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深夜前的五分鐘--Five Minutes to Tomorrow

深夜前的五分钟/深夜前的5分钟/凌晨前的五分钟

5.7 / 157人    Japan:129分鐘

導演: 行定勳
編劇: 本多孝好
演員: 劉詩詩 三浦春馬 張孝全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陽光詩雨

2014-10-25 23:07:42

花開並蒂,卻原來是個細思極恐的故事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寫在影評前的話:
-------------------------------------------------------------------------------------------------------------------------------
第一次看《深夜前的五分鐘》是在五六天前,第二遍看是在兩天前,但我始終覺得不敢動筆寫影評,因為這是一部神奇的電影——初看覺得平淡,靜下心回味時卻覺得內心難以平靜,好像總有什麼東西呼之欲出卻又轉頭深陷迷茫。我想起廣電舉行的電影討論會,導演說這是一部看一遍看不懂的作品,又想起某位影評人點評的「看似平淡,想真看懂卻不易」的評價,深以為然。這裡奉送一篇可以解救深陷謎團的你的影評,你可以把它當做走迷宮遊戲的外掛, 可以當做觀影指南,它可以讓你看到一個完全不一樣的《深夜前的五分鐘》:五分鐘教你看懂《深夜前的五分鐘》——你不知道的33個細節解讀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7163565/)

PS: 對於不耐煩看這麼慢節奏細思考的影片的觀眾,請您打完1顆星後,留在一句電影很悶不是我的菜後就安靜的離開。無端的對電影和演員進行謾罵真的很噁心,你都說了從頭到尾在玩手機了,沒認真體會電影體會角色,又有什麼資格指責電影本身、評價演技?
-------------------------------------------------------------------------------------------------------------------------------

有一個同卵雙胞的姐妹會是什麼感覺?是不是意味著,在這世上將永遠不用擔心孤獨?因為總有一個人能理解你的感受,能無條件的接受你,能和你共享所有的秘密。相同的思想,相同的愛好,也許,有了她,你便不需要擔心被世界遺棄,因為,她將像你的影子,和你同生同滅,和你融為一體。那麼,問題來了,你還記得誰是誰的影子嗎?你還能明白自己是誰嗎?你們究竟有分別嗎?花開並蒂,卻是一個細思極恐的故事。。。。。。

原諒我弄了這麼裝逼的開頭,但事實上在觀看《深夜前的五分鐘》的過程中,這個念頭卻一直盤在我心頭,使我遍體發涼。是的,深夜前的五分鐘(簡稱2355)講的就是一對同卵雙胞胎如何迷失自我又尋找自我的故事。

很有意思的故事,姐姐若藍,安靜而壓抑,妹妹如玫,活潑卻霸道。儘管有著一樣的臉,做著相似的選擇,愛著同樣的人,姐妹卻擁有看似截然相反的性格。有意思的是,姐姐妹妹都毫不避諱的告訴別人,我們喜歡互換人生,如果我們願意,沒有人能區分。是因為她們太了解彼此?還是她們本就是一體,只因對方的存在,才造就了不同?

從影片開頭姐妹互換衣服開始,如何認知自我就已經成為姐妹倆的大難題。非常喜歡的一場戲,是姐妹倆帶男朋友進行四人約會,看似平靜,卻暗潮洶湧。妹妹拉著姐姐的男友(阿良)貼身跳舞,卻用著挑釁的目光緊盯姐姐。姐姐被妹妹的未婚夫(天倫)邀請跳舞,妹妹看似不在意實則緊張的嘴角。雙胞胎的默契是上天給若藍如玫最好的禮物,但它同時也是姐妹倆痛苦的來源。不知不覺中,她們喜歡上同一個男人(天倫),有著共同的愛好(演戲),做著同樣的選擇(同樣的衣服),然而妹妹的強勢,讓她總成為勝利的一方,姐姐的忍讓,卻使她愈發安靜而隱忍。看到這裡,我其實並不相信姐妹倆所自我標榜的相似——看,作為觀眾的我可以多麼輕易地將你們區分。可細思之下,一股冷氣卻油然而生——或許她們從來沒有不同,只因強勢和忍讓,讓她們展現了不同兩面而已。就像一面鏡子,有它的存在,才分出了兩個你。橋上的一場姐姐若藍的獨白戲,就是姐姐撕掉平靜外表的爆發戲,為什麼她們那麼的相似?為什麼這麼相似的兩人,卻不是同一個人?姐姐是內心是恨妹妹總能搶走她的人生,妹妹其實內心也是懼怕姐姐的存在。所以,若藍說,我希望如玫能消失,若藍又說,我希望自己能消失。是的,如果消失了一人,也許故事就此皆大歡喜。可,真能皆大歡喜嗎?

