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深夜前的五分鐘--Five Minutes to Tomorrow

深夜前的五分钟/深夜前的5分钟/凌晨前的五分钟

5.7 / 157人    Japan:129分鐘

導演: 行定勳
編劇: 本多孝好
演員: 劉詩詩 三浦春馬 張孝全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二大胖的窩

2014-10-27 02:38:53

只是那一刻就好


                     
  直到現在,我還回味著這部電影。說它是愛情片,其實並不算纏綿深刻。說它是懸疑片,其實也沒有那麼故弄玄虛。它不同於其他既定思路的類型片。但是,不可否認,它有著一股魔性,引人深思。一切都是恰到好處的,畫面、配樂、台詞、演員、劇情。看完以後,我深覺這部電影它本就應該是這般樣子的,這樣的基調,這樣的敘述,這樣的意味悠遠,這樣的難以忘懷。
  不得不說,女主角劉詩詩的演繹,撐起了這部一人分飾二角的電影。無論是初期的若藍與如枚,還是海難後倖存歸來的如枚,她都有著深刻細膩的見解與表現。她的眼睛會說話,無聲地傳達著她的心。另外,私以為森女系的服裝挺難hold住的,劉詩詩穿來渾然天成,氣質彰顯。最出人意料的是,兩場民國裝的戲中戲,一改往日溫良的形象,有了極大突破,非常不錯,希望有機會看到她飾演的民國片。
  回過頭來說說電影裡,雙胞胎的情感糾葛。
  若藍從阿良那裡得到了慢五分鐘的手錶,以為自己擁有了與同卵雙胞胎妹妹如枚不同的世界。如果說她在天橋上說出「我希望如枚能消失」讓我為她的壞心思而緊張擔心的話,那麼當她小心翼翼地確認擁有這臆想的獨有的五分鐘時,我已經放下了憂慮。至此,我已經看到了若藍內心的良善,看到了她渴望區別於如枚的迫切心情,看到了她意外擁有這五分鐘的不安與欣喜,當下我就可以確定這部片子想要傳達的東西絕對不會是黑暗偏激的,而是像照進老式鐘錶店窗台的暖陽,溫暖治癒。
  如枚第一次出現是在阿良陪伴若藍買禮物後的第二天。她一出現我就斷定這個劉詩詩不是之前那個劉詩詩,拋開髮型不說,她身上散發出的氣場氣質,臉上的表情神態都是不同的。同我的感受一樣,影廳裡傳來竊竊私語,都在疑惑著這個女人的變化。果然,我的想法很快得到了驗證。她如同一團火,熱情奔放,把一首騷靈的英文歌曲舞出了恰到好處的韻致,作出了純真又誘惑的邀請,顯得漫不經心,又似別有用心。若藍的拘謹與如枚的熱情交織在這個狹小曖昧的空間裡,此處若藍的眼睛在光影之下發亮,美的攝人心魂,是與如枚截然不同的韻味。明明是如枚佔了上風的劇情,卻在若藍離開後,給了如枚長達幾秒鐘的表情特寫,不是得逞的壞笑,而是讓人憐憫的落寞。
  同卵雙生這樣的設定註定了她們擁有比別人糾纏複雜的人生,她們是世上最親的人,也是世上最像的人。從小到大,她們做了無數次交換衣服的遊戲,她們分享彼此所有的秘密,而長大後,她們的心思就不再像小時候那麼單純了,開始從交換衣服升級成交換人生。
  姐姐若藍與妹妹如枚不知不覺地有了意識上的分歧。若藍渴望區分,而如枚享受融合。不難看出,若藍和如枚都是彼此羨慕的,她們其實深愛著彼此。因此,我要這裡說明一下,我對那些看完電影說姐妹撕逼的言論一萬個不讚同。
  若藍覺得自己選擇的人生總是被如枚搶走,她陷入了一種迷茫痛苦。她想尋求屬於自己的人生,對自我認同有了非常強烈的訴求。在她擁有了阿良贈與的「五分鐘」後,她在內心獲得了一份完全屬於自我的安全感,不用與如枚分享,也不必擔心被搶走。去模里西斯之前,轉頭微笑的若藍,邁著輕快腳步離開的若藍,怎麼可能是想設計陷害人的樣子呢?她的眼裡是了悟,是悲憫,是平和,她是真的想和如枚遠離這個共同生長的地方,來一次心靈之旅的。
  從後來的旅行畫面和寄給阿良的信,我們也可以感受到姐妹間感情的昇華以及若藍內心的釋然。
  如枚第二次去模里西斯,將十字架換回手錶的過程,也完成了與若藍相同的心靈救贖,她將調回時間的表還給阿良時,就選擇了重新開始。
  影片12點的鐘聲不僅敲響在大螢幕里,也撞進了我的心裡。我彷彿隨著若藍如枚兩姐妹一起獲得了一次新生。
  不需要快五分鐘,也不需要慢五分鐘,只是那一刻就好。
   是啊,活在當下就好,做自己就好。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