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金玉滿堂--The Chinese Feast

金玉满堂/满汉全席/TheChineseFeast

6.7 / 1,501人    100分鐘 | Hong Kong:107分鐘

導演: 徐克
編劇: 鄭忠泰 徐克
演員: 張國榮 鍾鎮濤 羅家英 袁詠儀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深蹲

2014-10-24 08:34:48

【美食】《金玉滿堂》:徐老怪式烹飪技術


先走一個下載連結:http://www.bitfor.org/i/04991615218BC7FC570695D61E2E51991557C472

無論是《黃飛鴻》中舞獅,《刀馬旦》的京劇,《青蛇》的崑劇造型,都會讓人留下一個記憶深刻的地方。對於徐克來說,能將一種文化玩出另外一種東西,也許僅有他能玩的如此盡興。1995年的這部賀歲檔作品中,徐克將《金玉滿堂》中美食與功夫結合,利用快速性的剪輯把一個烹飪比賽描繪的活靈活現。甚至在一年後李力持導演,周星馳主演的電演《食神》,也有不少橋段是借鑑了該片。可以說《金玉滿堂》的娛樂性,即使無厘頭的鼻祖周星馳也難以抗拒。
 
    可是,對於拍慣武俠片的徐克來說,拍一部美食片還要融入喜劇元素,確實是不容易。而徐克聰明的地方,就是懂得運用自己會的東西去營造出這個高潮迭起的烹飪比賽。影片以一場別開生面的廚藝比拚拉開序幕,一個十分自然的俯視鏡頭交代食材和人物的關係,僅用了幾分鐘的時間把第一個支線的交代清楚並且留下了懸念,十分老道而熟練。

在徐克的《金玉滿堂》中,很多場斗戲都是非常具有武林豪傑比武的氣氛,無論是在音樂的渲染上,還是在鏡頭的運用,都是冥冥之間塑造出一種大俠比武的情懷。在一些需要體現刀工精湛的戲份里,徐克在鏡頭上的表現都是用了一些比較特殊的食材進行雕刻,比如雕刻一個萬里長城或者是把豆腐雕刻成仙人的樣子,都是利用隱喻式蒙太奇來去表現廚子的高超技術。
 
    相對來說,徐克在裡面拍攝的幾場戲中,處理的最有趣的無疑是袁詠儀和張國榮初識的那一段。先是一段無厘頭的捉魚強吻,然後到酒吧中兩女大唱《卡門》爭風吃醋的場面,均是幾段幽默式搞笑的線性鋪墊就將兩者之間的關係確定、發展,然後引出最後那層剪不斷理還亂的戲碼。可以說,這種精安排的劇情走向,也基本上確定了往後徐克的愛情喜劇的模式。
 
    其實當你真正去了解徐克的電影時,你會發現他的不少電影都有非常具有創意性的搞怪東西出現。特別是在細節上的處理,幾乎是將一個原本人們常規中出現的東西給顛覆,讓人與眾不同。最後比賽廚藝時,第一道熊掌的做法,用一個滿是釘子的砧板來給熊掌按摩,如果用武俠片裡的場景很容易就讓人聯想到胸口碎大石中的針墊。戲中,廚藝高手廖傑因為妻子的離開而委靡不振,味蕾失效,徐克就搬出針灸進行治療,這些看似無意其中有意的橋段,都相當具有武俠片的風格,就好像一個武林高手突然因為妻子而自斷經脈,為了某一天要崛起利用針灸來將自己的任督二脈給打通回去是一樣的道理。藝術氣氛十足的美食盛宴,僅僅是幾個比試還有擺盤就將其韻味突出,與李安的《飲食男女》既有相同,也有不同。同的是都是因為家人互相的聯繫,不同的處理手法上徐克的個人風格更邪氣凜然一些。

說到邪和怪,就不得說說其中的配樂與打光的技巧。

    負責這部電影配樂的人叫盧冠廷,也就是星爺《大話西遊》中的《一生所愛》的原唱。做過歌手、演員、同時也是音樂屆不可多得的作曲人。香港有不少經典電影的配樂都是由他所創,而在徐克的《金玉滿堂》中一首《慢慢人生路》也用得極好,道盡了無邊無際尋找的空虛感,將氣氛烘托得十分自然。

    在色調上,徐克對電影中的美術其實相當用心,主要是體現在最後一場比賽上評委的表情上,利用燈光的效果去完善評委的表情,當品嚐一道熱菜時,用紅色的燈光打去臉上,利用人物的表情和情感來將一個好吃東西去表現出來;而當一道冷菜上桌時,又利用藍光去將表情誇大化,給人一種心境的感覺強調食物的獨特性。以致於很多人會覺得周星馳的《食神》也有相似處,當然也同樣運用到了這種表現手法,將評委們的誇張表情結合,甚至玩出了周式無厘頭的風格。只是要說起鼻祖,無論是功夫與美食的結合,還是打光技術的妙用,都唯有徐克這種天馬行空的想像力才能造就出來。

    以劇本而言,《金玉滿堂》算不上非常精緻的故事,但是徐克的鏡頭運用,不僅讓人對裡面的美食產生飢餓感,甚至在廚藝的表現上,讓人眼前一亮,僅僅是功夫的結合就是非常先鋒性的代表,更何況這種帶著喜劇風格的元素,又怎能讓人不愛呢?

FROM:http://i.mtime.com/5644918/blog/7818882/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