沒用太多的轉承,姐姐穿著天倫送給妹妹的衣服(天倫這個二貨認錯未婚妻了)和如玫一起去了模里西斯,這是如玫的婚前旅行,卻成了姐妹倆的災難地,等著姐妹倆人涅槃重生——一場海難,只留姐妹倆中的一人倖存,但是活著的人是誰?出發前,若藍穿著如玫的衣服站在鏡子前,冰冷的盯著鏡子裡的自己,用手覆蓋自己的臉,此時此刻,她希望消失掉的是誰?

活下來的自稱如玫,帶著若藍的神態,卻有一種新的東西自她眼神中透出,是災難的磨礪,還是姐妹融為了一體?是的,你沒聽錯,不管活著的是姐姐還是妹妹,並蒂花少了一朵,另一朵也不再確定自己的獨特顏色和香氣了。在模里西斯的醫院裡,甦醒的劉詩詩睜開眼睛,彷彿世界一切清零。是的,為什麼她一定是若藍或者是如玫呢?她的記憶里有若藍和如玫的所有回憶,有兩人共同的愛好,沒了對方,誰還能說得清她到底是哪一位呢?站在病床邊的天倫主動撫摸了劉詩詩的臉,那麼,好吧,從此刻開始,她應該是如玫,她可以就是如玫。

究竟是如玫還是若藍,這會是2355觀影的最大樂趣,為了不干擾大家的觀影感受,我就不在此誤導大家了。雖然我個人非常傾向於回來的是若藍,但所有的證據,放在如玫身上同樣解釋的通。尤其看了最開始提到的觀影指南,似乎導演設計了很多線索和暗示,表明姐姐若藍的肉體消失。話又說回來,若藍的身體住進了如玫的靈魂,這是不是另一種層面的肉體消失?在糾結了一個晚上後,我突然明白了導演直接接受採訪說過的話——這部影片不是讓你來進行推理的,他是讓你來感受迷茫的。海難後歸來的劉詩詩,像如玫一樣有著不會游泳的身體,但卻像若藍一般和阿良在鐘錶店經歷同樣的事。例如歸來後的劉詩詩在鐘錶店抱住阿良的那一場戲,自然而然的像若藍一樣抱住阿良,然後崩潰的哭了出來,反問自己「我不是如玫嗎?」她,也早已迷失了。

可這些又有什麼關係呢?誰是誰?別人眼中的你是誰?也許根本不重要。劉詩詩讀的那首佩索阿的詩《沒有人愛任何別的人》:「沒有人愛任何別的人 他愛 在別人的身上尋找屬於自己的東西  如果別人不愛你 你不要煩惱 他們感覺 你是誰 而你是一個陌生人 做你所是的人 即使從未愛過 在你的自我里是安全的 你只經受 少數的悲傷。」是的,不用迷失於別人的眼光中,你本是你,你就是你。

伴隨影片結尾的24點鐘聲,一個新的若藍/如玫就此誕生。

---------------------------------------------------------------------------------------------------------------------------------
下面來討論一下我認為影片很獨特的地方:

        初看電影,我覺得是個很讓我迷惘的電影。怎麼說呢,不是迷惘於姐妹倆中到底誰倖存了(雖然這是看片的最大樂趣之一),而是迷惘於導演的拍攝手法和敘事方式。第一次觀影時,我最直觀的感受是,影片零散而神秘——每一個畫面都如詩如畫,若藍和阿良的愛情乾淨純美,但它不是一部講愛情的電影,愛情只是它的外衣;若藍如玫相愛相殺,姐妹倆誰能倖存?謎一樣的故事,最終卻告訴你是誰不重要,它也不是一部純粹懸疑片,懸疑只是讓你感受困惑;著力於人性的弱點,藉著若藍如玫的困惑,劍鋒暗指觀眾——你真的知道自己是誰嗎?若藍有了如玫才區分出自己的不同,沒有鏡子的你,知道你的本真是什麼樣,還是你一直活在別人眼中的那個樣子?然而,結局卻告訴我們,主角最終解脫,自我懷疑毫無意義。

於是,《深夜前的五分鐘》像是帶我走進了一個怪圈,當我想仔細體味愛情時,愛情戛然而止;當我感受到人物互換和迷失的恐懼時,恐懼消失的悄無聲息;當我反思自己的人生時,卻又被告知不需要懷疑。細細玩味下,你能感受到導演似乎在故意掩埋些什麼,線索一旦露頭就會被導演轉移注意力,那麼導演想通過電影訴說什麼?又為什麼要藉助這樣的形式表達電影?這裡我再次推薦文章最前面的那篇可做觀影指南的影評,當你真的能理解電影裡導演留下的大部份暗示時,你會恍然大悟,導演的設計和安排也出現了別樣的美感。就如玩拼圖遊戲,導演將線索留給你,卻需要你自己動手才能得到完整影像;又如馬賽克藝術,關注於局部是一種藝術,但拼接整體後又會得到更神奇的畫面——先學會迷失,才能真正的找到。不管什麼樣的你,終將在天堂中得到寬恕和接納(模里西斯是溫暖天堂的象徵),你就是你,請接納寬恕這樣完整的你,電影不需要你的自我懷疑。

