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深夜前的五分鐘--Five Minutes to Tomorrow

深夜前的五分钟/深夜前的5分钟/凌晨前的五分钟

5.7 / 157人    Japan:129分鐘

導演: 行定勳
編劇: 本多孝好
演員: 劉詩詩 三浦春馬 張孝全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不能不擰巴

2014-10-24 05:48:11

自我認同主題下多層次理解電影的詩意與禪意


(10月14日在國貿百麗宮看的提前場,在那之後寫的影評。看片會後還有行定勛和張一白的座談會,行定勛導演戴個小禮帽很可愛,人很謙和,聽他說話的內容倒是很符合我看完電影之後對他本人性格的一個猜測——心態很平和,處在一個思考、尋找人生的階段,但是是探索性的,他本人一點都不迷茫。)
(最近見部落格的營銷號黑劉詩詩黑的厲害,一看豆瓣狀況也如此慘烈,上映一天都不到就有潮水般的差評刷來,想必價錢是花了不少嘞~啊,我的意思是在如此少排片和尷尬場次的情況下,潮水般的人如果都去看了的話花費的車馬費和耽誤的正常工作所損失的金錢也是不少的吧~
在豆瓣這麼多年,原先很喜歡看許多高質量的書評和影評,它們也為我的各種讀書報告和電影理解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當然,我也見識了這兩年豆瓣成為商業相爭的地盤,打分評論很多也漸漸成了意氣之爭,不再聚焦電影的手法或表達意象本身,更像是電影之外的戰場,倒是另一種「精彩」。
貼下這份影評,我期待的讀者是在那個網際網路營銷還不發達的曾經 跟我有一樣初衷的豆瓣同仁,希望大家不要錯過這個片子:它用很強的故事性表達一個很哲學的命題,把文藝和商業結合到如此程度實在難得,而且畫面乾淨拍攝手法老練;一個日本導演可以如此巧妙的運用中國老電影與自己的電影片段所表達的內容互相照應,也讓我大開眼界。
另外也想遙遙的鼓勵一下主創們:在金錢綁架電影的如今,敢於沉下心來拍一部不浮不躁的電影,還把電影拍的這麼漂亮,真的要說謝謝。)


【一句話點評:情感細膩富有層次,敘事層層推進,畫面精緻唯美,演員演技和電影后制技術使得雙生花牢牢把控住了影片節奏的起落波瀾,不浮不躁,懸疑的背後是多重視角的探索,充滿無限可能,雅俗共賞。】


