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深夜前的五分鐘--Five Minutes to Tomorrow

深夜前的五分钟/深夜前的5分钟/凌晨前的五分钟

5.7 / 157人    Japan:129分鐘

導演: 行定勳
編劇: 本多孝好
演員: 劉詩詩 三浦春馬 張孝全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wyyhylyh

2014-10-26 03:10:20

不錯的故事+LSS捉急的演技=4 星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故事篇】------------------------------------

       為什麼四星,首先我覺得這還是個不錯的故事,但這樣類似劇情片的片子顯然不如《露西》這樣美國大片,《心花路放》這種接地氣的國產喜劇片排片來得的多,當然影院是出於經濟收益方面的考慮,這可不可以說,普遍的人更喜歡直接粗暴的視覺衝擊和搞笑片,已經越來越少人願意安靜地在電影院享受這樣慢節奏的故事了。即使跟我一起觀影的那些人很多似乎純粹來找笑點的,鄰座的人全程幾乎沒停過嘴。其實,這個故事還是有點燒腦的。

       看這部影片最糾結的也許是回來的到底是誰?

       在我看來,回來的是若藍。

       她一直覺得如玫偷走了她的人生,她在覺得最委屈的時候,甚至說出了希望如玫消失了的氣話。雖然在給阿良的信中,她提到,兩姐妹在一起感覺很好,她也很想阿良,可是在海難來臨,她是誰,完全由她自己決定的時候,她能禁得住誘惑嗎,於是她決定奪回她的人生,此時她也漸漸迷失了自己。她在醒後首先抓住天倫的手,也許是故意,也許是她心裡其實一直還在暗戀著天倫。她不記得跟天倫看過首映,說起跟天倫的回憶也很像蹩腳的台詞。也許她努力地想要表現得像如玫,可性格這種東西,演一時半會可以,要完全地向另一個方向轉變,幾乎不可能,於是一年後的如玫, 是若藍的性格。一樣地摀住耳朵聽鐘聲,一樣地跟鐘錶店老闆炒菜,恍惚間,讓阿良也產生錯覺,差點牽住她的手。也許若藍扮演得越來越投入,她沉入水中,不做半點掙扎和努力,任憑自己沉下去,於是說,自己是不會游泳的如玫,就算會游泳的人,如果她不想游,也可以產生溺水的效果啊。眼看著,若藍越來越沉淪到變成如玫的夢中無法自拔。

       兩個男人,在面對回來的有自我認同障礙的她產生了不同的態度,天倫認定,他愛的就是那個活潑任性的如玫,而回來的如玫變了,她不再是她心中的那個如玫,他無法接受這樣的愛情,他選擇離開。我覺得天倫這樣的反應可以理解,也無可厚非。而阿良,他選擇包容這個迷失自己具有身份認同障礙的如玫,他陪伴她,在她需要的時候給她擁抱, 也許這並不是愛情,只不過是,一個溫暖隱忍的男生希望給一個不知所措的女生一個緩衝的港灣。

       但也許是阿良那個吻,喚醒了「如玫」,讓她重新找到了對阿良的感覺,也許是她受到了無意中讀的佩索阿的詩的啟發,她決定要去做如她所是的人。於是,她沒有跟阿良告別,獨自走上模里西斯的救贖路。她在教堂換回了擁有她和阿良記憶的手錶,並且把它校正成正確的時間,這次的她,是真正體會到了不要快5分鐘,也不要慢5分鐘,就享受當下這一刻的美好。她也不再需要這5分鐘的差距,去追趕如玫的人生。把表還給阿良,意味著若藍回來了,而最後電影定格在0時,也意味著新生,這個「如玫」,她要去做真正的自己了,不再糾結自己是若藍還是如玫。這裡呼應了片頭「如果未曾遺失,就不會找到,永遠都是這樣」她曾經迷失了自己,看不見自己,而她最終又找回了自己。

        
-----------------------------------【演技篇】-------------------------------------

       少了的那顆星,是劉詩詩的表演,不夠有感染力。但我也不喜歡,那種黑人的方式,說不定劉詩詩也很努力,但表演可能真的需要一點天賦,看看百想影后沈恩京,在奇怪的她中以不到20歲的年齡演繹心理年齡70歲的老奶奶,演得多自然。再來談談劉詩詩的哭戲,她的哭戲很澀,完全看不出她的眼淚代表主人公的什麼情感。有一場,若藍跑出去,對阿良傾訴後哭了,怎麼都覺得那眼淚是硬生生擠出來的,那種委屈的感覺需要那麼長時間才勉強擠出幾滴淚嗎?還有一次,是後來,所謂的如玫對著阿良哭,阿良抱著安慰她,可我看到劉的眼睛,竟然是一隻眼流著那為數不多的淚,而另一隻眼完全是乾的,臉頰上也沒有淚痕,好假。我覺得演員一個重要的基本功就是哭戲,首先要哭得真實,不要讓人懷疑,這是塗了眼藥水麼,其次,觀眾要從演員的哭戲中感受的角色的情緒和心情。而劉對 哭戲的演繹,感覺是跟情節是脫離的。再找一下正面的例子,幾天前剛看了娜塔麗波特曼的《黑天鵝》,有一個場面是她得知自己被選為女主角後,打電話給媽媽,喜極而泣,那淚水,絕不是小小的一條,而像決堤的河水,配上她的面部表情,觀眾很容易感受到她追逐夢想的不易與辛酸,而此刻她是那麼那麼地高興,不愧為奧斯卡影后。劉還有一個地方,覺得演得不夠火候,根據劇情發展,安全回來的那個,應該不會只是若藍,也不會只是如玫,可劉詩詩活脫脫就把那個本來應該有第三個人格的「如玫」演繹得跟若藍一模一樣,不知是偷懶還是心有餘而力不足。這樣看來,是應該給3星嗎?再多給的一顆星也許是給在一堆商業片中夾縫生存的故事片一個贊吧。

       這部片子,不是溫馨的調調,看完覺得有點壓抑,也沒有奪目的演技,讓我沒有心情去刷第二遍了,本來還想去摳一些細節,算啦!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