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尖叫旅社--Hotel Transylvania

精灵旅社/尖叫旅社(台)/鬼灵精怪大酒店(港)

7 / 282,444人    91分鐘

導演: 甘地塔塔科夫斯基
演員: 亞當山德勒 史蒂夫布希密 麥莉希拉 凱文詹姆斯 大衛史派德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觀影羊

2014-10-30 22:02:23

這就是為什麼我喜歡童話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這就是為什麼我喜歡童話,老套,但是美好。
   一直認為「感動」這種情緒可能來自四個方面:傷感,悲壯,溫情,還有共鳴。比如看《唐山大地震》的人們,眼淚簌簌而下,說「好感人」,那毫無疑問,是一段悲傷的故事觸動了他們的淚腺,而我在看《馬達加斯加3》的時候,被一場馬戲表演喚起了真實的內心,或許,可以詮釋「共鳴」這個原因。
   至於這一次,精靈旅社,又用溫情這柄無刃之劍狠狠給了我一下。
   我沒有作勢裝腔,天堂誰不嚮往。
   給我觸動的不是父親對女兒的理解,不是一眾怪物對男孩的接納,更不是那打不出漢字的「Zing」,讓我沒有抵抗力的,單單就是德古拉眾人闖人人類世界的怪物嘉年華,那裡大大的條幅寫著「我們愛德古拉」「我為科學怪人高舉火把」等等正面情緒的標語。就在那一剎那,一絲絲的感動也不知是從哪裡偷偷地擴散出來,心中一陣一陣如海浪的輕輕翻湧。就像一個人站在一堵高牆前好幾百年,並一直堅信牆的對面每個人都對他恨之入骨,而當他終於有一天鼓起勇氣,打破高牆,卻驀然發現面前的每一個人都在向他熱情地揮手,還拿著鮮花齊聲喊著他的名字。沒有慘叫,沒有鮮血,沒有殺戮,也沒有憎恨,這是兩個本該對立的種族的和諧相處,而延續了百年的誤會,也像德古拉自以為被人類討厭的判斷一樣,在滿滿的溫馨中,冰雪消融。
   好暖心的一幕,真的,我愛死這種感覺了。
   後來,科學怪人表明了自己和德古拉的身份,那麼這些剛剛得知真相的人有著什麼樣的反應呢?
   尖叫著四散奔逃?到處找武器團結奮戰?
   所以我喜歡童話,我喜歡看到那個拿馬克杯的人從催眠中醒來後一臉淡定的說「好吧,繼續」的畫面。這表示人們所說的「我們愛德古拉」並不是葉公好龍的笑話,而是真正的情感上的徹底彌合。
   這,就是天堂的氣息。
   我知道有時候只有殘酷的東西才能讓人熱血沸騰,比如戰爭。而要說最硬朗的感動,也非悲壯莫屬。我們需要一些堅毅的東西來鍛造我們的靈魂,如果只有軟綿綿的情感,恐怕別人不會縱容你的生存。
   抗日戰爭不是派兩個好人去感動日軍就能打贏的。
   我知道有時候只有黑暗的東西才能保證我們的前進,比如研究病菌。是那一個個並不比我們卑微的生命的劇痛和死亡,把人類的醫藥科技發展線一點一點地延長。太多人為此而痛苦,可誰都束手無策。
   再頂尖的醫學家,如果只能拿石頭做試驗,那也是得不出任何結論的。
   所以,我想說的是什麼呢?
   我想說的就是很多東西確實是必要的,可必要不代表我們想要。正因為被迫承受痛苦,才愈加渴求幸福。這種渴求早已深植於我們的潛意識中,化做名為「希望」的嫩芽,只要感覺到一絲光線的照耀,那麼不管身上蓋著多厚的泥土,都會不可阻擋地破土而出。
   感動,就這樣產生了。
   不過,有時我們會陷入誤區,錯把地獄的黑暗當做天堂的盛典,認為有些黑暗很過癮,很帶勁,嚮往千人之中飛奔揮砍的颯然,覬覦隱匿人群偷取性命的神秘。這個時候,我們被荷爾蒙和虛榮心蒙蔽了理智,忘了一將功成萬骨枯的真理,也忽視了每一個傳奇殺手身後悲鳴的亡靈。相信我,如果你夢想成真,你會發現,原來還沒等你按捺下興奮,你就已經成為了別人故事的陪襯。
   真正的天堂是不會有犧牲者的,你的幸福,用不上別人的骸骨。在那裡,無數人在玩戰爭遊戲但沒人參加過真正的戰爭,科學家面對著沒有生命的螢幕做著便利而可信的藥效仿生,沒有互相傷害,也沒有仇恨;沒有惡意的欺騙,也沒有難耐的孤單。最重要的是,每個人在走到生命終點的時候,都可以在發自內心的安詳中,在兒孫家人的環繞中,輕輕閉上眼睛。
   我不覺得我的今生能有幸看到這樣一個世界,但我慶幸還有這麼多美好的電影為我鋪展溫暖的夢境。我無法生活在天堂,但伸手就能觸到,也許我真的身處黑暗,可總有柔和的光線,伴著拂過的微風,一次次,照亮我的天空。

評論