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深夜前的五分鐘--Five Minutes to Tomorrow

深夜前的五分钟/深夜前的5分钟/凌晨前的五分钟

5.7 / 157人    Japan:129分鐘

導演: 行定勳
編劇: 本多孝好
演員: 劉詩詩 三浦春馬 張孝全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麥家老人家

2014-10-24 22:17:56

若藍如玫的雙面人生(內含劇透,慎入)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昨日觀影歸來一直想著到底是若藍還是如玫,半夜醒來思路突然清明,確定回來的是如玫。

       若藍和如玫,同卵雙生姐妹,長相愛好習慣一樣,她們會分享彼此之間所有的事,就算偶爾交換身份互換男朋友,男朋友也不能發現。可是當兩人同時出現又很好分辨,若藍沉靜內斂壓抑,如水波瀾不驚,如玫熱情外放隨性,似火炙熱奔放,但只要她們願意,就可以很好的「偽裝」成另一個。

       模里西斯意外後只回來了一個,是「如玫」,可是身邊人(天倫,導演)都感覺到這個如玫和以前不一樣了,作為觀眾也很直觀的感受到這就是若藍,如出一轍的壓抑克制的神態和語調,如玫才不是這樣呢。可是再看下去暈乎了,若藍如玫好像都像又好像都不全像。帶著疑惑看完,思考很久,確定回來的是真的如玫,不是若藍。試著驅開擾人的煙霧彈,抽絲剝繭,重新梳理一下整個故事。

1. 蝴蝶的意義。故事裡有太多障眼法讓觀眾被迷惑,可讓我確信回來的是如玫最明顯的一個證據是——蝴蝶,指向死去的是若藍。在廣播報導模里西斯事故一名中國女性身亡的時候,一隻藍色的蝴蝶出現在阿良房間,中國古代有死後化蝶的美麗傳說,這時蝴蝶的出現不得不讓人聯想到是死去的人不願離去回到愛人身邊,而阿良的愛人正是若藍。

2. 裙子事件。當初若藍和阿良去看電影,被影迷誤認為是如玫,而後天倫趕到解圍帶走若藍,此時的天倫卻也把若藍當做如玫,送了她一條裙子。婚後天倫對歸來的如玫懷疑日益加深,在如玫不知道該選哪件衣服時,天倫挑了這條裙子並說這是他送她的,她還穿著和他一起參加過首映禮,此時如玫的反應是愣住。看在天倫眼裡,無疑更加證實自己的猜想,這不是如玫,是若藍假扮的。可其實這才真是如玫啊,因為當初收到裙子的人是若藍,由此還可推和天倫出席首映禮的也是若藍。正因為是用如玫的身份和天倫發生的事,若藍一定不會告訴如玫(大概這也是她們之間唯一的秘密了)。至於如玫衣櫃裡這條一模一樣的裙子,只能是若藍送給她的了。

3. 誰的傷疤。說這個前先得釐清影片第一幕到底誰換了誰的衣服,是原本紅裙子如玫換了藍裙子若藍的衣服,逃脫了做錯事後的懲罰。如果剛開始還分不清,那在後面四人聚會那場戲若藍的敘述和如玫對阿良的挑逗應該就能分辨出了。因為如玫做錯事若藍受懲罰,那之後的盪鞦韆到底是若藍報復如玫,還是如玫繼續惡作劇欺負若藍?傷疤到底在誰頭上?若藍對阿良說自己腦袋左側有傷疤,但是沒給阿良看;歸來後的如玫說摔下去的是自己,給阿良看了腦袋左側的傷疤;當阿良也快要分不清的時候去找天倫,問他看到過如玫的傷疤沒有,天倫說看到過但因為他內心的懷疑現在已經不確定當時給他看傷疤的到底是如玫還是若藍。這裡用反證法,假設回來的是若藍,那有傷疤的就是若藍,當初是若藍假扮如玫給天倫看傷疤,這樣的話與第二點分析的真若藍聽天倫說起裙子的事第一反應(第一反應是最真實的下意識反應)是愣住相矛盾。所以可以推斷出小時候摔傷的是如玫,因若藍要報復如玫的陷害。

4. 表的隱喻。阿良活在慢5分鐘的世界裡,若藍說她也想要一隻調慢5分鐘的表,這樣就可以和如玫不一樣了。若藍受夠了和如玫什麼都一樣,又什麼都被如玫搶走的人生,所以想用這種方式和如玫錯開在不同時空裡。阿良製作了這樣一塊表送給若藍,而這塊表在模里西斯旅行時,被若藍放在禱告桌上,換取了一條十字架項鍊。把表調慢5分鍾意味著若藍想逃避現實人生,而這現實人生就是她一直活在如玫的陰影下。放下這塊慢5分鐘的表隱喻若藍放下錯位的人生、認知、情感、還有執念。影片最後,是如玫重返模里西斯拿回那只錶歸還阿良,而此時的表不再慢5分鐘,準確指向真即時間,這代表一切錯位的回歸原位。這錯位其實還有如玫被認為越來越像若藍的錯位,而如玫和若藍原本是怎樣,我想這才是導演要表達和讓人思考的東西,後面再細說。

5. 旅行的經歷。兩姐妹去模里西斯旅行,影片只是用很側面的場景來展現。一是若藍給阿良的信,信的意思表明旅行讓若藍敞開心扉,決定要放下過去的執念,開始新人生。二是上一點提到的,若藍和如玫一起在聖母像前禱告,如玫很快禱告完,若藍禱告了很久並用手錶換了十字架。十字架代表救贖,若藍長時間的禱告是在為自己過去懺悔也為將來祈禱。這裡還有一個迷惑人的細節,若藍會游泳,如玫不會,理應活下來的應該是若藍才對。恰恰相反,是會游泳的若藍救了不會游泳的如玫,原因是已經決定放下過去的若藍對如玫心懷愧疚,在那一刻選擇了救如玫。意外發生後,如玫從若藍那裡只拿走了十字架,因為十字架還代表寬恕和背負,如玫原諒了若藍過去的種種,獨自活下來的她還背負起若藍的人生。

       這樣看故事就清晰很多,那導演到底想要表達什麼,只是一個帶有懸疑因子的愛情故事嗎?個人理解導演想講一個人性多面性的故事,雙胞胎是載體,截然不同的只是外在的表現,實質她們是相似一體。若藍代表壓抑克制的一面,如玫代表隨性奔放的一面,其實這兩面在她們身上都具備,只是各自放大其中一面,當二者失去其一,被隱藏的另一面就冒出頭來。如玫不是越來越像若藍,而是越來越像原本的自己。從這個意義上說可以理解為歸來的是「第三人」,既不是若藍也不是如玫,而是兼而有之的一個完整的人。

       經歷獨自活下來又被丈夫懷疑離婚的如玫,站在指向12點的搖擺大鐘前,自己也模糊了。導演把費爾南多•佩索阿的詩《沒有人愛任何別的人》給了她:
沒有人愛任何別的人
他愛
在別人的身上尋找屬於自己的東西
如果別人不愛你 你不要煩惱
他們感覺
你是誰
而你是一個陌生人
做你所是的人
即使從未愛過
在你的自我里是安全的
你只經受
少數的悲傷

       人對自我認知的意義遠大於別人看待你的意義,你對他們不過是一個陌生人,做你是的人,過你該過的人生,讓錯位的回歸原位。我想這兩點才是影片想表達的意思。

       觀影是很個人的事,每個人看問題的角度、理解力不一樣,感受大不一樣。對我而言我欣賞的是能讓我靜下來,還有所思考的影片,剛好這部影片是我的那杯茶,那在我心裡它就是好片。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