性作品《消失的愛人》,大衛·芬奇與原著作者吉莉安·弗琳的合作,使得影片的懸念在於回到家庭後尼克與艾麗這對夫妻將如何的面對彼此、如何的戴著面具生活、如何的強顏作笑等,影片也把艾麗「失蹤」後的日子比較詳盡的以影像交代出來;而《深夜前的五分鐘》的懸念則在於究竟面前的這個人,是若藍還是如枚。
另外,影片《深夜前的五分鐘》也將一些比較獨特的日本文化融入其中,比如死亡/重生。日本民族文化對於生/死是很獨特的,就如村上春樹在《挪威的森林》中所說的,死亡並不是生命的結束,而是生命的一部份永恆存在。而日本電影裡常常也是將死亡作為重生的前提部份,比如岩井俊二的《情書》、行定勛的《在世界中心呼喚愛》等,《深夜前的五分鐘》也不例外,對於影片裡的若藍或者如枚來說,無論最後歸來的是誰,其實都是一種蛻變、新生。這也使得影片雖然是與內地合拍,故事基本上是發生在上海,但依然夾雜著日本的文化特色。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