「我是誰……我到底是誰」。伴著童年的回憶,女聲幽幽的開場。
故事發生在鬧中取靜的上海。不同於大多數導演在拍攝上海故事時那樣,行定勛並沒有選擇魔都最繁華最閃亮最商業最快節奏的一面,而是把鏡頭對準了最樸實又最具有生活氣息的「萬國旗」飄揚的弄堂、靜謐的林蔭大道、街角的書報攤、公園的露天老電影、老式的鐘錶店……生活化卻沒有絲毫的髒亂,理想化的安逸卻處處透著生機。古語有云:遇忙處會偷閒,處鬧中能取靜,這才是安身立命的功夫。事不在於外物,而在於內心。故事的愛情發生於此;回歸自我,也發生於此。
在這裡,劉詩詩飾演的雙胞胎——外表溫柔卻埋藏著心事的若藍和活潑熱情的演員如玫,與三浦春馬飾演的謙卑溫暖的鐘錶店學徒阿良、張孝全飾演的事業有成的霸道熟男天倫之間展開了兩段愛情,或許,不能說這是簡單的兩段。姐妹之間的故事並沒有這麼簡單,外貌一模一樣又具有心靈感應的姐妹之間由於從童年互換身份開始的一系列「我選擇的人生總是被她搶走」而暗生隔閡……一場異國他鄉的海難,使姐妹倆只回來一個人。回來的到底是誰?她該如何自處?這讓這個故事變得更加撲朔迷離,懸疑與愛情交織在一起,在上海安靜的一隅似乎只聽到咚咚的心跳聲。
如果讓我用一句話來描述這個片子的內容邏輯,我將其概括為「一對自我認同障礙者對自我認同的建構過程」——這聽起來是一個後現代語境之下的話題,特別是近幾十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物質慾望極大的發展,快節奏的生活物質利益至上的價值導向使人心慢慢異化,「自我認同」的缺失成為了現代人心頭揮之不去的陰影。導演行定勛正是將筆觸戳向了人在更本質層面的自我認同的方面,去探討「我是誰」以及「我何以是我」這個在充滿焦慮的時代困擾著現代人的問題。雙生花,則是表達這一主題天然又絕妙的載體。有什麼比你照鏡子的時候更能清楚的觀察自己呢?有什麼比看一對同卵雙胞胎更像照鏡子呢?——她看似是你的鏡像,你又看似是她的鏡像,可你們偏偏是兩個活生生的人,卻把自己活的越來越像對方的倒影,這時候,你還是你嗎?你如何成為你?
很多影評人在提及行定勛時會自然而然加個「神級導演」的定語,誠如是。作為一個電影來說,畫面、敘事、拍攝手法等等表現手段一邊闡述著故事,一邊又表達著敘述者的視角和心思。現在的行定勛已經不是當初拍攝《在世界中心呼喚愛》那時的年齡和心境了,身為一個導演,身為一個把純愛片(純粹沒有雜質、只叩問心靈的愛戀)拍到極致卻又在一部部電影中不斷探索更深層次的導演,他當然有自己在這個年齡段的思考想要傳達給觀眾;但是這部電影不是深夜一個人對著窗外絮絮叨叨的「獨語」,而是通過鏡頭與觀眾展開的平等的「對話」——他把電影的故事性和可看性放在首位,用雙生花之間的愛情與懸疑的步步推進引著你走進這個局,然後在一種不浮不躁娓娓道來的語氣中給你拋出足夠的思考,並以一種東方哲學的禪意氛圍給你留下滿滿的回味。他有用電影剖析人性的野心,更有足以承載這一主題的思想高度,還有紮實的導演功底,將影片的故事性藝術性和思想性融合在一起。
這是電影的第一層,在故事中把你看事物的眼光放回自我,去聚焦那個失落了的自我。

但是行定勛所塑造的電影氛圍(或者說他想要表達的更深層的意象)並沒有止於此,他在探尋一種超驗的解釋(超驗:字面意思可以簡單理解為超越經驗;經驗就是指你的生活所經歷的東西給你帶來的體驗感受等等)。
「滴答」,「滴答」,在靜靜的鐘錶店裡,主人公們聽到了如嬰兒在母體裡聽到的媽媽的心跳聲一般,最本原的,最貼近人之初的召喚。阿良從去世多年的前女友那裡得來了一個習慣:把鐘錶調慢五分鐘,去感受與這個世界偷來的時光。其實這與世界偏差的五分鐘是一個內心虛構出來的空間,一個純淨安寧的精神世界,若藍被此牢牢吸引,在這個五分鐘裡,尋到了內心的安寧,「在這五分鐘裡,我不是如玫,我是若藍」。導演的鏡頭在此充滿了詩意,光影和物的交匯為人物鍍上了一層聖光。當海難發生後,倖存者(為了謹慎起見,也為了尊重觀眾每個人都可能存留的自己的理解,姑且叫她「劉詩詩」好了)同樣面臨著自我認同的障礙。阿良的鐘錶店再次用這滴答滴答聲音讓劉詩詩也獲得了心靈的安寧。
五分鐘是一個開口,是一扇通向內心世界的大門,在這扇大門裡,外物都不存在,有的就只有你,所以在這裡,你可以感受到一個全然真實的自己。所以倖存的肉身到底是若藍還是如玫已經不重要了,在一個內心平和的五分鐘的世界裡,這個「劉詩詩」就是她內心所想的自己。
其實導演在開頭就借角色之口講出了這個道理:一個中年男人找老表匠(牛犇老爺子飾演的),詢問父親留下的表是否值錢,值錢就拿去修,不值就算了。老表匠用過來人的口吻說「這塊表的價值,取決於你啊」……是啊,你覺得父親對你來說值得,這塊表就是無價的,你心裡的價值就是這塊表的價值。同樣的道理,你的人生價值,也取決於你自己。想要尋求一份自我的價值來實現自我認同,靠的還是你自己。
在這裡,導演行定勛引入了一種東方哲學的禪意來作為自我認同的出路——「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
這是電影的第二層,事不在於外物,而在於內心。