誠然,這不是一部討好觀眾的作品,但細品之下,你會享受和看爆米花電影完全不同的觀影樂趣。

        最後再來討論一下演員表演:

        放最後是因為覺得感受最深。雖然劉詩詩並不是第一次一人分飾雙角,但作為性格如此相近的角色,又是需要大量內心戲的電影角色,如何準確完整的在大螢幕展現,對一個電影作品不多的小花旦演員而言,無疑是非常大的挑戰。平心而論,中國現有的85後小花旦中,我無法肯定誰是可以順利完成這一任務的。而劉詩詩的演繹,確實給了我很大驚喜。

        儘管故事開頭並未提及若藍有同卵雙胞胎的妹妹,但妹妹頂替姐姐出現的第一個畫面(游泳池)里,你就能感受到這大約不是之前出現的那個人。接下來姐妹倆在餐廳共同出現畫面可以更直觀的看到姐妹倆的相似與不同——有著同樣的臉(同一演員分飾),相似的裝扮,並沒有刻意誇張的表演來區分姐妹的不同,但你就是能準確地看出兩人的不同。這不是單純的表情上的區別,而是人物狀態上的分別,即便姐妹倆不說話,用同樣的表情看著你,你還是能感受的出這種不同,因為它已經從演員的眼神、姿態中不經意的流露出來。

        飯後若藍和阿良的閒談戲中,若藍盯著如玫遠方的廣告牌,眼神迷茫而沉醉——那不是她,那也可以是她。劉詩詩將這種情緒很準確的傳達給觀眾,也為姐妹倆看似親近實則暗中洶湧來開了帷幕。

        接下來姐妹倆人拉著各自的男友一起進行的四人約會更是一場重頭戲。在這場戲中,最大的看點就是姐妹倆的互爭互鬥,沒有過多言語的爭吵,全靠演員的表情眼神傳達。妹妹如玫看似恣意自信,實則羨慕甚至懼怕姐姐,很多挑釁看似霸道,實則沒底氣。比如如玫拉著姐姐的戀人阿良貼身跳舞,緊盯的卻是姐姐的身影,如玫未婚夫天倫邀請若藍跳舞時,如玫看似不在意,其實卻很緊張的身體。而姐姐若藍呢,看似溫柔安靜,實則壓抑隱忍,她要努力做和妹妹不一樣的事擺脫妹妹的侵佔,比如學游泳,比如喜歡阿良(PS:個人認為姐姐是在這段戲裡喜歡阿良的,因為阿良說喜歡若藍游泳的身姿很優美,讓若藍得到了第一份獨屬於她的認可)。當如玫和天倫跳舞時,若藍幾乎是不由自主的把眼光放在天倫身上,那份暗戀若隱若現。而當妹妹挑釁要拉著阿良跳舞時,若藍沒用任何的動作,一個緊繃的坐姿卻滿滿透露出拒絕和即將爆發的怒氣。特別喜歡的一個鏡頭設計,當天倫看如玫拉阿良跳舞,怕若藍尷尬而轉而邀請若藍跳舞時,一段伸手的特寫,一個站起又立刻坐下的拒絕身姿,讓四人間的曖昧展現的透徹直接。看這一段時,很多觀眾都感受到若藍接受邀請時的竊喜與害怕,當若藍再次理智回歸重新坐下時,很多觀眾也都隨之鬆了一口氣。這裡要大力表揚導演的鏡頭處理,如此近的鏡頭拍兩姐妹的表情,卻看不出一絲電腦拼接,加上劉詩詩對姐妹爭鬥準確的展現,你在觀看中會完全忘記這是由一個演員表演的兩個角色!真的非常震撼。

        後期的劉詩詩,更是為我們所謂糅雜了若藍和如玫兩種性格的第三種人格。與前期兩個角色清晰分明不同,這時的劉詩詩已不再給出明晰的狀態,反而是游離與兩者之間。眼神的變化更為奇特,有一種聖潔而明亮的光芒。彷彿是經歷過災難洗禮的劇變才蛻變而出的靈魂,又彷彿是兩個本該一體的靈魂終于歸一。一場用於展現如玫突變的《神女》戲片段,劉詩詩更是爆發出了前所未有狀態,驚恐、絕望、憤怒、無助,全在一分鐘不到的畫面里展現了。 後面拍攝的妓女吸菸的場景,你無法從她以往所飾的任何角色找到相似,彷彿憑空出現,這一個刻劉詩詩就是和這個角色合體了。非常可怕的爆發力。

        最後用導演自己的話結束這部份的探討:
        行定勛:「說實話,在開拍前我根本沒看過詩詩的任何錄像,當時心裡確實擔心。但實施真正開始工作後,我發現我的擔心是多餘的,這部電影裡詩詩扮演是對雙胞胎,強調的是內心戲,而她很好的做到了這一點。劉詩詩是一名出色的女演員。我感覺她是一位走心的女演員,她的演技完全融入了影片。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