可是畢竟只是一個內心之中杜撰出來的虛擬的五分鐘的世界,片刻的安寧無法成為永恆。於是導演引入了宗教的色彩來表達永恆的安寧。但行定勛導演畢竟是個亞洲導演,他不會像西方導演一樣直接訴諸宗教尋求解脫,他用東方特有的含蓄與詩意弱化了宗教中可能存在的意識形態的問題,把心靈安寧的層面放在了核心。他用模里西斯天堂一般的美景來展現內心平和的世界,用仰拍聖母像所呈現的慈祥微笑和當地信徒老婦人的注視來表達「度化」與「超脫」,沒有給觀眾絲毫的壓力,而是在兩次模里西斯之行的交替蒙太奇里,完成了對「劉詩詩」的救贖。
海難前的若藍在模里西斯的教堂里與上帝交換了五分鐘,她把從三浦春馬飾演的阿良那裡得到的「五分鐘世界」的安寧與上帝交換了長久的平和,所以在信中告訴阿良「不需要快五分鐘,也不需要慢五分鐘,只是那一刻就好」,她將「上帝的信物」十字架給了妹妹,實現了靈魂的自由。而「劉詩詩」故地重遊,則經歷了與當初的若藍一樣的超脫之路:將上帝的還給上帝,將阿良(五分鐘是虛構的空間,並成為一種精神信仰,這與宗教意義上所信仰的空間有可類比之處)的信物還給阿良。
影片的最後,當阿良打開那塊手錶時,發現不再是自己當初送出去時那樣與世界偏差了五分鐘,而是與這個世界本來的時間一致。眼前的「劉詩詩」不需要在虛構的時間和空間裡來尋找自我了,從此之後,她的信仰就是她自己,而此時,24點剛過,意味著新生已經來臨。
這是電影的第三層,內心對自己永恆的信仰。

能夠表達好這樣一份細膩又多層次的電影內涵,除了導演的功力之外,演員的演技也功不可沒。電影核心的雙生花扮演者劉詩詩,用舉手投足的動作和神態將一對性格不同的雙胞胎細膩的展現在觀眾面前,電影后制技術也出色的將兩個劉詩詩合成在了一個畫面里,在觀眾看來就真的是兩個不同的人在說說笑笑摟摟抱抱一樣,她們所表達的都是各自獨立的個體,只是碰巧都長了一張劉詩詩的臉;海難之後則呈現出了一種「既是若藍又是如玫,卻不同於她們任何一個」的第三種人格,正是她出彩的發揮才將觀眾牢牢的抓在懸疑的漩渦里,讓觀眾在後半程充滿著「這到底是若藍還是如玫」的猜測,讓導演有足夠的基礎來昇華他想表達的主題。兩場為表現第三種人格對阮玲玉《神女》的重現,一場爆發力十足,另一場一個簡單的吸菸動作則被她表現的恍若觀眾在看八十年前的原片,不禁讓人驚呼,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劉詩詩。三浦春馬和張孝全則抓住了這兩個截然不同的男人從內到外的特質,如三浦以駝背的姿態和拘謹的動作來表達活在自己那有著五分鐘偏差的世界的內向,張孝全那憤怒的男人的情緒飽滿的幾乎都要衝出畫面了。
很久沒有看到這樣一部電影了,其獨特的韻味讓人久久不能忘卻。從故事角度來說,不同於傳統的單一分類模式,它本身就是一部融合了愛情與推理的可謂新穎的「懸疑愛情」類型電影;再進一步,它在懸疑中細緻描繪了愛情,卻又將這份懸疑愛情當作一個殼子,來承載一份更為深刻的主題,充滿詩意與禪意,這就是一個藝術品:《深夜前的五分鐘》。


寫於10.16(看片會兩天後)

-------------------
附帶說一句,行定勛導演特別喜歡「放下過去,獲得新生」這個心理,他的很多電影都有這個意象。
再補充一點:片子所有看起來沒照到主人公本人的鏡頭,其實全都是呼應主人公內心和狀態的,這個以後有機會再細說吧。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